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门憨事:误铸丈八蛇矛
第一幕:宫束班的日常闹剧
场景
许昌城南,宫束班铁匠铺。炉火烧得通红,铁砧上还留着半截未打完的锄头,墙角堆着散乱的铁块、锤头,地上沾着黑褐色的铁屑。铺外传来市井的叫卖声,偶尔有马蹄声掠过。
人物
- 老班头(宫束班掌事,年近六十,满脸皱纹,总拿着个烟袋锅,看似严肃实则护短)
- 大牛(二十出头,身材魁梧,力气大但脑子不转弯,抡锤子最卖力)
- 二柱(十八九岁,手脚灵活,爱琢磨新鲜玩意儿,就是总想歪点子)
- 小三(十六七岁,个子瘦小,眼尖但胆子小,负责烧火、递工具)
- 张屠户(四十来岁,满脸横肉,嗓门大,来取定制的杀猪刀)
(幕启:大牛光着膀子,正抡着大锤砸一块烧红的铁块,“哐哐”声震得屋顶的灰尘往下掉。二柱蹲在一旁,手里拿着根细铁条,在火里烤得发蓝,还时不时凑到眼前看。小三蹲在风箱旁,有一搭没一搭地拉着,眼睛却瞟着门外。)
二柱:(突然放下铁条,拍了下大腿)哎!大牛哥,你说咱天天打锄头、镰刀、杀猪刀,多没意思啊?
大牛:(停下锤子,抹了把脸上的汗,瓮声瓮气地)不然咋整?老班头说,咱宫束班就靠这吃饭,别瞎琢磨。
小三:(小声接话)可昨天我去街上,听茶馆里的说书先生讲,张飞将军的兵器可威风了,长一丈多,矛头弯得像蛇,一戳就能挑飞好几个兵呢!
二柱:(眼睛一亮,凑到大牛身边)对!就是那个叫啥……丈八蛇矛的!你说咱要是也打一把,是不是比打锄头带劲?
大牛:(挠了挠头)可……可老班头不让瞎打啊,再说咱也不知道那矛长啥样,咋打?
(老班头叼着烟袋锅,从里屋走出来,烟袋锅里的火星子一闪一闪的。他瞥了三人一眼,没说话,走到铁砧旁,用烟袋锅敲了敲那块没打完的锄头。)
老班头:(慢悠悠地开口)杵着干啥?锄头还没打完,张屠户下午就要来取。二柱,你那铁条烤得快成废铁了,小三,风箱拉快点,火都快灭了。
(三人赶紧忙活起来,二柱把铁条扔回炉里,小三加快了拉风箱的速度,大牛重新抡起锤子。没过一会儿,门外传来粗嗓门的喊叫。)
张屠户:(推门进来,手里拎着块猪肉)老班头!我那杀猪刀打好没?下午还得杀猪呢!
老班头:(指了指墙角的架子)在那儿呢,你试试,刃开得够快。
(张屠户拿起杀猪刀,在手里掂了掂,又在旁边的木头上划了一下,“嗤”的一声,木头被划开一道深痕。)
张屠户:(满意地笑)还是宫束班的手艺地道!对了,昨天我去军营送肉,看见张将军的亲兵在磨兵器,那丈八蛇矛可真吓人,比我还高半截,矛头弯弯的,跟要咬人防似的。
(二柱耳朵尖,听见“丈八蛇矛”,又停下了手里的活。张屠户走后,二柱又凑到大牛和小三身边。)
二柱:听见没?张屠户都见过丈八蛇矛!咱就照着他说的打,长一丈多,矛头弯成蛇形,肯定错不了!
小三:(有点害怕)可老班头要是知道了,肯定要骂咱们的。
大牛:(犹豫了一下)要不……咱趁老班头晚上去串门,偷偷打?打坏了就扔了,他也不知道。
二柱:(拍了下大牛的胳膊)就这么办!小三,你负责烧火,我画个样子,大牛你力气大,负责砸矛头!
(小三虽然有点害怕,但架不住两人撺掇,点了点头。三人偷偷商量好,就等着晚上动手。)
第二幕:深夜的“瞎琢磨”
场景
当晚,宫束班铁匠铺。外面漆黑一片,只有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狗叫。铺里点着两根蜡烛,火光摇曳,映得三人的影子在墙上晃来晃去。炉火烧得比白天还旺,风箱“呼嗒呼嗒”地响着。
人物
- 大牛
- 二柱
- 小三
(二柱在一张纸上画着“丈八蛇矛”的样子,纸上的矛头弯弯曲曲,像条没画好的蛇,杆也画得歪歪扭扭。他把纸递给大牛看。)
二柱:你看,矛头就照这样,弯点,杆要长,比你还高一头!
大牛:(接过纸,看了半天,挠了挠头)这……这能行吗?看着有点怪。
小三:(一边拉着风箱,一边小声说)二柱哥,你这画的,跟说书先生说的不一样啊,说书先生说矛头像蛇吐信,你这画的像条死蛇。
二柱:(瞪了小三一眼)你懂啥?我这是简化版!先打出来再说,不行再改!小三,火再烧旺点,把那块最大的铁烧红!
