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池下山比上山顺利得多——之前遇到熊的路段已经留下了清晰的脚印,队员们踩着脚印走,省去了探路的时间。快到山脚时,终于看到了之前被困的越野车,司机正裹着厚棉袄在车旁踱步,看到他们回来,赶紧拉开车门:“可算等到你们了!刚才雪下大了,我还担心你们困在山上呢!”
一行人钻进车里,暖气开得很足,瞬间驱散了身上的寒气。队员们纷纷卸下背包,靠在座椅上放松——刚才和灭脉者余党的打斗、上山时的紧张,此刻都化作了疲惫,有两名队员甚至靠在椅背上没多久就开始打盹。王队长则拿出对讲机,尝试联系公司,这次终于有了信号,简单汇报了情况,说他们正往市区方向返程。
轩峰坐在副驾驶座上,没有立刻休息。他从口袋里掏出那支钛合金金属笔,笔身在暖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之前在天池边用它当“刀”时,笔尖还沾着一点雪粒,现在已经融化成了细小的水珠,他用指尖轻轻擦掉,然后将笔横放在腿上,闭上眼睛。
车内很安静,只有发动机的轻微轰鸣和车轮碾过积雪路面的“沙沙”声。轩峰集中注意力,回忆起“胡”字铜牌上的刀痕图案——第一刀斜劈的轨迹像一道闪电,第二刀后握刀柄时手腕要下沉,第三刀横扫时需带动腰腹发力。他的右手手指轻轻搭在金属笔上,跟着脑海里的图案慢慢移动:手指从笔尾滑向笔尖,模拟“劈”的动作;手腕微微下沉,笔身随之倾斜,对应“握柄”的姿势;然后手臂带动手腕,笔身在腿上轻轻划过,模拟“扫”的轨迹。
刚开始动作还很生涩,手指和手腕的配合总有些不协调。但练了几遍后,体内的内力开始自发地跟着动作流动——当模拟“劈”的动作时,内力顺着手臂流向指尖,笔尖似乎都多了几分力道;模拟“扫”的动作时,内力从腰腹传到手臂,动作变得更流畅,连呼吸都跟着调整成了“发力时呼气、收力时吸气”的节奏。
就在这时,手腕上的手串突然热了起来。那颗橙红珠子像是有了温度的小太阳,暖意顺着皮肤传到心里,一道爽朗的声音直接在他脑海里响起:“你练刀法也有天赋,以后可刀剑双绝!”这声音里满是认可,没有之前应对余党时的怒气,反而带着几分欣赏,像是看到徒弟练会新招式的前辈。
轩峰睁开眼睛,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他看着手里的金属笔,又摸了摸手腕上的手串,心里有种清晰的感觉——自己确实在进步。之前练越女剑法时,他更擅长利用速度和灵活度寻找突破点,偏“巧”;而现在练的胡家刀法则更注重力道和气势,偏“刚”。一巧一刚,正好能互补,以后再遇到敌人,不管是需要快速突袭,还是正面硬抗,都有了对应的招式。
“轩主管,你这是在练刚才的招式?”王队长从后视镜里看到他的动作,笑着问道。轩峰点点头,把金属笔放回口袋:“随便练练,熟悉一下。刚才多亏了大家配合,不然也没那么容易应对那些人。”他没有多说武功的细节,只是简单带过。
“主要还是你厉害,那几刀下去,看得我们都傻眼了。”王队长感慨道,“之前只知道你懂AI技术,没想到身手这么好,以后咱们跟着你出任务,也更放心了。”旁边一名没睡着的队员也跟着点头,显然对刚才轩峰的表现很佩服。
轩峰笑了笑,没有接话。他看向窗外,外面的雪景不断往后退——光秃秃的树林、覆盖着积雪的田野、偶尔闪过的小村庄,都裹在一片白茫茫里。他摸了摸背包内侧的暗袋,“胡”字铜牌安安静静地躺在里面,和之前的几枚铜牌靠在一起,像是在互相呼应。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实力不仅是多了一门胡家刀法那么简单。从敦煌练会罗汉伏魔功,到现在掌握胡家刀法的基础,内力比之前更浑厚,应对危险时也更从容——之前遇到灭脉者头目时还会紧张,这次应对余党却能冷静布局;之前遇到熊时还有些措手不及,现在却能迅速找到对方的薄弱点。这种全方位的提升,比单纯学会一门武功更让他安心。
车子继续在雪路上行驶,朝着市区的方向。轩峰靠在座椅上,没有再练习招式,而是闭上眼睛,开始默默记忆胡家刀法的口诀,把刚才练习时的感受记在心里,准备回到家后再找个空旷的地方好好练习。他知道,这次长白山之行不仅拿到了铜牌,更重要的是,他离“能保护自己、保护朋友”的目标,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