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已经微微亮了,东方的天空被染上了一层淡淡的橙红色。
阿瑶的房间里,一缕柔和的晨光透过半开的木窗,洒在她圆嘟嘟的小脸上。
“啊,好舒服。”
阿瑶伸了个懒腰,又在床上欢快地打了个滚,懒洋洋地伸展着身体。
揉了揉眼睛,才睡意朦胧地坐了起来。
“阿瑶,乖徒儿。”
浑厚的声音在耳边浮起,阿瑶瞬间从迷糊中清醒过来。
坐起身,目光循声望去,摆放在床头桌上的玉佩发了淡淡的光芒,仿佛有生命般轻轻颤动。
“师父!”
阿瑶惊喜地喊道。
昨晚睡觉前,她曾试图与师父沟通,但当时玉佩并无任何反应。
“师父,我昨晚喊你,你没有回应。”
她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委屈,仿佛是个等待大人回应的孩子。
“哦,昨晚为师在闭关练功,进入了深度冥想状态,未能及时回应你,是为师的不是。”
玉佩中的声音带着歉意。
“师父,今日我会和阿爹去镇上卖灵芝,卖的钱给阿娘买药。”
阿瑶的嘴角很开心地微微上扬,控制不住的高兴,她甚至觉得今日清晨照进屋里的光,都比以往更亮了些。
“真是个好孩子。” 玉佩中传来药老的夸赞。
阿瑶打开房门,神采奕奕的走了出来。
“阿瑶,快来吃饭。手上的伤好些了吗,还痛不痛?”
林氏正从厨房端出一碗热气腾腾的小米粥。
“阿娘,手上的伤好的差不多了。”
阿瑶边说边举起自己受伤的左手,上面有一道淡淡的疤痕,但已经几乎痊愈,不影响她的日常生活了。
林氏闻言,微微放心,还是忍不住再次叮嘱道:“等会,再给你换些药。记住这几天可不能碰水,免得伤口感染了。”
“知道了,阿娘。”
阿瑶坐在桌子的一侧,手上拿着一个白胖胖的大馒头,乖乖地点头。
“阿娘,等灵芝卖了,我们就能给你买最好的药,你的病很快就会好了。”
当然,最主要的是药老的丹药。
但是不能明晃晃的拿出来,会引起爹娘的怀疑。
毕竟,如此珍贵的丹药,绝非普通人家能有的。
阿瑶心中暗自盘算,等灵芝卖了钱,自己就可以谎称是用这些钱买来的丹药。
这样一来,既能让阿爹阿娘安心,又能让阿娘的病得到很好的治疗。
“阿瑶真懂事,阿娘有你这个女儿,真是前世修来的福分。”
阿瑶笑了笑,心中却有些愧疚。
自己的这个谎言虽然出于善意,但终究还是欺骗了阿爹和阿娘。
吃完饭,阿瑶便跟着沈良一起去镇上。
沈良背着一个大背篓,里面装满了各种晒干的药材。
阿瑶则很小心地抱着一个装有灵芝的小竹篮。
“阿瑶,灵芝一定要放在最里面,别让人碰到了。”沈良叮嘱道。
阿瑶点了点头,白皙的小手调整着灵芝的位置,将它们放得更稳一些。
走到村口,赶牛车的沈大爷满脸笑意,眼角的皱纹都挤到了一起。
“阿瑶,今天和你阿爹去镇上卖药材?”
“嗯。沈爷爷。” 阿瑶乖巧地回答着。
青禾村,离竹溪镇镇上有一些距离,每次去镇上,村里的人基本都是坐着村里沈大爷的牛车去的。
牛车看起来有些破旧,木板上的漆早已经斑驳,车身的木板拼接处还透着缝隙,车轱辘也显得有些磨损。
可在村民们眼里,它是去镇上的重要工具。
今日去镇上的人有点多,大家像热锅上的蚂蚁,挤做一团。
阿瑶把小竹篮抱的更紧了,很怕里面的灵芝被挤坏。
见时辰不早了,沈大爷清了清嗓子,双手熟练地握住缰绳,准备甩起鞭子,赶着牛车去镇上。
“大家坐好喽。”
“等等,沈爷爷。”
一道清灵略带急促的声音从后面传来。
阿瑶坐在牛车上,看见一道熟悉的少女身影,正急匆匆的朝着牛车的方向跑来。
原来是阿妍。
阿妍,是村子里里正的女儿,比阿瑶大一岁,两人从小玩到大,也经常一起去村子后边的山上采药。
“阿妍。”
阿瑶伸出手,一把将气喘吁吁的阿妍拉上了牛车。
阿妍也背着一个竹篓,只是里面空空的。
“你怎么现在才来?差点就赶不上了。”
阿妍喘了口气,“家里有点事耽误了,幸好还是赶上了。今天镇上有大集,我去凑凑热闹。”
转头对着前方的沈良,阿妍笑嘻嘻喊道:“沈良叔。”
她的声音中带着尊敬。
沈良笑着点了点头。
阿妍和阿瑶一起长大,她经常到阿瑶家里玩,沈氏夫妇也都很喜欢她。
“阿瑶,等你卖完药材,我们在镇上逛一逛。我想吃镇上的桂花糕了。”
竹溪镇上的林记糕点铺,是很有名的,里面的点心都很好吃,阿瑶也喜欢吃那里的桂花糕。
之前家里收入不好,阿瑶也只能很久才吃到一次。
阿瑶望了望沈良,“阿爹,可以吗?”
沈良看着女儿期盼的眼神,笑呵呵的说道,“傻孩子,去吧。等卖完药材,你和阿妍一起去玩玩。”
“知道了,谢谢阿爹。”
一路上,阿瑶和阿妍兴奋地讨论着等会儿要买些什么、玩些什么。
牛车上的人,也都被两个小姑娘身上的兴奋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