(小三赶紧用力拉风箱,炉子里的火苗“腾”地一下窜了起来,把那块大铁块烧得通红,发出橘红色的光。大牛拿起火钳,夹起铁块,放到铁砧上。)
大牛:(深吸一口气,抡起大锤)来了!二柱,你看着点,别让我砸歪了!
二柱:(拿着个小锤,在旁边指挥)左边点!再砸重点!对,就是这样!
(“哐哐哐”的声音在夜里格外响,大牛一下一下地砸着铁块,铁块慢慢变扁、变长。二柱时不时用小锤敲一下,调整形状。小三在一旁,眼睛盯着铁块,手里的风箱不敢停。)
(砸了半个时辰,矛头的雏形出来了,就是有点歪,一边厚一边薄。二柱让大牛把铁块放回炉里再烧,自己则找了根长长的木杆,用刨子刨了起来,想做矛杆。)
二柱:(一边刨木杆,一边说)这矛杆得结实,不然打仗的时候断了就完了。小三,你去看看那铁块烧红没?
(小三跑到炉子旁,伸头看了看,刚要说话,突然听见外面传来脚步声。)
小三:(吓得一哆嗦,小声说)有……有人来了!不会是老班头吧?
(二柱和大牛也慌了,大牛赶紧把铁块从炉子里夹出来,藏到墙角的草堆里,二柱把木杆扔到桌子底下,小三赶紧把风箱停下来,吹灭了一根蜡烛。)
(脚步声越来越近,停在门口,接着传来老班头的声音。)
老班头:(在门外喊)里面咋还有动静?大牛、二柱、小三,你们在干啥?
(三人吓得不敢说话,互相使着眼色。老班头推开门,走了进来,看见炉子里还没灭的火,还有地上散落的工具,皱起了眉头。)
老班头:(走到炉子旁,看了看,又看了看三人)你们半夜不睡觉,在这儿瞎折腾啥?是不是又想瞎打东西?
二柱:(赶紧挤出个笑)老班头,没……没啥,我们就是觉得白天的锄头没打好,想再练练。
老班头:(眯着眼睛,看了看墙角的草堆,又看了看桌子底下的木杆,没戳穿他们,只是叹了口气)练也得白天练,半夜打铁,吵得邻居睡不着。赶紧把火灭了,回去睡觉,明天还要干活呢。
(三人赶紧点头,老班头又叮嘱了几句,就走了。三人等老班头走远了,才松了口气。)
小三:(拍了拍胸口)吓死我了,还以为老班头发现了。
二柱:(擦了擦汗)没事,他没发现。赶紧的,趁他没再回来,把矛头砸好!
(三人又忙活起来,这次动作轻了不少,生怕再惊动老班头。又过了一个时辰,矛头终于砸好了,虽然还是有点歪,但弯弯曲曲的,总算有点“蛇矛”的样子。二柱把矛头和木杆绑在一起,试着举了举。)
二柱:(举着“丈八蛇矛”,走了两步,得意地说)你看,成了!虽然有点歪,但肯定比锄头威风!
大牛:(凑过来,想试试)我也试试!
(大牛接过“丈八蛇矛”,刚举起来,没拿稳,矛头一下撞到了铁砧上,“当”的一声,掉了一小块铁屑。)
大牛:(赶紧把矛放下来,有点慌)坏了,掉了一块!
二柱:(赶紧捡起来看了看)没事,不影响!反正就是瞎玩的,掉块铁屑咋了?小三,你也试试!
(小三接过矛,刚举起来,就觉得沉,手一抖,矛差点掉地上,赶紧扶住。)
小三:(喘了口气)好沉啊!这要是真拿去打仗,我肯定拿不动。
二柱:(夺过矛,扛在肩上)那是你力气小!大牛力气大,他拿着刚好!咱明天把它藏起来,等有空了再打磨打磨,说不定以后真能派上用场!
(三人又折腾了一会儿,把“丈八蛇矛”藏到了铺后面的柴房里,才各自回去睡觉。)
第三幕:“憨货”的意外收获
场景
第二天上午,宫束班铁匠铺。老班头正在整理工具,大牛、二柱、小三各自干着活,时不时偷偷瞟柴房的方向。突然,外面传来一阵马蹄声,还有士兵的吆喝声。
人物
- 老班头
- 大牛
- 二柱
- 小三
- 张苞(张飞之子,二十岁左右,身穿铠甲,手持长枪,英气勃勃)
- 两名亲兵(身穿铠甲,手持兵器,跟在张苞身后)
(张苞带着两名亲兵走进铁匠铺,老班头赶紧放下手里的工具,迎了上去。)
老班头:(拱手行礼)不知将军驾临,有失远迎。不知将军有何吩咐?
