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事?”娄父一听,神情立即严肃起来。
曾经作为大商人的直觉让他敏锐察觉到何雨柱可能遇到了难题。
“《飞》创刊号首印数量太少,”
“五万册已经全部售空。”
“我们需要紧急加印,”
“我估计至少还要加印三十万册。”
何雨柱大致估算了一下。
“娄世伯,我知道您和不少印刷厂老板交情不错,”
“希望您能帮忙联系他们,”
“请工人加班加点,最好能连夜赶工。”
“至于价钱方面……”
何雨柱还没说完,娄父就打断了他:
“小何,你尽管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
娄父毫不犹豫,一口答应下来。
大商人就是大商人,办事果然靠谱。
何雨柱心想,娄父确实比杨厂长更靠得住。
在商界历练过的人能力确实不凡。
“不过加印三十万确实少了。”娄父稍作沉思。
“你可能还不清楚,鸽子市上你们的杂志已经被炒到了三块钱一本。”
娄父的话让何雨柱吃了一惊。
这个年代的黄牛竟如此猖獗?
何雨柱向来最讨厌黄牛这个行当。
他们扰乱市场,低买高卖,用尽手段牟利。
“早知道就该定价一块钱。”何雨柱在心中暗骂杨厂长。
利润都让黄牛赚走了。
不过何雨柱并不在意这笔钱,反正也落不到他的口袋。
关键是绝不能让黄牛得逞。
“你们不是喜欢囤货吗?我就让你们囤个够!”
何雨柱神情严肃地看着娄父,坚定地说道:“三十万确实太少!”
“直接加印一百万册吧!”
071 轰动全城
一百万册是什么概念?
即便《飞》只卖三毛钱一本,一百万册全部售出也能带来三十万的收入。
在这个“万元户”都稀少的年代,三十万堪称天文数字。
而这仅仅是《飞》创刊号的销售额。
当时京城的常住人口不过七百多万。
这意味着,若不考虑重复购买,每七个人中就需要有一人购买,才能消化这一百万册。
娄父听到何雨柱提出一百万册时,颇感意外。
年纪轻轻的何雨柱竟有如此胆识。
若这一百万册滞销,哪怕只积压十万本,轧钢厂杂志社都可能瞬间垮掉。
杨厂长绝不会为何雨柱担责。
最终承担损失的只能是何雨柱自己。
“小何,你真的决定加印这么多吗?”娄父再次确认。
“我确定。”
“杨厂长能联系的印刷厂规模有限,这两天最多加印几万本。”
“主要还得靠您帮忙。”何雨柱镇定自若。
“好。”娄父见何雨柱如此有信心,不再多言,起身去联系印刷厂的朋友。
娄晓娥这时凑到何雨柱身边。
“柱子,一百万是不是太多了?”
“我们毕竟是新杂志,还是科幻类的。”
娄晓娥对《飞》很有信心,但首印百万册的压力实在太大。
“别担心,一切有我。”何雨柱已成竹在胸。
这个时代的人难以想象,一旦某样事物真正火爆,其市场价值和影响力将何等巨大。
何雨柱估算过,五万册创刊号半小时售罄,鸽子市价格炒至十倍以上,证明市场缺口仍有数十倍之多。
……
一小时后,京城所有印刷厂全力运转,工人全员投入生产。
一本本《飞》杂志被快速印制出来。
各大书店迫不及待,直接到印刷厂提货。
大书店借来货车整批运输,小书店则靠人力或自行车搬运。
尽管交通不如后世便利,凭借《飞》的影响力,京城各大书店迅速重新上架大量杂志。
而此时,鸽子市中囤积《飞》杂志的黄牛们欲哭无泪。
凭借这些人的过往经验,书籍一旦缺货,不可能这么快就补齐。
于是他们囤货惜售,一心等着《科幻世界·飞》创刊号涨到五块甚至十块才肯出手。
实在是 ** 。
“完了!全完了!”鸽子市里,一个黄牛瘫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他把全部身家都押在了囤积《科幻世界·飞》创刊号上。
手里压了上百本,全是以两块高价收来的。
整整两百块钱,是他至今所有的积蓄。
这样的黄牛在鸽子市不止一个,
也不止这一个鸽子市里有崩溃的黄牛。
谁也没想到,第三轧钢厂出版社竟如此厉害,
补货和铺货的速度完全是国家队级别。
新桥新华书店里,
放学回家的于海棠常会顺路来这家书店逛逛。
偶尔买几本喜欢的书,
更多时候只是看看。
她家境普通,上有姐姐下有弟弟,父母工资有限,
零花钱并不多。
有时姐姐于莉会悄悄塞给她一点。
这次,于海棠攥着五毛钱,准备来书店买书。
一走进门,她就惊讶地张大了嘴——
书店里人头攒动,她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热闹的场面。
更让她吃惊的是墙上贴的宣传海报:
《科幻世界·飞》?
