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攥着衣角问:“到底咋知道俩人能不能凑合成一家子?” 我没直接答,反问她:“你们俩正经红过脸没?吵完了能顺顺当当把事儿办了不?” 她眼都直了,像被晒懵的瓜。这世上所有关于结不结婚的愁肠,答案都藏在一个土道理里 —— 俩口子能不能在鸡飞狗跳里,学着搭伙过日子,把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弗洛伊德说人生就俩桩大事:爱与干活。婚姻这东西,刚好把这俩桩拧成了一股绳。可太多人把 “爱” 想歪了,以为是戏文里的凤冠霞帔,其实啊,它就是荒山野岭里的工具箱,得俩人轮流扛着,遇到坎儿了一起刨坑填土。
钱钟书和杨绛被人称作 “文坛里的神仙眷侣”,可谁知道他们也为了句学问上的话,吵得能把门板拍烂。杨绛老了以后说:“他那股子倔劲儿,比村口老槐树根还拧,而且过日子的本事,还不如个三岁娃娃。” 这对夫妻的精明处就在于,他们看透了婚姻的底儿 —— 磕磕绊绊不算啥,能借着这些磕绊琢磨出点新道道,那才是真本事。就像打铁,得把铁烧红了反复捶打,才能成块好料;婚姻也得在吵吵闹闹里,打出点新模样。
处理不好那些别扭事儿,就像灶膛里藏了根湿柴,不定啥时候就冒出火星子,能把俩人心烧得只剩黑炭。就像演海盗那约翰尼?德普和艾梅柏,录音一出来,满世界都听见俩不想好好过日子的人,在那儿互相撕咬,活像俩抢骨头的野狗。
那到底咋才能在日子里互相帮衬着往前挪?
一、敢把不痛快说出口的,比一辈子假模假样的靠谱
老辈人常说:“真想走的,关门声都轻得像猫踩棉花。” 那些吵急了能摔门出去的夫妻,反倒比一辈子客客气气的走得长远。关键不在摔门多响,在摔门后干啥 —— 真正能过到一块儿的,半拉钟头准端着碗热豆浆回来,而那些假装和睦的,把那些不痛快在心里捂得发了霉,最后一炸能把家都掀了。
婚姻能成,不在不吵架,在吵的时候能把火气压一压,好好说人话,把事儿捋顺了,别在心里头憋着,等憋不住了一起倒出来,那时候啥都晚了。那些能在吵吵闹闹里把日子过明白的,都有本事把碎了的碗粘起来,不是假装没碎,是学着把豁口磨光滑了,还能接着用。
当然,说这些之前,得先说说咋看人。你得找个本来就心眼正的,别找那种对旁人都横眉竖眼,就对你一个人甜言蜜语的。说白了,他想娶你(或嫁你),自然能装几天好脸色。对那些比他弱的、不相干的人啥态度,那才是他骨子里的成色。
比如,你们在一块儿,俩人都变得敞亮了、随和了、暖心了、有奔头了……“因为有了对方,各自都成了更好的人”,而不是越活越憋屈。这道理,交朋友也一样。再比如,大是大非上俩人能想到一块儿去,互相瞧得上,能搭着肩膀往前奔。
二、过日子就得经五道坎
心理学家苏珊?坎贝尔说,俩人在一块儿,得闯五关:蜜里调油期、争强好胜期、磨合成型期、死心塌地期、一块儿干大事期。
蜜里调油期:这时候俩人眼里都像蒙了层糖纸,看啥都甜。就像歌里唱的 “开头那阵子,每分每秒都像含着蜜”,彼此都把对方想成了天上的仙,那些不一样的地方、柴米油盐的烦心事,全给遮住了。
争强好胜期:糖纸慢慢磨破了,俩人的性子、习惯、心里的小九九都露出来了,就开始为点鸡毛蒜皮的事儿争谁说了算 —— 谁洗碗、跟谁来往、事儿谁说了算。吵起来的时候,不是大声嚷嚷就是互相瞪着眼不说话,心里头都想让对方服软。这时候啊,就是自己那点小念想和俩人过日子的打算在打架。常听见有人抱怨 “你变了”,其实是没看清,对方本来就这样。
这时候就用得着咱开头说的理了。得明白,吵吵闹闹才能把日子过深了,每次好好说道说道,把心里的疙瘩解开,感情才能更瓷实。吵的时候,能学学《非暴力沟通》里的法子 —— 说 “我心里头不得劲,因为这事儿…… 我想咋咋地”,别一上来就指着鼻子骂。还得约法三章:吵归吵,别翻陈芝麻烂谷子,别往人痛处戳,一天之内必须和好,不能大半夜往外跑。
磨合成型期:这时候俩人都醒过神了,知道世上没那么多完美的伴儿,开始琢磨咋跟那些不完美的地方相处。能从对着干变成搭伙干,学着各让一步、互相担待,比如主动改改自己的坏毛病,尊重对方有自己的小天地。
这时候得明白,世上的事儿不是非黑即白,过日子总有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地方(比如,允许对方有点你看不惯的小习惯,他就爱熬夜,你就爱早起,只要不是啥坏毛病,也就算了)。这时候对 “亲近” 的看法也变了:从整天腻在一块儿,到 “各有各的窝,又能凑成一个家”,比如各有各的朋友,却还能掏心窝子说话。
记住,“磨合” 不是丢了自个儿,啥都不敢说。得清楚:能容下不一样的地方,不代表没了自己的底线。好好过日子,还得俩人都有自己的小地界儿。
死心塌地期:这时候俩人都认准了 “咱是一家子”,把自个儿的小打算和家里的大方向拧到一块儿(比如一起盖房子、养娃、盘算着老了咋过)。那股子热乎劲儿变成了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和信任,心里头踏实,更想着长远日子,不咋在乎一时的甜言蜜语了。开始主动挑家里的担子,一块儿扛着过日子的难(比如没钱了、孩子病了、老人需要照顾),难的时候能互相靠着喘口气。
一块儿干大事期:这时候俩人不满足于只过好自家小日子,开始琢磨着给旁人做点啥,比如一起帮衬村里、做点小买卖、弄点字画、琢磨点心里的道道。这是最上心的阶段,俩人不光感情好,想法也能撞到一块儿去,心里的那些弯弯绕不用多说就能明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灵魂搭子”。
到底合不合适结婚?除了想法能凑到一块儿,咋处理那些不痛快,是最快能看明白的试金石。下次吵起来,别忙着争谁对谁错。等气消了,瞅瞅俩人是忙着把裂了的锅补好,还是算计着谁赢了谁输了;是借着这事儿看到了对方心里的苦,还是把对方钉在墙上骂。
那些能透过吵架看到对方心里的窟窿、还想用心给填上的,才有资格把红本本领回家。李安拿了奥斯卡说:“我天天都在琢磨着,咋能让媳妇和娃瞧得上我。” 真正的好婚姻,是俩清醒的石匠,在日子里互相凿、互相磨,把对方雕成更好的模样。
下次再愁合不合适,就问问自个儿:“最近吵的那回,俩人是不是都比以前强点了?” 好婚姻不是自个儿长出来的,得俩人在每个坎儿上,用心琢磨着咋走,比如争强好胜的时候学着好好吵架,一块儿干大事的时候想着一起往前奔。
婚姻说到底,就是一场 “能容下对方,还能一起干点啥” 的修行,每个坎儿都是让日子更有奔头的机会。明白这些道道,困惑的时候就不用总怀疑自个儿,更有底气拉着对方的手往前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