张苞:(看了看铺里的工具和铁件,开口说道)老班头不必多礼,我是来寻一件趁手的兵器。家父的丈八蛇矛前些日子在战场上磕坏了,正在修补,我想再找一件类似的,以备不时之需。不知宫束班能否打造?
(二柱听见“丈八蛇矛”,心里一动,偷偷拉了拉大牛的衣角,又指了指柴房的方向。大牛会意,也有点激动。)
老班头:(面露难色)将军,实不相瞒,丈八蛇矛工艺复杂,矛头的弧度、长度都有讲究,咱宫束班从没打过,怕是难以胜任。
张苞:(有点失望)这样啊……我已经走了好几家铁匠铺,都没人能打。
(二柱实在忍不住,往前凑了一步,小声说)将军,我……我们能打!我们昨晚刚打了一把!
(老班头愣了一下,回头瞪了二柱一眼,刚要说话,张苞眼睛一亮,看向二柱。)
张苞:哦?你真的打了丈八蛇矛?快拿来给我看看!
二柱:(赶紧跑到柴房,抱出昨晚打的“丈八蛇矛”。那矛杆有点歪,矛头一边厚一边薄,弧度也不太均匀,看起来确实有点“憨”。)
(张苞接过矛,掂了掂,又看了看矛头。老班头在一旁,脸都快红了,赶紧解释)将军,这……这是孩子们瞎闹打的,不成样子,您别见笑。
(张苞却没笑,他试着挥舞了一下矛,虽然矛头有点歪,但重量刚好,木杆也结实。他又用矛头戳了戳旁边的木柱,“噗”的一声,矛头戳进了木柱里。)
张苞:(脸上露出笑容)不错!虽然样子不怎么好看,但够结实,重量也合适!老班头,这矛我要了,你开个价。
老班头:(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将军,这……这是孩子们瞎打玩的,不值钱,您要是不嫌弃,就拿去吧。
张苞:(爽朗地笑了)那可不行,手艺活哪有白拿的!亲兵,给老班头拿五十文钱来。老班头,以后要是还有这样的兵器,我还来你这买!
(亲兵递给老班头五十文钱,老班头接过钱,还没回过神来。张苞扛起“丈八蛇矛”,对三人笑了笑)你们这几个小伙子,手艺不错,就是心思有点“歪”,不过歪得好!走了!
(张苞带着亲兵离开了,铺里安静了下来。老班头看着手里的五十文钱,又看了看二柱、大牛、小三,突然笑了起来。)
老班头:(点了点二柱的额头)你们这三个憨货,瞎猫碰上死耗子!不过……这矛打得确实还行,以后要是再想打新鲜玩意儿,跟我说一声,别偷偷摸摸的。
二柱:(高兴地跳了起来)真的?老班头,您不骂我们了?
老班头:(叹了口气)骂你们有啥用?还不如教你们好好打,说不定以后咱宫束班,还能打出更厉害的兵器呢!
(大牛和小三也高兴地笑了起来,铺里又响起了“哐哐”的打铁声,这次的声音,比以往更有劲了。)
第四幕:匠门的“新名声”
场景
一个月后,宫束班铁匠铺。铺外挂着一块新的木牌,上面写着“宫束班——可铸丈八蛇矛”。铺里挤满了人,有来定制兵器的士兵,有来看热闹的百姓。老班头在一旁指挥,二柱、大牛、小三正在打一把新的丈八蛇矛,这次的矛头比上次整齐多了,矛杆也直了不少。
人物
- 老班头
- 大牛
- 二柱
- 小三
- 几个士兵
- 几个百姓
(一个士兵指着正在打的丈八蛇矛,对旁边的人说)你们看,这就是张苞将军说的那个宫束班,打的矛可结实了,上次张将军拿着这矛,在战场上挑飞了好几个敌军呢!
百姓甲:真的这么厉害?我还以为他们只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呢!
二柱:(一边打矛,一边笑着说)不是瞎碰的!我们老班头教我们了,矛头的弧度要刚好,杆要选最结实的木头,这样打出来的矛才好用!
大牛:(抡着锤子,大声说)对!现在我们打一把丈八蛇矛,比上次快多了,样子也好看多了!
(老班头看着眼前的景象,嘴角露出笑容。他走到铺外,看着街上的人来人往,又看了看手里的烟袋锅,心里想着:这三个憨货,倒给宫束班闯出了个新名声。以后啊,咱宫束班,不光能打锄头镰刀,还能打大兵器!)
(二柱把打好的丈八蛇矛递给那个士兵,士兵接过矛,挥舞了一下,满意地说)好!比上次张将军那把还好用!老班头,以后我们军营的兵器,就都在你这定了!
(老班头拱手笑道)多谢将军信任,咱宫束班一定好好打,不辜负将军的期望!
(铺里的人都笑了起来,打铁声、说笑声混在一起,飘出了铁匠铺,飘向了许昌城的大街小巷。宫束班的名字,也随着那把“憨货们”误打出来的丈八蛇矛,传遍了三国的军营和市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