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小林已经完全沉浸在剧集营造的灼热、压抑又充满悬念的氛围中。更令人惊喜的是,这种制作水准贯穿全剧——精致的构图、考究的色调、行云流水的运镜,每一帧都保持着电影级别的质感。若非显示器尺寸限制,简直恍若观赏院线大片。
乐时网\"对标美剧\"的口号果然不是空谈,确实拿出了真材实料。不过制作精良只是基础,故事内核才是关键。《心理罪》首日更新的两集虽仅有六十分钟,却已牢牢抓住小林的注意力。\"强尖城市吸血恶魔\"等突破传统的罪案元素轮番登场,带来强烈的新鲜感。
看到第二集时,小林早已将做笔记的初衷抛诸脑后,全神贯注地推敲凶手特征。直到片尾预告响起,他才发现笔记本上只零星记录了几行字。看来需要明日重看补记——等等,作为尊贵会员不是可以抢先观看吗?
点开播放列表,小林会心一笑。当初误购的年卡总算派上用场,索性一口气追完剩余剧集,笔记留待明日再补。
与《灵魂摆渡》的慢热不同,《心理罪》凭借前期积累的观众基础与强势宣传,甫一上线便引爆全网。首周四天播放量突破五千万,次周更新后更以破亿成绩刷新平台纪录。微博热搜榜上,《心理罪》力压《风中奇缘》,仅次于年度爆款《古剑奇谭》与口碑佳作《战长沙》。\"心理罪破亿超级网剧\"等话题更跻身热搜行列,对悬疑题材而言实属难得。
在亮眼的数据面前,先前那些嘲讽\"乐时网的超级网剧就是忽悠人剧还敢碰瓷美剧\"的声音渐渐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铺天盖地的蹭热度内容,各类公众号和视频平台涌现出大量相关讨论:
\"我的变态朋友正在追《心理罪》\"
\"深度解析《心理罪》:每个人都是潜在的精神罪犯\"
\"年度网剧排行,《心理罪》意外跌出前二\"
\"从《心理罪》爆红看网剧市场的投资机遇\"
......
各行各业的自媒体都在绞尽脑汁地往这部剧上靠,试图打造爆款内容。事实证明这种蹭热度的策略确实有效,相关内容的点击量居高不下——当然,那些耸人听闻的标题功不可没。
作为悬疑题材,这部剧天然具备讨论热度。在众多解读文章的推波助澜下,观众们开始深挖剧中埋藏的细节:男主角方木的过往创伤、女主角为何在盛夏裹着厚围巾、犯罪心理学对破案的真实作用......
这些话题在各大平台的评论区引发热烈讨论。随着剧情不断反转,观众的讨论热情持续升温:
\"求大神解答,女主到底死没死?\"
\"肯定死了!注意看话剧散场时救护车上的鞋子,和女主表演时穿的一模一样。\"
\"我就觉得奇怪,一个大学生怎么能参与案件侦查,吃饭时总是站在男主身后,原来是幻影。\"
\"方木太惨了,孤儿出身,朋友同学接连遇害,连女友都是幻影。\"
\"编剧太狠了!我还以为至少有女友陪着,结果最虐的就是这条线。\"
\"后续还会有女友的戏份吗?这个姐颜值很能打啊。\"
\"同感,颜值确实高。\"
\"求编剧别让女友下线,给男主留点希望吧。\"
\"你是真心疼男主?我都不好意思拆穿你!\"
......
剧集走红后,最先受益的自然是演员阵容。
《心理罪》的主演多为新人,资历最深的王泷正此前人气也不高。但随着剧集热播,几位主演的人气直线上升。
收获最大的是男主角陈若轩,\"方木\"这个兼具天才属性和悲惨经历的角色对女性观众极具吸引力,使他迅速积累了大量粉丝。
拍摄《灵魂摆渡》时他只是\"红衣学姐\"单元的配角,并未因此获得太多关注。但《心理罪》尚未完结,他的粉丝数已在短短一月内突破数万。
虽然与那些动辄涨粉数十万的流量明星相比不算多,但要知道他当时并无经纪公司运作,更不存在\"僵尸粉\",每个新增粉丝都是真实存在的。
王泷正则凭借\"刑警队长邰伟\"这个痞帅角色收获不少喜爱。他兴奋地告诉孟浩,有次外出竟被路人认出,对方喊着\"邰队\"——这是他第一次在戏外听到有人说认识自己。
这位老哥激动得非要拉孟浩喝酒致谢,醉醺醺时拍胸脯保证以后随叫随到,片酬随便给。要不是弧光影视暂未开展经纪业务,孟浩真想趁机签下几份\"卖身契\"。
作为女主角的李依桐本应同样走红,可惜在这部男性向剧中,她的角色虽关键却缺乏记忆点。随着剧情推进,女主死亡 揭晓后戏份锐减,导致她未能获得预期热度。
不过对新人李老板来说已心满意足。她隔三差五就联系孟浩,询问是否在京北,想请他吃饭表达谢意。孟浩确实在京北,但眼下无暇赴约——《心理罪》还剩半月收官,他必须解决悬而未决的结局问题。
