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明确后,超自然研究部的学园祭筹备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
部室内外,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和热烈的讨论声,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为目标共同奋斗的积极能量。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领域内,为“东方奇谭:静茶馆与幻妖阁”这个共同的项目倾注心血。
李纯作为技术核心,肩上的担子最重。
他首先需要确保“幻妖阁”部分特效符箓的稳定供应和精准控制。
连续数日,他除了必要的修炼和课程,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符箓的绘制与改良中。
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攻击或防御性符箓,而是创造性地将道术应用于营造氛围和体验。
在部室一角,他专门开辟了一个安静的工作区。
黄纸、朱砂、特制墨水铺陈开来,他凝神静气,指尖真气流转,笔走龙蛇。
他成功绘制并优化了数种低阶特效符箓:
“清风符”的变种“阴旋符”:并非制造猛烈狂风,而是引导气流形成难以捉摸的、带着丝丝凉意的回旋微风,模拟出古宅幽巷中“阴风阵阵”的效果,关键在于风力的柔和与方向的不可预测性。
“水雾符”的进阶“迷障符”:产生的是更具粘滞感、能见度极低的灰白色雾气,而非清澈水汽,完美契合墓穴、荒宅的朦胧诡异氛围,且持续时间更长。
“闪光符”的精细版“幻光符”:能投射出微弱、飘忽不定的幽绿色或惨白色光团,如同鬼火般闪烁移动,而非刺眼的强光,营造出视觉上的不安定感。
新研制的“惊魂符”:这是难度较高的符箓,并非直接攻击灵魂,而是释放一种极其微弱、针对生物本能警觉区的精神波动,让中者瞬间产生轻微的心悸、汗毛倒竖的感觉,类似于走夜路突然被吓一跳的生理反应,但转瞬即逝,绝不会造成实质伤害。
李纯反复测试,将效果控制在安全阈值内。
朱乃时常会饶有兴致地在一旁观摩,她对能量精细操控的天赋让她能敏锐地感知到李纯绘制符箓时那如臂指使的真气流转和符文结构中蕴含的巧妙能量回路。
“啊啦~”
一次,在李纯成功绘制出一张效果稳定的“惊魂符”后,朱乃忍不住惊叹道,
“李纯顾问,你对能量的控制真是精妙到了毫巅呢!”
“这种程度的细微精神干扰,既要有效果,又要绝对安全,比单纯释放强大的魔力要困难得多哦~”
李纯谦和一笑:“朱乃学姐过奖了。”
“只是熟能生巧,以及对‘度’的把握罢了。”
“道法讲究‘过犹不及’。”
朱乃妩媚的眼眸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说起来,你的符咒效果是瞬间激发、持续作用,而我的幻术魔法更偏向于持续施法、构建场景。”
“我在想,如果能把两者结合起来,比如用你的‘幻光符’作为触发点,瞬间点亮我预先布置好的幻象魔法阵,是不是能创造出更出其不意的惊吓效果呢?”
李纯闻言,眼睛一亮:“学姐这个想法很好!”
“符咒的瞬间性与魔法的持续性结合,确实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我们可以尝试设计一些联动机制。”
于是,两人便开始就“道术与魔法”在特效层面的融合进行深入的技术探讨。
这种纯粹基于专业领域的交流,让他们的关系在原有的温柔调侃基础上,增添了一份志同道合的默契与相互欣赏,变得更加融洽和稳固。
然而,“幻妖阁”的成功,不仅仅依赖于李纯的符箓特效,更需要一个强大而稳定的“舞台”——即包裹整个体验区的魔法结界。
这个结界的构建者,正是部长莉雅丝·吉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