人类的未来是宇宙?
这是什么书?是杂志吗?
于海棠满心疑惑。
她平时爱看历史书,对“科幻”概念很模糊,几乎没接触过。
出于好奇,她还是挤进了人群。
书架摆满了《科幻世界·飞》杂志,
封面和海报一样,神秘又高级。
于海棠从没见过书店里摆这么多一模一样的书,
整整齐齐,景象十分壮观。
出版社:第三轧钢厂
主编:何雨柱
副主编:娄晓娥
校对:冉秋叶
于海棠拿起一本,无意间瞥见了这些信息。
“何雨柱?这不是雨水的哥哥吗?”
“还有晓娥姐和秋叶姐!”
“这本杂志竟然是他们办的?”
她下意识屏住呼吸,快速翻阅内容。
除了精美的插图,
最吸引她的是那篇《飞向月球》。
不得不说,娄晓娥贡献不小,
《科幻世界·飞》的第一批忠实女读者,正是作家大柱子培养起来的。
“不行,我得买一本回去!”
读完《飞向月球》,于海棠立即决定购买。
但看到封底标价三毛,她又犹豫了。
“三毛钱,真的好贵啊……”
就在她迟疑的片刻,书架上的杂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
不断有人来买,还有人一次带走两三本。
于海棠知道不能再等,再等就没了。
她掏出紧握的五毛钱,买了一本《科幻世界·飞》创刊号,
转身就朝何雨水住的四合院跑去。
一路气喘吁吁跑到何雨柱家,
何雨水放学在家,正等哥哥下班做饭。
“雨水!你怎么还在家啊!”
于海棠门也没敲,直接推门冲了进去。
“海棠,你怎么来了?”何雨水疑惑地看着神色匆匆的于海棠。
于海棠难以置信地反问:“你还没听说吗?你哥哥他们办的杂志《飞》火遍全城了!”
何雨水望向于海棠手中的杂志,她之前见过试刊号,但一向对阅读兴趣不大,更偏爱刺绣和布娃娃。
“你哥哥很快就要成名人了!”于海棠激动地说,“你们家就要发达了!”她敏锐地察觉到这本杂志将为何雨柱家带来巨大改变。
何雨水这才似懂非懂地反应过来。
与此同时,阎埠贵刚从学校回来,路上就听到人们都在讨论《飞》这本杂志。
作为小说爱好者,他尤其钟爱科幻题材。
当他在书店看到宣传海报时,立刻花三毛钱买了一本。
回到家,阎埠贵小心翼翼地取出杂志,迫不及待地阅读起来。
《流浪地球》的故事让他一口气读完,却意犹未尽。
当他看到作者署名时,不禁愣住了——何雨柱。
阎埠贵急忙翻看其他文章,发现除了翻译作品外,主要作者只有何雨柱和\"大柱子\"。
杂志扉页上更明确标注着主编何雨柱、副主编娄晓娥,出版社则是第三轧钢厂出版社。
这一切证据让他不得不相信,这个何雨柱就是他认识的那个人。
阎埠贵并非第三轧钢厂的职工,也不清楚何雨柱最近已经调到轧钢厂旗下的杂志社担任社长。
当《飞》这本杂志出现在他眼前时,他感到无比惊喜。
可发现杂志居然是由他一直认为没多少文化的何雨柱编纂的,
阎埠贵一时难以接受这个事实。
一个厨子,写对联、书法好也就罢了,
可以看作是个人兴趣。
但写科幻小说、办杂志,
还火遍了整个京城,
这简直太魔幻了。
对阎埠贵来说,这几乎颠覆了他长久以来的世界观。
“老婆子,快来!”
“快把解成给我叫来!”
阎埠贵眼珠一转,心想如今何雨柱今非昔比,将来必定大有作为。
现在示好或许有点迟,
但毕竟同住一个院子,他还是院里的三大爷,
阎埠贵觉得还有机会挽回关系。
“什么事啊?没看见我正在炒菜吗?”
“饭马上就好,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