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盖着红印的介绍信,光明正大地离开了第七农场的管辖范围,廖奎却没有立刻踏上通往向阳红农场的那条被积雪半掩的主路。他站在岔路口,寒风卷着雪沫扑打在他脸上,目光却锐利地投向了另一个方向——西面,那片被冰雪覆盖、山峦起伏的区域。
时间有限,只有三天。他必须将这宝贵的时间利用到极致。明面上的“调研”需要完成,这是掩护,不能留下破绽。但真正的重头戏,是寻找机会,再次接近父母所在的西山劳改队。
他没有犹豫,选择了一条与主路岔开、更为偏僻难行的小径,一头扎进了路旁茂密却光秃的林地之中。
一进入山林,环境陡然变得复杂起来。深及大腿的积雪严重阻碍了行进速度,每迈出一步都需要耗费巨大的体力。枯枝被积雪压断,不时发出“咔嚓”的脆响,在寂静的林间传出老远。寒风在这里似乎更加肆虐,穿透厚重的棉衣,带走身体宝贵的热量。
廖奎深吸一口气,调整着自己的状态。【初级环境隐匿术(被动)】悄然生效,他并没有感觉到自己“消失”,但行走间,他会下意识地借助树干、岩石等自然掩体,脚步放得极轻,呼吸也调整得绵长而细微,整个人仿佛与这片冰封雪覆的山林气息隐隐融为一体。这并非隐身,而是降低自身与环境的“违和感”,大幅减少被偶然闯入者或远处巡逻队一眼锁定的概率。
他从系统空间中取出那两块【夜行伪装布(雪地迷彩)】,将其中一块粗糙地披在背包和肩背上,另一块则简单系在腿部,尽可能打破自身明显的人形轮廓。白色的迷彩布在雪地环境中提供了极佳的背景色掩护。
他一边艰难前行,一边不断对照着脑海中那幅黑龙江省精细地图,以及父亲谢广安当夜透露的信息——西山以东,林中溪涧,废弃捕兽洞。他需要找到一个既能安全藏匿物资,又相对容易让父母方面发现或到达的地点。
行进变得异常缓慢而谨慎。他时刻保持着【平行世界特种兵基础技能】中的潜伏与侦察意识,耳朵捕捉着风中传来的任何异常声响,眼睛锐利地扫视着四周,不放过任何可能的人迹或危险征兆。
有几次,他隐约听到了远处传来的、模糊的号子声和金属撞击岩石的声响,方向正是西边。那是劳改队劳作的声音。这声音像鞭子一样抽在他的心上,让他更加迫切,却也让他更加警惕。他立刻停止前进,利用地形和伪装彻底隐藏起来,直到那声音渐渐远去或消失。
山林中的跋涉是对意志和体力的双重考验。汗水浸湿了内里的衣衫,却又在低温下迅速变得冰凉。他不得不偶尔停下来,进入空间片刻,喝一口热水,啃一小块士力架补充能量,让几乎冻僵的手脚恢复知觉,然后又立刻回到现实,继续在冰雪中跋涉。
他绕了一个大圈,从第七农场的东侧出发,迂回向西北方向,意图从东山溪涧一带,也就是父亲提到的那片区域,悄然接近西山的外围。这条路远比直接前往向阳红农场要漫长和危险得多。
中午时分,他找到一处背风的巨石凹陷处,短暂休息。啃着冰冷的窝窝头,就着雪水咽下,他摊开地图,再次确认自己的位置和行进方向。按照这个速度,今天下午晚些时候,应该能抵达东山溪涧附近。
他必须在天黑前找到那个捕兽洞,完成物资的初步藏匿,然后才能考虑下一步——是继续寻找与父母接触的机会,还是必须先赶往向阳红农场,开始明面上的“调研”工作。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每一刻都显得弥足珍贵。廖奎收起地图,重新背好行囊,目光坚定地望向西北方向那片更加茂密、地势也更显崎岖的山林。
迂回,潜行,接近目标。在这片人迹罕至的冰天雪地里,一场与时间、与环境、也与无处不在的风险赛跑的隐秘行动,正在悄然进行。廖奎的身影,如同一个白色的幽灵,在雪林中执着地移动着,向着那个承载着希望与风险的目标,一步步艰难却坚定地靠近。
历经数小时在深雪与密林间的艰难跋涉,汗水与寒气交替侵袭着身体,廖奎的体力消耗巨大,但精神却始终高度紧绷。他凭借地图的指引、父亲描述的地形特征,以及【基础植物辨识】带来的对环境细微差别的敏锐感知,终于在午后时分,抵达了那片位于西山东侧、地势相对低洼的溪涧区域。
冬季的溪涧早已断流,被厚厚的冰雪覆盖,只有几处巨大的、裸露的黑色岩石,如同巨兽的脊背,突兀地耸立在雪原之上。两岸是茂密的、落光了叶子的灌木丛和桦树林,枝桠上挂满了冰凌。
廖奎伏在一处雪坡后,仔细打量着这片区域。寒风穿过光秃的枝干,发出尖锐的呼啸。他屏息凝神,运用【谛听术(被动)】仔细分辨着风中的声音——除了自然的风声和偶尔的积雪坠落声,并无人类活动的迹象。
他的目光最终锁定在溪涧北侧一处被大量枯藤和积雪半掩的山壁底部。那里似乎有一个不自然的凹陷。他耐心地观察了将近半个小时,确认绝对安全后,才如同雪狐般悄无声息地移动过去。
小心翼翼地拨开冻结的枯藤和垂下的冰挂,一个约半人高、黑黢黢的洞口显露出来。洞口边缘有陈旧的人工开凿痕迹,但显然已废弃多年,布满了苔藓和蛛网(在低温下也已冻结)。
就是这里!父亲描述的废弃捕兽洞!
