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洋电话里的旧时光与新趣事
晗晗刚把琵琶琴套系紧,手机就迫不及待地响了起来,屏幕上跳动的“harry”备注旁,还挂着个她去年画的小幽灵表情包——那是他们第一次异国跨年时,她随手发给他的涂鸦。她笑着接起,指尖无意识摩挲着琴身的木纹:“刚想给你发消息,怎么这么快?”
“必须第一时间祝贺我的艺术家。”harry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点刚跑完步的轻喘,背景里隐约有剑桥傍晚的风声,“你没看评论区吗?我室友汤姆刷了三遍你弹《欢沁》的片段,说要拜你为师学琵琶,还问能不能把你的歌单导进他的健身歌单。”
晗晗忍不住笑出声,往中央公园西侧的地铁站走,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老长:“健身听《欢沁》?他不怕跟着节奏踩错跑步机吗?对了,今天那个送我的小女孩,后来她妈妈发私信说,孩子回家一直在哼《琵琶语》,还画了幅画,把琵琶画成了带翅膀的竖琴。”
“多可爱,这就是音乐的魔力。”harry的声音突然变得清晰些,应该是找了个避风的地方,“说真的,晗晗,每次看你直播都觉得很神奇。你记得我们在伦敦国家画廊门口第一次唱歌吗?你就拿着个小小的尤克里里,唱《茉莉花》,当时有个老爷爷说你唱得比他收藏的黑胶唱片还好听。”
提到那段回忆,晗晗脚步慢了下来,靠在地铁站旁的梧桐树上:“当然记得,你还差点把我的尤克里里碰掉,说要给我‘用数学原理分析琴弦振动频率’,结果被老爷爷笑‘年轻人不懂浪漫’。那时候谁能想到,三年后我会在纽约的中央公园直播,而你在剑桥当我的‘远程气氛组’。”
“那是因为你一直很厉害。”harry的语气里满是骄傲,“对了,跟你说个剑桥的糗事,上周我们系组织研讨会,主题是那个叫朗兰兹纲领的猜想,据说能连接几何和数论,听起来是不是特别高深?”
晗晗挑眉,指尖绕着背包带:“听起来就像你们数学系专属的‘天书’,怎么,出什么岔子了?”
“何止是岔子。”harry压低声音,像是怕被路过的同学听到,“主讲的周教授刚讲到‘双曲几何里三角形内角和小于180度’,后排突然传来一声惨叫,我们回头一看,汤姆把笔记本电脑摔地上了,屏幕裂得跟蜘蛛网似的。后来他说,是因为太震惊,手一抖没拿稳——他一直以为所有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说我们之前学的都是‘谎言’。”
晗晗笑得直不起腰,引得路过的留学生多看了两眼:“汤姆是不是上次那个坚信‘π能被算尽’的男生?你们数学系的人是不是都这么可爱,为了公式能一惊一乍的?”
“才不是所有人,我就很稳重。”harry故作严肃,随即又忍不住笑,“不过说真的,周教授说他当年就是被‘能证明某些方程没有解’这件事吸引才学的数论,说那种发现的震撼感,就像突然解开了宇宙的密码。我现在偶尔研究数论问题时,也会有这种感觉——就像你找到一首曲子最完美的编曲方式,对吧?”
晗晗心里一暖,原来他们对各自专业的热爱,有着如此相似的内核:“没错,上次我为《天净沙·秋思》配伴奏,试了二十多种琵琶指法,突然找到那种‘枯藤老树昏鸦’的萧瑟感时,差点在琴房跳起来。对了,哥大音乐系上周有个教学助理的分享会,你知道吗?我们系从第二年开始就要当助教,还要通过英语测试,有个韩国学姐第一次试讲,把‘复调音乐’说成了‘复读音乐’,全班都憋笑憋到肚子疼。”
“哈哈,这跟我们系的助教故事比起来算温和的。”harry接过话头,“去年我当大一微积分助教,第一次上课太紧张,把‘导数’说成了‘导游’,还跟学生说‘接下来我们一起寻找函数的导游’,直到有个学生举手问‘老师,是带我们爬山的那种导游吗’,我才反应过来。”
晗晗想象着harry当时窘迫的样子,忍不住打趣:“原来剑桥数学系高材生也有翻车的时候?快说,后来你怎么圆场的?”
“还能怎么圆,只能硬着头皮说‘这是个比喻,导数就像函数的向导,能告诉我们它的变化方向’。”harry叹了口气,又忍不住笑,“结果那届学生都叫我‘导游老师’,期末评教的时候,还有人写‘希望导游老师下次带我们寻找积分的宝藏’。”
地铁进站的提示音响起,晗晗快步走进站台,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那你比我们系那个‘螳螂拳指挥家’幸运多了。”
“螳螂拳指挥家?”harry的声音里满是好奇,“这是什么神奇的职业?”
“是我们系的指挥课老师。”晗晗强忍着笑解释,“上周我去旁听指挥课,老师说指挥要模仿乐器的发声方式,教我们打拍子的时候,手臂挥舞得特别用力,姿势跟螳螂拳似的,还说‘这是让乐队精准捕捉节奏的秘诀’。有个男生学得太投入,差点打到前排女生的头发,现在我们都偷偷叫他‘螳螂大侠’。”
“太有画面感了,我要是在现场,肯定会用慢动作拍下来分析动作轨迹。”harry的笑声透过听筒传来,“对了,你们系的 funding 政策是不是特别好?汤姆的姐姐在哥大读博士,说音乐系的学生只要成绩达标,前六年的学费和健康费都包了,还有 stipend(津贴)?”
