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内,箫承衍眉骨下压,许久,这才沉声开口。
“你是说,那书店老板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女子,还会法术?”
说话间,语调带上了几分被戏耍的愠怒,“太傅,子不语,怪力乱神。”
“您可是我大邺的儒学大家,名师重臣,怎可胡言乱语。”
马太傅急忙拱手行礼,“陛下,微臣所言绝非胡说八道,那日微臣与儿子马世忠一道进入书屋。”
“原是以为那些典籍放在外面太过危险,应当交由朝廷保管,谁知世忠不仅被那女子训斥了一顿,我俩眨眼间竟然瞬间移到了屋外。”
“微臣不敢胡言,陛下可叫微臣的儿子上前问话。”
箫承衍抬手,“宣,马世忠。”
马世忠感觉一会儿就得叫他,散朝后也没走,就等在外面。
“微臣参见陛下。”
他说的话与马太傅如出一辙,这倒让箫承衍拿不准了。
莫非当真是神仙不成。
马太傅说道,“陛下可派人前往探查,不过最好态度诚恳,莫要惹恼了老板。”
两人走后,书房中只剩下两人。
箫承衍望向座位上一袭绯色官袍的男子,眉眼如画,气质清冷,漫不经心的目光看上去矜贵又意气风发。
谢家乃是世家大族,天潢贵胄,这位却是没有依靠家中的关系,参加科考,成为大邺最年轻的状元,确实有嚣张的资本。
“瑾安,此事,你怎么看?”
谢瑾安眉眼低垂,指腹摩挲手中的纸张,上面是一篇《劝学》的文章,文章着重描写了学习的重要性。
开篇提出“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通过“青出于蓝胜于蓝”“冰寒于水”等比喻,生动说明学习能提升自我,改变本性,世使人超越原有的局限。
语言精炼,逻辑严密,其蕴含的智慧深人发省。
唇角带出一抹笑,“不可否认,这些书都是好书,甚至还将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做了合理的解释。”
“以前看到螳螂吃螳螂还觉得奇怪,原是母螳螂为了补充营养,生出健康的孩子才会吃掉公螳螂。”
这不是残忍,而是为了生存和繁衍。
书上的解释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狼吃羊是为了活着,羊吃草亦是为了生存,待它们死后化为养料,反哺万物草灵,如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才维持了大自然的平衡。
倒是有意思。
不止是动物,人不也是如此吗。
物种之间以及生物内部之间都会相互竞争,只有那些能够适应环境的个体才能被自然选择留下来生存和繁衍,那些适应不了的只能淘汰。
他在谢家一路走到今天的位置,不也是优胜劣汰的结果吗。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句话说得妙极。
“陛下,带微臣先去查探一番,再回来禀告陛下。”
箫承衍挑眉,他怎觉得是他自己想看书了。
不得不说,这些书不仅有大智慧,还很有意思,等宫中事务忙完了,他也要出宫去看看。
......
今日来的人看到短短一个晚上书屋竟然大变样,惊愕万分,更加认定老板必定是个神仙。
每个人进门都不由自主朝她行礼。
点柠:“.......”
他们好像误会了什么,这样也好,省去了很多麻烦。
书店中来来往往,静谧舒适,在这样学习的环境的中连她都不好意思在玩手机,拿了一本书在柜台后静静阅读。
要是有买书的人过来或者需要什么东西,她再起身帮助。
“老板,请问除了《西游记》还有其他类似的小说吗?”
要不说猴哥是国民顶流呢,西游记一经推出,便获取了无数粉丝,书架上的存货成册成册被人买走,出借的也是最多的,还好上了书架后可以自动补货。
否则光是搬书她就要累死。
“还有《聊斋志异》《封神传》都是神话志怪小说,你可以看看。”
“好,多谢老板。”
点柠看看手中的《霸道王爷爱上我》,摸摸下巴,除了古典小说,或许可以上一些狗血小说,看的人肯定多。
她上学的时候就爱看。
墨竹书院,几乎人人都在讨论西游记的内容。
“我昨夜一晚没睡,看到了高老庄收服猪八戒的故事,哈哈,孙悟空竟然变成了高小姐把猪八戒耍的团团转。”
“后面我还没看,反复刷齐天大圣大闹天宫,看得我是热血澎湃,差点把房子拆了。”
“难怪今日你脸颊红肿,眼圈乌青,不会是被你爹揍了吧。”
“你咋知道。”
“......”
“敢嘲笑你爹,呔,吃俺老孙一棒。”
陈斯年听他们热火朝天的讨论,同为热血少年,实在没忍住上前询问。
“就是这本西游记,可好看了。”
陈斯年翻看了几页,确实有趣,不过让人心惊的是桌面上的四书五经,几乎人手一本。
“这,也是在书店买的?!”
“对,除了这些,里面还有很多有趣的书,”聊到书店他们的话明显多了起来。
陈斯年越听越心惊,这些书不仅可以免费观看,还可以里面待到戌时,老板也不会赶人走。
甚至这样的典籍还可以外借,押金只要十文。
真的会有这样的地方吗。
下学后,陈斯年第一次没有待在学堂自习,跟着同学们一起去了书店。
进店后,在门外还聊得热火朝天的人一进门都自觉安静了,去到书架前自己找书看,找到书再去座位上低头阅读。
书店的人不少,阅读区的位置坐满了大半,但无一人喧闹,耳边只有轻微悦耳的莎莎翻书声和落笔声,凉爽的空气中飘来淡淡墨香,一点也熏人,也没有小二一个劲念叨,只感到放松舒适。
陈斯年走到书架前,各种书籍分类整齐排好,从侧面就能看清楚看到书名,需要什么自己拿就行。
书本放在手里沉甸甸的,纸张洁白顺滑,字迹清晰干净,比夫子用的书还要好上许多。
《淮南子》。
【美之所在,虽污辱,世不能贱:恶之所在,虽高隆,世不能贵。】
鼓励人要坚守内心的美好品质和道德准则,不被外界的困难,挫折,和诱惑所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