廖奎心中一阵激动,但动作却愈发谨慎。他没有立刻进入,而是先侧耳倾听洞内的动静,又捡起一块小石子扔了进去。石子滚落的声音在洞内回荡,并无野兽的低吼或其他异常声响。
他这才矮下身,取出【防风煤油灯】点亮,一手握紧厚背砍柴刀,小心翼翼地钻了进去。
洞口虽窄,内部却别有洞天。洞穴向下延伸几步后,变得宽敞起来,足以容纳两三人蜷缩避身。洞壁是坚实的岩石,顶部也没有松动的迹象。最重要的是,洞内异常干燥,与外界湿冷的雪地形成鲜明对比,而且处于背风位置,寒风无法直接灌入,温度竟比外面高出不少。
“太好了……”廖奎低声自语,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这确实是一个理想的藏匿点和临时避难所。
他举着煤油灯,仔细检查了洞穴的每一个角落,确认没有其他出口,也没有蛇虫鼠蚁越冬的痕迹。然后,他立刻开始行动。
心念一动,系统空间开启。他如同一个谨慎的仓库管理员,开始将早已准备好的物资,一一取出,安置在洞穴最内侧、最为隐蔽干燥的一处石缝后面。
首先是食物:压缩饼干二十包,肉干足足五斤,系统奖励的士力架也留下了三条。这些高能量食物,足以支撑父母在极端情况下维持一段时间的基本生存需求。
接着是药品:消炎药、退烧药、止泻药都用防水油纸包好,标记清楚;那罐精心改良过的冻疮膏,他特意放在了最显眼、最容易取用的位置;还有一小瓶系统出品的、药效极佳的止血粉。
然后是御寒物品:除了之前准备的加厚棉内衣,他又额外留下了两双加厚的羊毛袜,以及系统刚刚奖励的那两对加厚羊毛护膝。在这冰天雪地里,关节的保暖至关重要。
最后,是那瓶用普通瓶子装着的、约半斤的烈酒,以及一小包盐。烈酒可以驱寒、消毒,盐则是维持体力的必需品。
他将这些物资分门别类,用准备好的旧油布和麻绳仔细包裹、捆扎好,确保防潮、防撞,然后稳稳地塞进石缝深处,最后又用一些散落的碎石和干燥的泥土巧妙地进行伪装。除非刻意搜寻,否则极难发现。
做完这一切,他退后几步,再次审视。从各个角度看去,都看不出任何藏匿的痕迹。他这才稍稍安心。
接下来是标记。他走出洞穴,捡来三个石块做好标记。这是告诉父亲,洞内有东西。
一切安排妥当,天色已经开始变暗。山林中的夜晚来得格外早,也更加危险。
廖奎不敢久留。他最后看了一眼那个隐蔽的洞口和那棵做了标记的老树,将这里的位置牢牢刻在脑海里。然后,他迅速清理掉自己留下的脚印和痕迹(在雪地中这很难完全做到,但至少可以扰乱),重新披好雪地伪装布,如同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撤离了溪涧区域。
物资已经成功藏匿,标记也已经留下。现在,他需要尽快赶往向阳红农场,开始他明面上的“调研”工作。同时,他心中也萌生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或许,可以尝试利用空间的坐标传送特性,与留守家中的谢薇联系,甚至……寻找机会,与父母进行一次短暂的、跨越空间的“会面”?
这个念头让他心跳加速。但眼下,他必须首先确保自己的安全,以及“调研”任务的顺利完成。他辨认了一下方向,朝着向阳红农场的大致方位,再次踏上了艰苦的雪地跋涉。
捕兽洞,这个隐藏在冰封溪涧旁的废弃洞穴,此刻已然成为了连接希望与现实的、无声的桥梁。而廖奎的北大荒三日,才刚刚过去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