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车间主任肯定都会好好表现!”
“到时候,挑选几个表现好的,不就行了么?”
“在这个过程中,咱们工作也捋顺了,人才也提拔出来了。”
“最后,表现优越的,你和部里领导再确认,谁来担任这个厂长比较合适。”
“定型之后,哪怕到时候这个厂长大家轮番做,也乱不了。因为每个副厂长都会负责各项事务,每个环节都有衔接。”
经过刘建设这么一说,赵良义也有了方向。
他深深的看着刘建设,“你小子,真的只有二十出头么……”
“竟然懂得这么多,想的比我还透彻……”
刘建设嘿嘿一笑,“可能这就是天赋吧……”
赵良义感慨道:“难怪蔡副部长这么器重你,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尽管跟我说,我这边尽可能的会支持你。”
“杨宏峰心术不正,他做了错误的选择,虽然对轧钢厂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可用你刚才的话来说,这也是轧钢厂的一次转机。过了这个坎,轧钢厂就会发生蜕变。”
刘建设说道:“既然赵书记你都这么说了,那我还真有话要说。”
赵良义笑了,“你还真是不客气,还有什么话尽管说。”
“生产副厂长我这边有个合适的人选,这段时间里可以委以重任,重点观察。”
赵良义说道:“你小子有话就直接说,甭试探我了。我要和杨宏峰一样的话,刚才也不会让你跟我说这么多了。”
刘建设嘿嘿笑道:“王康康也是个有魄力,有远见,有城府的人。”
赵良义又是忍不住点了点头,“的确,康康的确是个不错的人选……他的魄力,城府,还有运气都很不错。”
王康康为什么在前段时间跳出来,和杨宏峰站在对立面。
赵良义也是老狐狸,自然也是能够想到一些的。
当时王康康能做出这样的抉择,也就说明,王康康的确很有魄力,以及远见。
这样的人以后担任生产副厂长,是绝对绰绰有余的。
“至于别的车间主任,我接触的也不多,也不太好说话。”
“再一个就是王志银,他的年纪虽然大了一点,学历低了一点,可老王的执行力是真的可以。前段时间我给他安排的事儿,他都能有条不紊的落实到位。”
赵良义笑道:“那你是在跟我引荐王志银呢,还是就单纯的夸夸他?”
刘建设笑道:“王康康我是真的推荐。王志银,我只是客观的说出我对他的评价来。”
“赵书记,毕竟我也只是一个二十来岁的毛头小子,城府也好,阅历也罢,各方各面的,也肯定没有你考虑的全面。”
“你小子就别搁这儿捧我了,要不是你跟我说这些,我这会儿还大脑发胀,头昏眼花。”
赵良义沉吟了片刻,又道:“那你还有什么补充的?”
刘建设:“……”
他看了一眼赵良义,发现赵良义并不像开玩笑。
刘建设说道:“不补充了,没了,没了。”
【叮!拒绝成功,触发奖励:21世纪生产管理经验(高级)】
我勒个?
刘建设是真没想到,系统竟然又奖励了高级的生产管理经验。
这是干什么?
要他跟赵良义毛遂自荐,说自个儿也适合当生产副厂长?
得了吧……
脑袋里是非常庞大的生产管理经验,非常全面。
和有许多,并不适合现在的轧钢厂。
刘建设得根据轧钢厂的状况,根据现在这个年代的状况,重新树立一遍。
到那个时候,才能继续给赵良义最有用的建议。
现在……
“你最先说的是不补充了!那肯定还有想法,你就说吧!”
刘建设一脸认真道:“那我可真就说了!咱们大夏自古以来就讲究个人情世故。”
“接下来,会有一些人升职,那么也就会空出来一些岗位。咱们应该选拔出最优秀的人才,而不是根据人情世故来选拔。”
李怀德主管后勤,人事科自然也在其中。
后续,等李怀德当上了副厂长后,生产上的事情也会去接触一些。
到时候自然而然的,就会有人去找李怀德。
李怀德也是个讲人情世故的人,有时候,哪怕他是后勤负责人,可也有由不得拒绝的时候。
刘建设这会儿把这个事儿给说出来,也算是提前给李怀德找个后盾。
李怀德真为难的时候,直接把难题甩给赵良义就行了。
赵良义点了点头,“这点的确如此!这件事儿我会跟李副主任好好沟通的。”
兴许知道刘建设接下来也不会再说些别的提议,赵良义也没有再继续问下来。
而是开始细细回想起那些生产车间主任,哪些和王康康一样优秀,是值得委以重任,值得培养的。
不知不觉间,小车停在了办公楼门前。
“赵书记,我就先去二号钳工车间了,你这边有啥事儿了,来二号钳工车间。”
赵良义点了点头,“行,这件事儿是当前最重要的事情,就靠你了!”
翻砂车间关乎着后续的生产计划,一定要尽快恢复运作才行。
刘建设并未直接去二号钳工车间。
而是先回了一趟办公室,拿了风扇叶的图纸,这才去了二号钳工车间。
到了二号钳工车间后,就发现,已经有一群人在他的工位等他了。
王康康赫然也在其中。
王康康虽然正在和这些钳工聊着天,可目光一直盯着车间门口。
这会儿看到刘建设后,“刘副主任来了,你们稍微在这里再等一会儿,我有点事儿要跟刘副主任说一下。”
和众人打了个招呼后,王康康就快步向着刘建设走去。
“走,到我办公室里说。”
二人直接进了办公室后,王康康就问道:“老弟,我听说你今儿一大早就和赵书记一块儿出去了?”
王康康的直觉非常敏锐。
早上来了以后,并未看到刘建设过来。
等了十多分钟也没看到刘建设,他就去了一趟隔壁一号钳工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