乐时网高层会议室内,刘军笑容满面地将一份文件递给孟浩:\"孟老弟,《心理罪》的亮眼数据可算为我们文娱部门争了口气。\"
数据显示:《心理罪》播出一个月总播放量突破5亿,刷新了《灵魂摆渡》保持的站内纪录,正向《匆匆那年》6亿的网剧纪录冲刺。以目前增速,收官前超越并非难事。
付费会员数同样表现抢眼。年初\"灵摆\"开播时全站付费会员仅150万,如今已突破400万。弧光影视的两部作品对此功不可没——期间乐时网其他自制剧皆反响 ,无一能与之比肩。
这很合理,视频平台既需要高端精品,也离不开大量常规剧集。乐时网作为行业巨头,不可能只依赖弧光影视一家供应商。
单从产量来看就很明显——孟浩辛苦耕耘近一年,也只完成了两部半作品。更关键的是,缺乏爆款作品始终是压在刘军和影视文娱部心头的大石。
\"公司内部也存在部门竞争?\"孟浩饶有兴致地询问。
\"职场如战场啊。\"刘军感慨道,\"别把大企业想得太简单,内部争斗的激烈程度可不比对外竞争逊色。\"
经过一年多的合作,刘军已把孟浩视为可以交心的伙伴,才会透露这些企业 。严格来说,刘军隶属乐时影业而非乐时网总部。
乐时影业原本专注电影领域,直到孟浩携《灵魂摆渡》说服甘微投资,这部网剧的成功掀起行业风潮,促使乐时网开始重视原创内容。为此,贾老板从影业抽调人手组建影视文娱部,专门负责平台内容生态建设。
集团层面这无可厚非,但对具体员工而言意义重大。新部门虽属影业体系,实际对接网站业务,相当于从电影板块切走一块蛋糕。更棘手的是,网剧项目会挤占影业的预算资源,加剧了内部竞争。
这种背景下,当刘军团队接连几部网剧反响 时,难免遭受冷嘲热讽。所幸《心理罪》的亮眼表现让他扳回一城,在会议上终于能挺直腰板反击电影部门高管的刁难,当然这也加深了双方矛盾。
\"这种内耗没问题吗?\"经营着小公司的孟浩对此充满好奇。
\"矛盾算什么?暗箭伤人才叫精彩。\"刘军冷笑道,\"说不定老板正乐见其成呢。算了,聊点高兴的。\"他转手取出一份文件:\"听说过安乐影业吗?\"
孟浩思索片刻:“江志强的安乐影业?”
“没错。”刘军语气激动,“他们看中了《心理罪》,想原来安乐影业误以为《心理罪》版权在乐时网,联系后才知真正拥有者是弧光影视。这家老牌电影公司由江志强执掌,曾与张国师合作推出《卧虎藏龙》等经典。
“他们打算原创剧本?”孟浩问。
“对,保留Ip设定重新创作。”刘军递过文件,“这是联系人方式,你看什么时候方便洽谈。”
孟浩收好文件打趣道:“这次不怕给电影部门送业绩了?”
“格局不同。”刘军得意道,“我倒要看看他们怎么选——接受合作就得承我的情,拒绝就是放弃自家Ip。”
想到能看对手吃瘪,刘军心情大好。他主动表示会催促财务,争取年前完成《心理罪》的收益分成结算。由于弧光影视参与投资,孟浩将获得合作分成和投资回报两部分收益。
影视圈常有这样的情况:项目好不容易播出回本,却发现最初的投资方早已破产关门。
正因如此,许多制作方遇到优质项目时,仍会选择引入多方投资。不是不愿独享利润,而是单凭一己之力难以消化整个项目。
弧光影视这次能快速获得回报,得益于网剧制作周期短、资金周转快的特点。换成传统影视项目,往往要等上一年半载才能见到收益。
孟浩明白这是刘军在表达谢意。眼下他正需要用钱,能提前拿到分红再好不过。
\"那就多谢刘哥了。\"孟浩笑道:\"收益方面我信得过乐时。今天来主要是想讨论《心理罪》的结局方案。\"
刘军眼睛一亮:\"决定用哪个\"之前纠结时确实有这个想法,\"孟浩摇头道,\"但后来觉得不太合适。\"
\"怎么说?\"刘军饶有兴趣地问。他原本觉得这个创意很新颖,网剧作为新兴形式,尝试些新玩法也无可厚非。
孟浩正色道:\"网剧再创新,本质仍是影视作品,不是互动游戏。\"
观众期待的始终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是角色间的羁绊,是主角面临抉择时的反应。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些是主创设计的,但在观影过程中,观众会暂时忘记这些,将虚构世界当作真实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