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无数次的失败,将作监的工匠们始终没有放弃,他们不断地尝试、改进,终于在某一天,成功试制出了第一段合格的“工”字形钢轨和与之相匹配的带轮缘的铁车轮。
这一成果让所有人都感到无比兴奋,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离实现铁路运输的梦想又近了一步。为了验证新轨道和车轮的性能,将作监决定在皇家苑囿内选择一段坡道进行测试。
这段坡道虽然不长,但坡度较大,对于新轨道和车轮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测试前,工匠们仔细检查了每一个细节,确保一切都准备就绪。
当第一辆装有铁车轮的车辆缓缓驶上“工”字形钢轨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紧张地注视着它的运行情况。车辆在钢轨上平稳地行驶着,没有出现任何意外,顺利地爬上了坡道的顶端。
这个结果让将作监的工匠们欢呼雀跃,他们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接下来,他们将继续对新轨道和车轮进行测试和改进,争取早日将这项技术应用到实际的交通运输中。
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李世民身着龙袍,气宇轩昂地亲临现场观看。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那辆四轮车厢上,它装载着重物,显得有些沉甸甸的,但却被两匹骏马稳稳地牵引着,在新铺设的轨道上平稳前行。
车厢的速度明显比以往快了许多,而且在转弯时也没有出现脱轨的情况,这让在场的人们都大为惊叹。不仅如此,原本令人烦躁的噪音也变得微乎其微,车厢与轨道之间的磨损也大大降低了。
“好!”李世民难掩兴奋之情,脸上露出了罕见的畅快笑容,“此乃国之利器啊!阎立德、张元,尔等功在千秋!”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回荡在空气中。
紧接着,李世民毫不犹豫地下达命令:“立即拨款扩建铁矿,增加炼焦炉的数量,以满足未来铁道建设的需求。同时,规划第一条连接长安与洛阳的正式铁道线,由将作监全面负责此项工程。”
这个消息像一阵旋风一样,以惊人的速度席卷了整个朝野。无论是朝堂之上的高官显贵,还是市井之间的平民百姓,都在谈论着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保守派们忧心忡忡,他们对传统交通方式的衰落感到痛心疾首。这些人习惯了旧有的交通模式,对于新的变革感到无所适从。他们哀叹着传统交通方式的逝去,认为这是对祖宗成法的一种亵渎。
然而,与保守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务实派们的反应。他们对这个消息欢呼雀跃,对大唐的交通革命充满了期待。这些人看到了新交通方式带来的巨大潜力和机遇,相信它将给大唐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
就在这一天,大唐的交通革命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这一步,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具有深远的意义。它象征着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来临,一个充满创新和变革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