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广州,暑气正浓。留学生守白趁着暑假回到家乡。傍晚时分,他约了两位好友在老城区一家颇有名气的煲仔饭馆小聚。刚在靠窗的位置坐下,一个熟悉又带着几分惊喜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守白?真的是你啊!”
守白回头,看见一个穿着清爽连衣裙、笑容明媚的女孩,正是高中时的同桌童欣。
“童欣!好久不见!”守白连忙起身,也有些意外之喜,“你也来吃饭?一个人吗?不介意的话一起?”
“好啊!”童欣爽快地答应,在守白对面坐下,“我刚从大学城那边回来,正饿着呢。”
“大学城?这么远跑过去,是去玩?”守白一边给她倒茶一边随口问道。
“算是工作,也算是考察学习啦。”童欣眼睛一亮,打开了话匣子,“我去参加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快闪活动,就在GoGo新天地那边,是一个叫‘一力轻选’的品牌做的,推广‘培育钻石’。”
“培育钻石?”守白对这个名词感到有些新奇。
“对,你可以理解为在实验室里‘种’出来的真钻石,和天然钻石一模一样,但更环保,价格也亲民很多。”童欣解释道,语气中带着职业性的兴奋,“他们主打一个‘集钻’的概念,特别受大学生欢迎。就像攒钱一样,一颗一颗地买小裸钻,攒够了再定制成首饰。今天活动现场人山人海,那个氛围,绝了!”
她滔滔不绝地讲起现场的见闻:高颜值的快闪店设计、可以现场体验的AI定制、学生们围着“集钻”计划咨询的热烈场面,还有那个很有想法的大学生负责人熊哥……
守白安静地听着,作为一名在中央美术学院就读的学生,她对于设计、美学以及年轻人中的潮流文化有着天然的敏感。他捕捉到了童欣话语中的几个关键词:定制、情感承载、可参与性、高性价比。
“听起来确实很有意思。”守白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它不是简单地卖一件商品,而是在销售一个‘过程’,一个‘梦想’。这种模式,很有感染力。”
“没错!”童欣用力点头,“尤其是对于学艺术或者注重个性化的年轻人来说,能够深度参与到自己配饰的设计和‘养成’过程中,这种吸引力是巨大的。”
这时,守白的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他想起了央美校园里那些才华横溢、个性鲜明的同学们,他们对于独特、有故事、能表达自我的物品有着近乎执着的追求。
“童欣,你觉得……”守白放下筷子,眼神认真起来,“这种‘集钻’和快闪的模式,如果搬到我们央美,会不会也有人响应?”
童欣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肯定会!美院的同学审美更高,对个性化的需求更强烈。你们那里简直就是这种模式最适合的土壤!如果能结合你们学校的艺术氛围,做一些更先锋、更概念化的设计主题,效果说不定比广州大学城还好!”
这个肯定的答复,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守白心中漾开了涟漪。一顿晚饭,在两人关于大学城见闻和艺术与商业结合的热烈讨论中愉快结束。
与童欣道别后,守白走在华灯初上的街头,夏夜的微风拂面,却吹不散他心中那个逐渐清晰的想法。她拿出手机,搜索了“一力轻选”的相关信息,仔细地看着他们的产品理念和“集钻”模式的介绍。
“也许……开学后,我真的可以在央美尝试一下。”她看着手机屏幕,轻声自语道。一个关于将南国的商业创新火花,带到北方艺术殿堂的种子,悄然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