庆功宴选在城市之巅的“云境”餐厅,落地玻璃窗将整座城市的夜景框成流动的画卷——霓虹沿着街道铺成金色河流,远处的电视塔亮着旋转的红光,晚风透过半开的窗纱吹进来,带着一丝初秋的凉意,恰好吹散了杯中的酒香。餐厅里没有繁复的装饰,只在每张餐桌中央摆着一小束白色洋桔梗,暖黄色的射灯打在花瓣上,映得桌面的银质餐具泛着柔和的光。
团队成员们早没了平时的紧绷,秦涯难得脱下了格子衬衫,换上了一件浅灰色休闲西装,袖口却还别着那支用旧了的钢笔,正被几个年轻程序员围着问“方舟”后续的研发计划,他手里端着半杯橙汁,说起技术细节时,眼睛亮得像窗外的霓虹;苏瑾卸了平日里的职业套装,穿了条米白色连衣裙,头发松松地挽在脑后,正和行政小姑娘笑着聊之前融资谈判时“躲在会议室吃泡面”的趣事,指尖还无意识地摩挲着杯沿——那是她紧张时的小习惯,此刻却满是放松;陆岩最是热闹,举着酒杯在各桌间穿梭,和市场部的同事碰杯时,声音大得能盖过背景音乐:“之前舆情战那会儿,我还以为要扛不住了,多亏了林总稳得住!”
林曦端着一杯香槟走上舞台时,台下的喧闹瞬间安静下来。她今天穿了件藏青色长裙,领口别着一枚小巧的银色胸针——那是《浮灯》项目上线时,团队一起送她的纪念礼物。目光扫过台下,她一眼就看到了角落里的夏晓雨:小姑娘穿着淡粉色衬衫,手里攥着酒杯,眼神亮晶晶地望着她,脸上还带着几分初入职场的青涩,像极了刚加入织梦时的自己。林曦的嘴角不自觉地软下来,握着麦克风的手指轻轻收紧,声音透过音响传遍全场,没有了谈判时的锐利,多了几分温情:“这杯酒,敬在场的每一位。”
她抬手示意,将杯中酒轻轻晃了晃,香槟的气泡在灯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敬秦涯团队在机房里熬的那些通宵,键盘敲到指尖发麻,却没漏过一行代码;敬苏瑾跑政府事务时磨破的那双高跟鞋,明明累得在地铁上睡着,第二天还是准时出现在谈判桌前;敬陆岩为了抢下文旅业务,在客户公司楼下等了三个小时,冻得搓手却没说过一句放弃;也敬晓雨这样的新星,带着新鲜的创意加入我们,让织梦的未来更有活力。”
每说到一个人,台下就响起一阵欢呼,秦涯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苏瑾笑着擦了擦眼角,夏晓雨则激动地攥紧了拳头,眼眶微微发红。当林曦说出“敬我们面对打压时不曾弯下的脊梁”时,全场的掌声突然变得格外响亮,连背景音乐都被盖了过去——那是属于他们每个人的共同记忆,是熬夜改代码的坚持,是舆情战时的硬气,是融资谈判时的不妥协。
“今天的成绩,属于织梦的每一个人!”林曦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台下立刻响起此起彼伏的碰杯声,银质酒杯碰撞的清脆声响,混着笑声,在餐厅里久久回荡。
等欢呼声稍歇,林曦从口袋里掏出一份烫金封面的文件,轻轻放在舞台中央的支架上——封面上“织梦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几个字,在灯光下格外醒目。她的声音重新变得坚定,却带着抑制不住的真诚:“我决定,拿出融资后我个人股份的30%,设立期权池。无论是跟着织梦从民房起步的老伙伴,还是为‘方舟’立下汗马功劳的技术骨干,只要为公司做出突出贡献,都能获得期权。”
台下瞬间安静了几秒,随即爆发出比之前更热烈的欢呼。陆岩直接从座位上跳起来,举着酒杯大喊:“林总!够意思!”秦涯推了推眼镜,眼底闪着光,下意识地拿出手机,想把这个消息发给远在老家的父母——他终于不再是“给别人打工”,而是成了“自己事业的主人”;夏晓雨捂着嘴,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她想起刚加入织梦时,林曦对她说“你的创意值得被看见”,现在,她不仅能实现创意,还能和这个团队一起分享成功。
林曦看着台下沸腾的人群,有人互相拥抱,有人抹着眼泪笑,有人举着酒杯高喊“织梦加油”。晚风再次吹进来,带着城市的烟火气,也带着团队的暖意。她忽然觉得,所有的熬夜、谈判、压力都值了——眼前这群人,不仅是同事,是伙伴,更是一起编织梦想的“家人”。她拿起桌上的香槟,再次举杯:“愿我们一起,把织梦的未来,织得更大、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