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廿八的清晨,蝉鸣初起,莲塘里的荷尖已舒展成半尺高的荷叶,更让人欢喜的是,十几株荷叶茎秆顶端,冒出了鼓鼓的荷苞——青绿色的花萼裹着粉白的花瓣尖,像害羞的姑娘藏在碧叶间,风一吹就轻轻晃动,仿佛下一秒就要绽放。
蓝念安天刚亮就揣着小本子往塘边跑,本子上画着每天记录的荷苞生长情况:第一天冒尖时像颗小青豆,第三天鼓成小灯笼,今天已有拇指粗,隐约能看到花瓣的纹路。“娘!荷苞又长大了!春芽旁边的那个都露粉了!”他蹲在塘埂边,指着最开始冒尖的荷苞喊。
江念卿提着竹篮走来,里面装着刚采的茉莉花和新蒸的米糕——今早摘茉莉花时闻到塘里的荷香,特意多蒸了块米糕,要和孩子们在塘边吃。“可不是嘛,这荷苞长得快,再过十天就能开了。”她把米糕递给蓝念安,“小心点别碰着荷苞,花瓣嫩得很,碰坏了就开不了花了。”
蓝承宇扛着木杆走来,杆头绑着个小网兜,是用来清理荷叶上的蚜虫的——昨天发现几片荷叶上有蚜虫,今早特意来除虫。“爹说蚜虫会吸荷叶的汁,得早点清理,不然会影响荷花开。”他站在塘埂上,小心翼翼地用网兜拂过荷叶,生怕碰掉荷苞。念莲丫头怀里的莲娃娃换了身粉白的花衣,裙摆上绣着半开的荷花,她把娃娃放在荷苞旁的石头上,小声说:“娃娃等你开花,开了花咱们一起玩呀。”
没过多久,蓝思追、金凌和蓝景仪就来了。蓝思追手里拿着个喷壶,里面装着稀释的肥皂水,用来除顽固的蚜虫;金凌提着个陶罐,里面装着刚熬的糖水,打算涂在荷苞周围的荷叶上,吸引蜜蜂来传粉;蓝景仪背着“莲塘记”,还带了盒新的粉白颜料,要把荷苞缀塘的模样画下来。“今年的荷苞比去年多了五株,”蓝思追笑着说,“春天除浮萍、施鱼肥没白费,荷苞长得又多又壮。”
众人很快忙活起来。蓝思追和蓝承宇除蚜虫,金凌和江念卿给荷叶涂糖水,三个孩子则围着荷苞打转。蓝念安拿着小本子,凑近荷苞仔细画:花萼的纹路要画得深些,花瓣尖的粉色要淡些,还要画片小荷叶挡着荷苞的一半,才显得真实;念莲丫头把茉莉花别在荷苞旁的荷叶上,说是要给荷苞戴花环;蓝景仪则坐在塘边的柳树下,笔尖飞快地勾勒——碧叶层层,荷苞点点,粉白的花瓣尖藏在青绿间,屋檐下的燕子时不时掠过塘面,衔着虫儿飞回巢,画面满是夏日将临的生机。“这是‘荷苞缀塘’图,”他边画边说,“等荷花开了,再添上蜜蜂和蝴蝶,就更热闹了。”
正画着,忽然有只燕子俯冲下来,掠过荷苞旁的水面,叼走了一只停在荷叶上的小飞虫,翅膀扫过荷苞,花萼轻轻晃了晃,露出更多的粉白花瓣。“燕子在帮咱们护荷花呢!”蓝念安兴奋地跳起来,“它也知道荷苞要开花,帮咱们捉虫!”
蓝思追点头:“燕子和荷花是老相识了,每年荷花开时,燕子的孩子也刚好孵出来,到时候小燕子会落在荷叶上歇脚,可有意思了。”金凌也笑着补充:“去年有只小燕子还差点掉进塘里,被魏前辈用手接住了,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好笑。”
中午时分,蚜虫除得差不多了,荷叶也都涂好了糖水。江念卿把茉莉花撒在装米糕的盘子里,荷香混着茉莉香、米糕香,飘满塘边。众人围坐在柳树下吃米糕时,蓝景仪拿出“莲塘记”,翻到新画的荷苞图,让大家在旁边写句对荷花的期待。
蓝思追写的是“荷苞满塘,静待花开”;金凌写的是“燕语伴荷香,今夏更悠长”;江念卿画了只小燕子落在荷叶上,旁边写着“愿荷开满塘,燕语绕梁长”;蓝承宇写的是“等荷花开了,要摘最大的莲蓬给妹妹吃”;念莲丫头画了个莲娃娃坐在荷苞上,歪歪扭扭写着“娃娃等花开”;蓝念安最认真,他画了朵全开的荷花,旁边写着“希望春芽旁边的荷苞先开花,开得最大最香”。
午后,阳光暖融融的,蜜蜂循着糖水的甜味飞来,在荷苞周围的荷叶上打转,偶尔停在花萼上,像是在和荷苞打招呼;屋檐下的燕子更忙了,时不时叼着虫儿飞回巢,巢里传来小燕子细细的叫声。蓝念安和念莲丫头坐在柳树下,数着塘里的荷苞;蓝承宇帮着蓝思追收拾工具;蓝景仪则继续完善“荷苞缀塘”图,给荷苞添了层淡淡的粉晕,让画面更显灵动。
傍晚时分,夕阳把塘水染成橙红色,荷苞在余晖里泛着粉光,像撒在碧叶间的粉宝石。蓝念安舍不得走,拉着江念卿的手说:“娘,明天我还要来,看看荷苞开没开,小燕子有没有长出羽毛。”
夜里,蓝念安躺在床上,手里攥着片晒干的荷花瓣,梦里全是莲塘的景象:荷苞全绽放了,粉色的、白色的荷花满塘都是,蜜蜂和蝴蝶在花间飞舞,小燕子落在荷叶上叽叽喳喳地叫,众人坐在塘边赏荷,魏前辈和蓝二前辈也来了,蓝二前辈弹着琴,魏前辈拿着莲蓬,笑着把新鲜的莲子递给孩子们……
窗外的月光洒在塘面上,荷苞在夜色里悄悄积蓄力量,燕子在巢里轻轻呢喃。它们知道,再过几天,莲塘就会满是荷香,而守护着这片莲塘的人,也会在荷香里,迎来最热闹的夏天。那本“莲塘记”上,荷苞缀塘的画面旁,早已记下了春日的期待,等着荷花开时,再添上“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绝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