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窗将cbd的玻璃幕墙尽收眼底,织梦工作室前台的展示柜里,《镜界迷城》的全球销量奖杯还沾着新擦的亮痕,大屏幕循环播放着玩家自发剪辑的“共情名场面”时,行政部的小姑娘抱着烫金邀请函闯了进来,声音里带着颤:“是‘未来视野峰会’!主论坛演讲邀请!”整个开放办公区瞬间静了两秒,随即爆发出低低的欢呼——谁都知道,这场在硅谷举办的盛会,往年只邀请微软、特斯拉这样的科技巨头,织梦能站上主论坛,等于攥住了叩开全球科技圈的门环。
林曦指尖刚敲完最后一行战略邮件,闻言抬头时,眼底还带着屏幕反光的锐利。她起身接过邀请函,指尖在“主论坛演讲嘉宾”的字样上顿了顿,指甲修剪得干净利落,透着常年做决策的干脆。转身对助理说“把核心成员的行程全空出来,我亲自带队”时,办公室书架上的书恰好入镜:一半是《人工智能前沿算法》这类硬核期刊,一半是加缪的《局外人》,阳光落在书脊上,让她那句“这不仅是展示成果,更是去看全球最顶尖的人在想什么”,多了几分领导者的笃定。
团队的准备从那天起就没停过。秦涯的工位前堆着三罐空能量饮料,黑框眼镜滑到鼻尖也没顾上推,手指在机械键盘上敲出密集的“嗒嗒”声,屏幕上“方舟”平台的三维模型正随着代码调整旋转——偶尔卡住时,他会抓抓凌乱的头发,在草稿纸上用红笔圈出“实时渲染优化”的关键点,笔杆上还沾着早上没擦干净的咖啡渍。
陆岩则泡在会议室,手里捏着支快没墨的马克笔,在白板上画满思维导图:从“互动叙事结构”延伸出“玩家选择分支”,再细化到“Npc情感反馈阈值”,密密麻麻的字迹间,还夹着几张手写的玩家访谈记录。他常对着录音笔念叨:“技术是骨架,故事是血肉,得让玩家摸到角色的心跳才行”,念到激动处,会抬手推推鼻梁上的复古圆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亮得像有光。
林曦的准备则藏在深夜的办公室里。她对着演讲ppt反复修改,删了又改的“技术参数页”最终被替换成玩家截图:有玩家在游戏里陪Npc看完最后一场日落,有玩家为了救虚拟角色放弃任务奖励——她用荧光笔在“技术赋能人文”这句话旁标注:“别讲算法,讲玩家的眼泪”,桌角的保温杯里,枸杞菊花茶早就凉透了。
出发前一天傍晚,沈哲靠在茶水间的门框上,手里把玩着支银色钢笔,看着林曦检查行李箱里的演讲手稿。他平时话少,大多时候只在技术评审会上开口,此刻却难得说得具体:“峰会上的人,西装革履下藏着不同的心思——有的揣着真技术想找合作,有的盯着我们的用户数据来的。”钢笔在指间转了个圈,他眼神沉了沉:“展示‘方舟’的突破可以,但核心的实时交互算法别露底;聊合作也可以,但先查对方的资本链。”
茶水间的咖啡机还在“咕嘟”冒泡,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林曦叠好的西装上。“有些机会,看着像递过来的奶油蛋糕,其实底下连着线呢。”他最后补了句,钢笔帽“咔嗒”一声扣上,语气里的沉稳,像见过太多行业里的明枪暗箭。林曦点点头,把他的话记在手机备忘录里,置顶的标题写着:“峰会——亮实力,藏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