缮国公府覆灭的余波在朝堂之上震荡了数日,终是渐渐平息。皇
帝雷厉风行,下旨彻查石、陈、马三家罪证,抄没家产,其党羽或下狱、或流放、或革职,牵连甚广。一时间,往日煊赫的旧勋集团风声鹤唳,元气大伤。
而在这场风暴中扮演了关键角色的贾环,却出人意料地沉寂下来。
他谨守“韬光养晦”之策,除却每日准时前往兵部武库清吏司处理公务,其余时间几乎足不出户。
公务上,他兢兢业业,将武库司打理得井井有条,军械调配、粮秣储备皆无疏漏,却再不似从前那般锐意进取,提出革新之策。
对朝中人事变迁、权力更迭,亦不置一词,俨然一副只知埋头做事、不问外事的模样。
回府之后,他便将精力投注于两件事上。
其一,便是协助宝玉打理家务。他时常往荣禧堂账房去,并非越俎代庖,而是以“请教”、“学习”之名,旁观宝玉处理庶务,偶尔在关键处提点一二,助其树立威信,理顺关系。
宝玉渐入佳境,府中下人对这位“转了性子”的宝二爷愈发敬畏,中馈之事倒也日渐顺畅。贾母与王夫人见状,自是欢喜不已,对贾环亦多了几分感激。
其二,便是着手筹备那“报馆”之事。此事他并未大张旗鼓,只于“韬略斋”书房内,与宝玉细细商议。
“二哥哥近日打理家务,于银钱收支、人事调度已颇有心得。开办报馆,首重便是银钱与人才。”贾环摊开一卷草拟的章程,
“初始需一笔不小投入,用于租赁馆舍、购置印刷器械、招募工匠编辑、日常用度等。此事…需得二哥哥设法,从府中公账或母亲体己中,名正言顺地支取一笔‘尝试’之资。”
宝玉如今心心念念皆在于此,忙道:“这个不难!我近日理账,发现几处往年疏漏的进项,略加整顿,每月便可多出数百两银子盈余。
我再与老太太、太太说说,只道欲尝试刊印些诗文集子,与士林同道交流,她们必是支持的!”
贾环点头:“如此甚好。人才方面,编辑主笔,需聘学问渊博、文笔佳且心思灵透的寒门士子,一则费用不高,二则易掌控。
印刷工匠,可从金陵、苏州等地重金聘请熟手。此事…我可请薛家暗中协助物色。”
他又道:“报纸内容,初始可谨慎些,多刊载圣人之言、各地风物、奇闻轶事、诗词佳作,少涉朝政时局。待站稳脚跟,再…徐徐图之。”
宝玉听得连连点头,只觉贾环思虑周详,心中更是佩服:“环兄弟放心!我定将此事办妥!”
贾环微微一笑:“二哥哥办事,我自然放心。此乃长久之计,不必急于一时,稳扎稳打便好。”
明面上,贾环专注于府内事务与报馆筹备,低调沉稳。暗地里,另一张更为隐秘的网,却开始悄然编织。
石光珠的鲜血与遗言,如同警钟,时刻在贾环心中回响。
他深知,依附于皇权与北静王,虽可显赫一时,却终是无根浮萍。若要真正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不为人知的力量与耳目。
这一日深夜,“韬略斋”密室之内,烛火昏黄。
贾环屏退左右,只留若烟一人。他对若烟低声道:“前番让你留意之事,如何了?”
若烟神色凝重,低声道:“三爷,按您的吩咐,奴才这些日子暗中走访了城南丐帮、城隍庙、骡马市等三教九流汇聚之地,仔细观察。
确有几个孩子,年纪虽小,却机灵过人,眼神清亮,不似那般油滑狡诈,且多是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的孤儿,身世清白,易于掌控。”
贾环颔首:“可靠吗?”
若烟道:“奴才试探过几次,以银钱、饭食相诱,观其行事,皆有分寸,知恩图报,口风也紧。
其中两个小子,一个叫‘小石头’,约莫十二三岁,曾在茶馆外听过说书,记性极好;
另一个叫‘泥鳅’,十一二岁,对京城大小胡同、各家府邸后门角门,了如指掌,腿脚麻利,最善盯梢传信。”
“很好。”贾环眼中闪过一丝锐光,“先设法将他们安置到城外咱们的庄子上,找个可靠的老兵,教他们些拳脚功夫,更重要的…是教他们识字、记路、认人、传信!要绝对忠诚,守口如瓶!”
若烟心领神会:“奴才明白!定办得稳妥!”
贾环又道:“此事需绝对隐秘,银钱从我私账走,不经府中。人手…宁缺毋滥,首要便是忠心与机灵。”
“是!”
数日后,城外贾环名下的一处僻静田庄里,悄然多了几个“投亲”的“远房穷孩子”。
庄头得了若烟严令,只道是主子慈善,收养孤儿,好生照看,请了先生教识字,又让庄上一位伤残退伍的老兵教其强身健体之法。
孩子们脱离了饥寒交迫的乞儿生活,自是感恩戴德,训练起来格外刻苦用心。
与此同时,通过骆良的渠道,贾环亦以“报馆需搜集市井新闻”为名,暗中招募了几个落魄却精于刺探的前锦衣卫暗桩、江湖消息客,
以重金聘为“访事”,专司打探京中各类隐秘消息,直接向若烟汇报。
一条纤细却致命的暗线,开始悄无声息地渗入京城的脉络之中。
无论是市井流言、官吏隐私、乃至…各府邸下人之间的闲谈碎语,都开始通过这条暗线,源源不断地汇入“韬略斋”密室。
贾环每日处理完公务,便在密室中翻阅这些看似琐碎的情报,从中筛选、分析、拼凑出有用的信息。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市井消息,在某些关键时刻,或许能成为决定胜负的筹码。
这一日,他收到一条密报:齐国公府虽被查抄,然其一支偏房子弟,早于数月前便以行商为名,迁往江南苏州府,近日似与海外番商有所接触…
贾环看着这条消息,沉吟片刻,提笔写下:“密查苏州齐家,留意海路。”将纸条封好,交予若烟:“老规矩,送出去。”
“是。”
烛火摇曳,映照着他沉静而深邃的侧脸。
【叮!成功开启‘暗线情报网络’建设!获得初始情报人员!情报搜集能力初步激活!宿主‘隐秘势力’开始萌芽!‘韬光养晦’策略深化!潜在风险与掌控力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