晗晗点点头,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是呀,不过从第二年开始就要当助教或者教学 fellows,相当于半工半读。我明年可能要带基础乐理课,现在已经开始紧张了,怕把‘和声’讲成‘噪音’,变成第二个‘复读音乐’学姐。”
“别担心,你肯定能做好。”harry的语气格外认真,“你讲歌单里的意境时那么清楚,讲乐理肯定也没问题。实在不行,我帮你做个‘乐理知识数学模型’,用公式帮你解释和弦构成,保证学生一听就懂。”
晗晗无奈又好笑:“算了吧,上次你用函数给我分析《月光知道》的旋律起伏,结果我差点把抒情歌弹成数学题。对了,你们图书馆是不是还跟以前一样,晚上十一点就清场?我记得你以前总说要‘利用闭馆前的黄金三小时攻克难题’。”
提到图书馆,harry突然笑了:“别提了,上周我和汤姆在图书馆复习到闭馆,走的时候他非要跟我比‘谁能最快算出从图书馆到宿舍的最短路径’,结果我俩一边走一边列方程,没注意脚下的台阶,双双摔了个屁股蹲。管理员阿姨站在门口看着我们,憋笑憋得肩膀都在抖。”
“你们俩真是不让人省心。”晗晗摇摇头,心里却暖暖的。虽然隔着大西洋,虽然一个在和音符打交道,一个在与数字为伴,但这样分享彼此生活里的趣事,就像从未分开过一样。
“对了,晗晗,”harry的语气突然变得神秘,“下个月我有个学术会议要去纽约,就在哥大旁边的酒店,到时候我可以去你的直播现场吗?不用露脸,就当你的‘专属调音师’,用我的数学知识帮你调试设备。”
晗晗猛地坐直身体,心跳漏了一拍:“真的?你怎么不早说!到时候我可以带你去中央公园的草莓园,春天的时候我在那儿弹过琴,还有……”她突然想起什么,忍不住笑,“我还可以带你去吃上次你念叨了好久的纽约芝士蛋糕,就在地铁站附近,据说他们的配方里藏着‘黄金比例’,正好合你胃口。”
“那必须去!”harry的声音里满是期待,“我还想听听你现场唱《乱红》,上次直播的时候信号有点卡,没听清楚结尾的笛声。对了,汤姆托我问你,能不能下次直播教大家弹《茉莉花》的简化版,他说要在圣诞派对上表演,给我们数学系争点‘艺术细胞’。”
“没问题,我可以把和弦谱整理出来,放在歌单后面。”晗晗看着窗外渐渐亮起的路灯,心里充满了期待,“对了,你们系的食堂还是那么难吃吗?上次你说吃了一周的鱼排,差点吃出心理阴影。”
“别提了,现在更难吃了。”harry吐槽道,“昨天的鳕鱼硬得能当砖头,我跟汤姆说,这鱼排的硬度大概能达到7.5,堪比花岗岩。现在我们都自带饭盒,周末的时候会一起煮火锅,不过上次把糖当成盐放了,一锅汤甜得发腻,最后全倒了。”
晗晗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你们是不是应该先学一下‘厨房数学’,搞清楚糖和盐的比例再做饭?我们宿舍上周煮火锅,室友把花椒当成八角放了,一锅汤麻得我们舌头都木了,最后只能配着牛奶吃。”
地铁到站的提示音打断了他们的对话,晗晗站起身,拎着琵琶往出口走:“我快到宿舍了,你那边是不是快到熄灯时间了?”
“还有半小时,不过汤姆已经在催我回去讨论‘琵琶弦振动频率’了。”harry的声音里带着笑意,“晗晗,今天真的很棒,不只是直播成功,更因为你让那么多人喜欢上了中文歌。就像你说的,音乐是桥,你把这座桥搭得特别漂亮。”
晗晗走出地铁站,晚风带着凉意拂过脸颊,远处宿舍的灯光温暖明亮:“这座桥也有你的功劳呀,我的‘远程气氛组组长’。下次直播我们可以连麦做个‘中英音乐小课堂’,你用英语讲数学里的韵律,我用中文唱诗词里的故事。”
“一言为定!”harry的声音格外轻快,“那我先回去了,明天记得听我发的语音日记,里面有汤姆弹琵琶的‘魔性片段’。晚安,我的艺术家。”
“晚安,我的数学家。”晗晗挂了电话,低头看着手机屏幕上他们的合照——那是在伦敦眼上拍的,她抱着尤克里里,他举着本数学书,笑得一脸灿烂。
晚风掀起她的衣角,琵琶琴穗轻轻晃动。晗晗抬头望向夜空,纽约的星星虽然不如伦敦明亮,但她知道,在大西洋的另一端,有个人正和她分享着同一片星空,分享着各自的喜怒哀乐。那些跨越时差的电话、互相分享的趣事、共同期待的见面,就像串起珍珠的线,把他们的爱情和梦想,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她握紧手机,加快了脚步。宿舍里还有未整理的歌单,还有要给汤姆准备的琵琶入门谱,还有对下个月见面的满心期待。而这一切,都将成为他们爱情里,最温暖动人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