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清的决定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对公业务部内部激起了不小的波澜。让林墨这个新人加入鼎峰集团项目的核心尽职调查团队,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
王鹏私下里拍着林墨的肩膀,半是鼓励半是调侃:“行啊老弟,深得陈老板真传,这就进核心圈了!好好干,抓住机会,但也得机灵点,那里头水更深。”
而赵伟看林墨的眼神,则明显复杂了许多,多了几分审视,甚至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他原本以为自己凭借与郭磊的关系,能在这个项目里占据主导地位,但陈永清显然更倾向于团队作战和风险控制。
尽职调查启动会在一间小会议室举行。除了陈永清、林墨、王鹏和赵伟,还有分行风险管理部派来的两名同事,一老一少,年长的叫老周,面无表情,年轻的叫小孙,看起来有些拘谨。
陈永清主持会议,言简意赅:“鼎峰的项目,重要性不言而喻。尽职调查是风险控制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重要的一道。我们必须穿透表象,看清实质。王鹏,你负责对接鼎峰,协调访谈和资料提供。赵伟,你利用好和郭总监的沟通渠道,获取更‘软性’的信息。林墨,你配合风控的同事,重点聚焦财务数据和业务合同的真实性、合规性核查。老周经验丰富,把握大方向。大家分工合作,有任何疑点,随时沟通,不准隐瞒。”
陈永清的目光特意在赵伟脸上停留了一瞬,赵伟立刻点头:“明白,陈行,您放心。”
调查的第一站,是位于市中心鼎峰大厦的集团总部。气派的玻璃幕墙大楼,宽敞明亮的大堂,训练有素的前台,无不彰显着企业的实力。财务总监郭磊亲自在电梯口迎接,他四十岁左右,穿着合体的定制西装,发型一丝不苟,笑容热情而富有感染力,与陈永清握手时力道十足。
“陈行长,欢迎欢迎!各位银行的专家,辛苦了!”郭磊的声音洪亮,姿态放得很低,“我们鼎峰上下一定全力配合,透明公开,绝无隐瞒。”
初步的访谈在豪华的会议室进行。郭磊口才极佳,对着ppt侃侃而谈,从宏观战略到项目规划,从市场前景到财务预测,数据信手拈来,逻辑清晰,极具说服力。他反复强调新商业地产项目位于城市发展规划的核心区域,前景如何广阔,现金流如何稳健,还款来源如何充足。
林墨认真听着,做着笔记。郭磊的陈述完美无瑕,几乎挑不出毛病。但他注意到,当老周问及几个关联交易的具体定价依据,以及贸易板块部分大额预付款对象的背景时,郭磊的笑容有那么一瞬间的凝滞,虽然很快用专业术语圆了过去,但那种细微的迟疑,没有逃过林墨的眼睛。
访谈结束后,是海量资料的查阅。鼎峰提供了堆积如山的文件:审计报告、购销合同、借款合同、项目批文、权证资料……林墨和风控的小孙一头扎进了资料室。
枯燥,但至关重要。林墨运用在学校练就的数据分析功底,交叉比对不同报表间的勾稽关系,追踪大额资金的流向。他发现,鼎峰集团合并报表的“其他应收款”科目余额巨大,且账龄偏长,对方单位多是名称模糊的投资咨询类公司。一些贸易合同的上下游对手方,存在着明显的关联关系,疑似构造贸易背景。
“孙老师,您看这几笔,”林墨指着电脑屏幕上的数据流,对旁边的小孙说,“从A公司采购,几乎原价卖给b公司,而A和b的注册地址和电话都高度关联,这不像真实的贸易,更像资金空转。”
小孙推了推眼镜,凑近看了看,点点头:“嗯,有道理。还有他们那个‘在建工程’科目,余额增长太快了,但工程进度和付款节点有些对不上,需要重点核实。”
另一边,王鹏和赵伟则在进行“外围调查”。王鹏通过各种社会关系,打听鼎峰老板郭天雄的发家史、行事风格,以及公司在业内的真实口碑。反馈回来的信息褒贬不一,有人说他魄力大,敢闯敢干;也有人说他野心太大,杠杆用得太足,迟早要出事。
赵伟则更多地与郭磊进行“私下沟通”。他几次向陈永清汇报,都强调郭磊对东海分行寄予厚望,暗示如果条件合适,甚至可以考虑将集团总部的基本结算账户开过来,那将是一笔极其可观的稳定存款。但同时,他也转达了郭磊的“难处”,比如抵押物不足,希望银行能在担保方式上灵活处理。
一次小组内部进展沟通会上,分歧开始显现。
