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栋被戴上手铐带离银行的那一幕,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新滨城银行”筹备组内部激起了滔天巨浪。惊愕、惶恐、窃喜、不安……各种情绪在办公区的空气里交织、弥漫。尽管林墨第一时间出面稳定人心,但无形的裂痕与猜疑已然滋生。
内部的整顿与余悸
王栋的办公室被迅速贴上封条,由经侦和内部纪检联合接管。与他过往甚密的一些中层干部,虽未被直接牵连,但也人人自危,行事变得格外谨慎,甚至有些束手束脚,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被划入“王栋余党”的范畴。信贷审批部的业务一度陷入半停滞状态,谁也不敢轻易在那敏感的审批流程上签字。
林墨深知,清除毒瘤之后,若不及时抚平创伤、重塑信心,内部的人心涣散可能比一个王栋更具破坏力。他雷厉风行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他任命赵工程师临时兼管信贷审批部,确保核心风控流程不会停摆,并明确表示,一切以数据和模型为准,鼓励大胆履职、合规操作。
其次,他联合人力资源部门,火速启动了酝酿已久的“岗位胜任力评估与双向选择”方案。但与之前不同的是,他这次亲自参与了动员大会,态度坦诚:
“我知道,最近发生的事情让大家感到不安。但正因为我们清除了阻碍前进的绊脚石,改革才能真正加速!这次评估,不是为了清洗谁,而是为了给每一位有能力、有担当、愿意与‘新银行’共同成长的同事,提供更清晰的职业路径和更广阔的舞台!我们要建立的,是一个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性机制!”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配合着王栋倒台的事实,产生了强大的说服力。许多原本观望的年轻业务骨干受到了鼓舞,开始积极准备评估。笼罩在行内的恐慌情绪,开始被一种更为复杂的、混合着期待与紧张的氛围所取代。
舆论的转向与新的疑虑
王栋被捕的消息,自然无法隐瞒。滨城本地媒体和几家全国性财经网站迅速报道了此事。由于林墨提前与监管部门、地方政府进行了充分沟通,官方释放的信息明确将此事定性为“个人涉嫌违法犯罪”、“是银行内部自查与外部监管联动取得的成果”,并强调“新滨城银行”重组工作不受影响,正稳步推进。
之前那些攻击林墨“排除异己”、“不近人情”的言论,在王栋涉嫌经济犯罪的铁证面前,不攻自破。舆论风向开始发生微妙转变,不少评论开始赞扬林墨“刮骨疗毒”的勇气和决心,认为这是新银行告别过去、重塑新生的必要阵痛。
然而,苏晴从总行传来的信息却带着一丝寒意:“林墨,舆论反转是好事,但不可掉以轻心。‘新纪元资本’沉默得有些反常。按照他们一贯的行事风格,损失王栋这枚重要棋子,绝不会毫无反应。警惕他们从其他领域发起攻击,尤其是在资本市场。另外,总行这边,虽然肯定了你清理门户的成果,但也有声音认为,此举暴露了滨城行内部治理存在巨大隐患,对后续资本金的投放,反而可能会更加……审慎。”
“新纪元资本”的暗涌
苏晴的预警很快得到了印证。
在滨城顶级的江景私人会所内,“金先生”面前坐着的不再是王栋,而是另外两位面孔。一位是戴着无框眼镜、气质精干的年轻男子,操盘手;另一位则是衣着华贵、与多家媒体关系匪浅的公关女王。
“王栋是个蠢货,沉不住气。”“金先生”的语气听不出喜怒,只是用丝巾仔细擦拭着他的金丝眼镜,“不过,他的失败,也帮我们验证了林墨的难缠。”
“我们损失不小,那个烂尾项目相关的通道,短期内很难再运作。”年轻操盘手冷静分析。
“直接渗透的路暂时走不通,那就换一种玩法。”“金先生”戴上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冷冽,“林墨不是想靠数据和规则重建信用吗?那我们就从根源上,打击市场的信用。”
他看向那位公关女王:“之前那些小打小闹的谣言可以停了。接下来,我需要更‘专业’、更‘有据’的分析。找几个有份量的独立分析师,从‘新滨城银行’资产质量的潜在风险、其风控模型可能存在的缺陷、以及区域性银行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下面临的普遍困境入手,撰写看空报告。要看起来客观中立,但结论必须充满疑虑。”
接着,他转向操盘手:“报告发布的同时,在境外离岸市场,悄悄建立‘新滨城银行’相关债券或信用衍生品的空头头寸。规模不要太大,但要持续。我们要做的,不是一次性的攻击,而是营造一种持续的、看空的预期。当所有人都开始怀疑时,信用崩塌只需要一根轻轻的稻草。”
“明白了。”两人同时点头。
“金先生”走到落地窗前,俯瞰着灯火璀璨的滨城夜景,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林墨,你能防住内部的蛀虫,能挡住外部的明枪,但你能抵挡得了无处不在的……市场的‘信心’流失吗?游戏,才刚刚开始。”
滨城的夜,依旧繁华。但在这繁华之下,一股针对“新滨城银行”信用根基的暗流,已经开始悄然涌动。林墨站在自己办公室的窗前,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份不同寻常的平静之下,所隐藏的更大风暴的气息。他知道,与“新纪元资本”的下一轮较量,将在一个更广阔、更复杂的金融战场上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