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洲海域迎来了罕见的台风季。狂风呼啸,巨浪滔天,季汉的战船在港口内剧烈摇晃,船锚被风浪扯得“咯吱”作响。关平站在赤嵌城的城楼上,看着港口内的战船,眉头紧锁——马谡的援军已从交州出发,按计划应在今日抵达,却因台风被困在海上,至今没有消息。
“将军,斥候传来消息,孙秀的军队在泰雅部落集结,似要趁咱们援军未到,攻打阿美部落!”张苞匆匆赶来,手中的军情文书被风吹得哗哗作响。
关平心中一沉,他现在只有五千兵力,既要防守赤嵌城,又要支援阿美部落,根本分身乏术。“陈武,你带五百影卫,去阿美部落协助防守;张苞,你率三千兵力驻守赤嵌城;我带一千五百兵力,在阿美部落和赤嵌城之间的山道设伏,若孙秀进攻,就从侧翼突袭。”
次日清晨,孙秀果然率军进攻阿美部落。陆景率领四千兵力(含两千泰雅部落勇士),分为两路:一路攻打部落的东门,一路绕到部落的西门,试图两面夹击。阿山率领部落勇士顽强抵抗,陈武的影卫则利用地形,在部落内设置陷阱,拖延敌军的进攻。
可敌军太多,部落的防线很快就出现缺口。“关将军怎么还没来?再这样下去,部落就要被攻破了!”阿山焦急地问陈武,手中的铁刀已砍得卷了刃。
陈武心中也很着急,他派去联络关平的信使,至今没有回音。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马蹄声——是关平的援军!可他们只有一千人,且浑身是泥,显然是在山道中遭遇了台风引发的泥石流,耽误了时间。
“冲!”关平率军冲向敌军的侧翼,季汉士兵虽人数少,却训练有素,很快就撕开了敌军的防线。阿山和陈武见状,立刻率军反击,孙秀的军队腹背受敌,纷纷溃退。
“撤!”孙秀见势不妙,下令撤军。关平想要追击,却被台风阻拦——狂风卷起的沙石让人睁不开眼,山道泥泞难行,根本无法前进。
此役,阿美部落损失惨重,部落的房屋被烧毁一半,勇士伤亡三百余人;季汉也损失了两百兵力,关平的手臂还被流箭射中,鲜血浸透了铠甲。
回到赤嵌城后,关平收到了马谡的消息——他的援军在海上遭遇台风,战船受损严重,不得不退回交州修复,至少需要一个月才能再次出发。“可恶的台风!”关平一拳砸在城墙上,心中满是无奈。
孙秀得知马谡的援军被台风阻拦,心中大喜,对陆景说:“天助我也!台风至少还要持续一个月,咱们趁这个机会,拿下阿美部落,再进攻赤嵌城!”
他立刻召集泰雅、卑南两个部落的首领,承诺:“若能拿下阿美部落,我就将阿美部落的土地分给你们,还会给你们每人一百把铁刀!”两个部落的首领被利益诱惑,纷纷同意出兵。
十二月中旬,孙秀率领六千兵力(含四千土人勇士),再次攻打阿美部落。这次,他采取了“围而不攻”的策略——切断部落的水源和粮道,让阿美部落不战自溃。
阿山的部落很快就陷入缺水缺粮的困境,勇士们因饥饿和疲惫,渐渐失去了战斗力。阿山派人向关平求援,关平却因兵力不足,无法出兵——他必须守住赤嵌城,若赤嵌城失守,北部就会彻底沦陷。
“陈武,你带一百影卫,悄悄潜入阿美部落,协助阿山突围,将他们转移到北部的赤嵌城。”关平下令,他知道,阿美部落已无法守住,只能放弃。
陈武领命,带着影卫,趁着夜色,从敌军的包围圈缝隙中潜入部落。阿山得知关平的计划后,虽不情愿,却也知道这是唯一的办法。他率领部落的老弱妇孺,在影卫的掩护下,悄悄撤离部落,向赤嵌城转移。
孙秀得知阿美部落的人已撤离,气得暴跳如雷,却也无可奈何——他拿下的只是一座空城。可他并未放弃,而是率军占领了阿美部落的地盘,与赤嵌城形成对峙。
关平看着转移来的阿美部落百姓,心中满是愧疚:“阿山首领,是我没能守住你的部落,我向你保证,迟早会帮你夺回来!”
阿山摇摇头,眼中满是坚定:“关将军,我相信你!只要咱们联手,一定能打败孙秀!”
关平点点头,心中清楚,台风带来的不仅是援军受阻,更是士气的考验。只要能撑过台风季,等马谡的援军到来,就能发起反击。可他不知道,孙秀早已在赤嵌城内部下了新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