老周代表风控部门,态度谨慎:“根据目前核查情况,鼎峰集团存在以下几大风险点:一是关联交易复杂,资金流向存疑;二是整体负债率高,特别是非标融资占比较大,期限错配风险高;三是新项目投资巨大,对未来销售回款依赖性过强,存在不确定性。建议授信方案必须审慎,抵押担保要足值,并设置严格的资金监管和贷后管理措施。”
赵伟立刻反驳:“周老师,您说的风险理论上都存在。但做业务不能太保守!鼎峰是本地龙头,郭总根深叶茂,项目又是政府重点,成功的概率很大。如果我们条款卡得太死,其他银行趁虚而入,我们不仅失去这笔大业务,还可能得罪一个重要客户,影响后续合作。郭总已经表达了极大的诚意,我们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应该展现出合作的灵活性,比如抵押率是否可以适当提高?股东担保是否可以部分豁免?”
“灵活性?”老周面无表情,“灵活性一旦过了头,就是风险的敞口。这笔贷款一旦出现问题,就是天文数字。”
“难道因为怕噎着就不吃饭了?”赵伟有些激动,“银行业务本身就是经营风险!我们不能因为可能存在风险,就放弃优质客户和市场机会!”
会议气氛有些僵持。
陈永清一直沉默地听着,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这时,他看向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林墨:“林墨,你参与了具体核查,你怎么看?”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林墨身上。他感到压力巨大,赵伟的目光带着隐隐的逼迫,老周则是一贯的严肃。
他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陈行,各位老师。我同意周老师指出的风险点,都是客观存在,必须严肃对待。同时,赵哥说的也有道理,业务需要发展。我认为,关键是在风险和收益之间找到平衡点。”
他打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连接投影仪:“这是我根据核查数据做的一个简单分析。我们可以尝试设计一个结构化的授信方案。比如,将授信额度切分,项目贷款部分,严格要求以项目土地及在建工程抵押,并设立严格的资金共管账户,确保贷款用途与项目进度匹配。流动资金贷款部分,可以接受部分应收账款质押或保证担保,但必须核实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并设置较低的质押率。同时,在所有贷款合同中,增加交叉违约条款,并要求集团提供整体的财务状况披露承诺。”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这样既抓住了核心资产,控制了最主要的风险,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客户对灵活性的需求。更重要的是,通过严格的贷后管理条款,我们保留了持续监控和风险干预的权利。”
林墨的发言,没有完全倒向任何一方,而是提出了一个更具操作性的技术方案。会议室里安静了片刻。
老周微微点了点头:“结构化的思路,可以考虑。”
赵伟皱了皱眉,但没再说什么。
陈永清的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嗯,思路清晰,有建设性。就按这个方向,进一步完善方案细节。林墨,你和风控同事一起,把刚才提到的风险控制措施具体化,落到合同条款里。王鹏、赵伟,你们继续负责客户沟通,把我们初步的风控要求传递过去,看看对方的反应。”
“是!”几人齐声应道。
散会后,林墨松了口气,后背惊出一层细汗。他知道,这仅仅是第一关。真正的难题,在于如何让鼎峰接受这些“苛刻”的条件。而赵伟在离开会议室时,看了他一眼,那眼神意味深长,让林墨刚刚放松的心情又紧绷了起来。
尽职调查如同在迷雾中穿行,看似找到了路径,但前方的迷雾却似乎更加浓重了。鼎峰这座金光闪闪的大厦,地基之下,究竟埋藏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