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一点的办公室,只剩下桌角一盏台灯亮着,暖光把林曦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散落着《镜界迷城》最终版剧本的桌面上——纸页边缘被反复翻看,卷出了毛边,某段“阿澈纸船”的剧情旁,还留着陆岩用铅笔写的“再润色三次”的批注,墨迹早已干透。
她伸手拿起桌角那本泛黄的笔记本,是织梦初创时用的,第一页画着歪歪扭扭的工作室Logo,下面写着“今天租到民房,三个人,一碗泡面,开始了”。指尖划过纸页,记忆突然涌上来:第一次改《浮灯》剧本到天亮,窗外的早餐摊飘来油条香;b轮融资到位那天,全员挤在小会议室里欢呼,有人把可乐洒在了键盘上;还有和楚瑶打价格战时,沈哲在茶馆里给她泡的那杯陈皮普洱,暖得能熨帖心底的慌。
“所有的等待,所有的坚持,只为此刻。”她打开微博编辑界面,指尖在键盘上顿了两秒,才慢慢敲下这句话。配图选了张《镜界迷城》的夜景截图:阿澈站在河边,手里的纸船飘向远方,灯影落在水面上,碎成一片星光。点击“发布”的瞬间,手机震了一下,是陆岩发来的消息:“最后一遍剧情测试完了,阿澈的眼泪镜头,我们加了0.5秒的停顿,比之前更戳人。”后面跟着个加油的表情。
林曦笑着回复“辛苦”,眼泪没掉下来,只是在眼眶里转了圈,又被她轻轻眨了回去。她站起身,走到落地窗前,推开半扇窗,晚风带着初夏的凉意吹进来,拂动了她鬓角的碎发。楼下的街道上,车灯连成流动的光河,远处的写字楼亮着零星的灯,大概也有像织梦这样,在等一个“明天”的团队。
新界互娱大厦的灯光在黑夜中显得格外耀眼,尤其是顶层那片明亮的区域,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大厦里的人们还在忙碌着。楚瑶,那个可能还没有入睡的人,或许正坐在电脑前,紧盯着《幻宇之歌》的后台数据,分析着用户的行为和反馈。
她可能在思考如何优化游戏的各个方面,以吸引更多的玩家;也可能在琢磨下一轮的攻击手段,如何让这款游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无论是哪种情况,楚瑶都在为这款游戏的成功而努力着。
林曦站在远处,静静地望着那片亮着的灯,心中却没有了之前的慌乱。相反,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就像尘埃落定一般。他知道,自己已经做了所有能做的准备,守住了所有应该守住的底线。
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市场去评判吧。无论结果如何,他都能坦然面对。这种心态的转变,让他感到一种释然,也让他更加坚定地相信,只要努力过,就不会留下遗憾。
她回到桌前,把那本初创笔记本和《镜界迷城》的剧本放在一起,又将存有恒星传媒证据的U盘塞进包里。窗外的天,已经开始泛白,远处传来第一声鸟鸣。明天,太阳升起时,《镜界迷城》会上线,用户会点开第一个剧情选项,市场会给出分数,而织梦的命运,也会跟着那串点击数据,走向该去的方向。
她慢慢地伸出手,轻轻地按下台灯的开关,随着“咔嗒”一声,灯光瞬间消失,整个办公室被黑暗所笼罩。周围的一切都变得异常安静,没有了灯光的干扰,她仿佛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和心跳声。
然而,在这片黑暗中,有一点微弱的光亮却格外引人注目——那是她的手机屏幕。屏幕上,微博评论区里的消息不断滚动着,有人在兴奋地刷着“等了半年,明天一定玩”,表达着对某个游戏或活动的期待;还有人坚定地说“相信织梦的品质”,对某个品牌或产品充满信心。
林曦静静地看着这些评论,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微笑。她将手机揣进兜里,然后缓缓站起身来,动作轻柔而谨慎,生怕发出一点声响打破这片宁静。
她轻轻地走到办公室门口,小心翼翼地握住门把手,慢慢地转动,然后轻轻地拉开门。门轴发出轻微的“嘎吱”声,但在这安静的环境中,却显得有些突兀。
当门完全打开时,走廊里的灯光倾泻而入,照亮了她的身影。那明亮的光线,如同为她铺就了一条通往明天的道路,道路上闪烁着细碎的光芒,仿佛预示着未来的美好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