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我留在办公室加班,名义上是整理政研室初期的工作思路,实则是为了避开第一波道贺的人潮。
可桌上的手机,还是像炸了锅的蚂蚁窝,铃声此起彼伏,没完没了。
“林主任!恭喜高升啊!我就说嘛,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年轻有为,前途无量!”
“林涛兄弟!不,林主任!哈哈,晚上有空吗?哥哥我做东,必须给你好好庆祝一下!地方你定!”
“林副主任,您好您好,我是教育局的小张啊,以前我们接触过,您可能不记得了……恭喜您履新!政研室可是关键部门,以后还请多指导我们工作啊!”
许多以前只是有点头之交、甚至没什么印象的科局长、乡镇长,此刻电话里的语气热情得仿佛是我失散多年的亲兄弟,言语间的恭维和套近乎毫不掩饰。
还有许多完全陌生的号码不断打入,接通后也是各种恭喜和自我介绍,希望能“结识一下”。
我握着发烫的手机,心里不免有些荒诞的感慨。虽然早有心理准备,知道提拔之后必然会面临人情冷暖的变化。
毕竟,当初我刚给张县长当联络员时,就已经初步体验过这种“热情”,但我还是低估了“24岁的县府办副科实职干部”,尤其是“政研室副主任”这个头衔,在河清县这个基层官场,所能引发的震动和“含金量”。
这不仅仅是一个职务,更是一个强烈的信号,预示着一条可能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足以让许多嗅觉灵敏的“聪明人”提前投资,趋之若鹜。
我保持着必要的客气和礼貌,对于每一个恭喜电话都表示感谢,语气谦和。
但对于那些目的明确的饭局邀请,我大多以“刚接手新工作,千头万绪,实在抽不开身”、“张县长这边还有重要材料要准备”等听起来合情合理、又隐隐点明我工作特殊性的理由,客气而坚定地婉拒了。
我心知肚明,这些突如其来的热闹和奉承,背后更多的是对权力和潜在价值的趋附,而非真心。在这个敏感的时刻,保持清醒、低调和适当的距离,远比沉浸在虚荣中更重要。
直到晚上十一点多,办公室终于暂时恢复了寂静,只剩下空调低沉的嗡鸣。
这时,手机屏幕再次亮起,独特的铃声——是张婷。
接通后,传来她温柔而带着笑意的声音:
“我们林大主任日理万机,电话总算能打进来啦?我掐着时间呢,知道你今天肯定是‘热线中心’,就没敢提前打扰。忙完了吗?赶紧回家,有惊喜等着你哦!”
听着她体贴的话语,我心头一暖,连日来的紧绷和应对各种人际关系的疲惫,仿佛瞬间消散了大半。
一直以来,张婷这种默默在背后支持、充分理解我工作性质、从不给我添乱的态度,是我在波诡云谲的县府大院中,能心无旁骛、快速成长的重要因素。
“好,马上收拾一下就回。”我柔声应道。
加快脚步回到租住的家中,推开门的瞬间,一股精心营造的温馨浪漫气息便扑面而来。
客厅只开了几盏暖黄色的氛围灯,光线柔和朦胧。餐桌上,一个精致的蛋糕格外醒目,旁边是一瓶已经醒好的红酒,两只高脚杯静静等候,烛台上跳动的火苗映衬着张婷精心布置的一切。
她显然是有备而来,穿着一件我从未见过的酒红色真丝吊带睡裙,面料柔软地贴合着她玲珑有致的身体曲线,勾勒出迷人的腰臀比。裙摆长度恰到好处,露出一双笔直修长的美腿。
她未施粉黛,脸上却带着沐浴后的红润光泽,长发慵懒地披在肩头,眼眸中含着笑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妩媚,就那样笑吟吟地看着我:
“恭喜你,林主任。”
此情此景,美人如玉,氛围暧昧。所有的语言都显得多余。
我走上前,将她轻轻拥入怀中,她热情地回应着,手臂环上我的脖颈。
接下来的时光,是彻底卸下所有面具与防备、放纵感官的沉沦与缠绵。
这一夜,在完全属于自己的私密空间里,我们毫无保留地分享着喜悦,用炽热的激情和温柔的缠绵,庆祝着这个对我而言至关重要的里程碑……
这一夜,春色无边,激情直至黎明方歇。
......
公示期平稳度过,没有任何异议。
张振国主任将我和新任政研室主任谭井川叫到了他的办公室,算是新班子的首次正式谈话。
“井川,林涛,政研室现在算是正式挂牌成立了,班子目前还空缺一个名额。”张振国看着我们,语气带着嘱托的份量。
“县长对政研室寄予厚望,希望你们能尽快把架子搭起来,把工作开展起来,真正发挥参谋助手的作用。不要搞花架子,要出实招,见实效。”
“请张主任放心,我们一定尽快理顺内部机制,围绕县里的中心工作,找准切入点,把调研和文稿工作抓实抓好。”谭井川立刻表态,态度恭敬。
我也紧随其后:“我一定配合好谭主任的工作,在做好联络服务的同时,全力投入政研室业务,绝不辜负领导和组织的信任。”
“好,具体工作你们班子内部商量着来,有什么困难及时沟通。”张振国点了点头。
谈话结束后,我正式搬出了文秘科那个靠墙的工位,拥有了政研室副主任的独立办公室。
虽然面积不大,陈设简单,但那一扇可以关上的门,本身就象征着地位和权限的本质变化。
搬入新办公室的第二天,谭井川主任就拿着文件夹,笑容可掬地来找我商量政研室的“三定”方案和干部盘子。我们俩坐在小会议室里,面前摊开着编制文件和初步设想。
政研室总共12个编制。领导职数3个,一正两副,目前还空缺一位副主任。
其余9个编制,谭主任初步设想设立4个内设科室:办公室、综合研究科、改革研究科、政策法规科(名义上都叫科,实际是股级)。
谭主任拿着方案,语气很是客气:“林主任,你是咱们政研室的副主任,又是县长身边的得力干将,见识广,思路活。对于股室设置和人员安排,你有什么想法和建议?尽管提,我们共同商量。”
我心中明镜似的。谭井川才是政研室名正言顺的一把手,人事主导权毫无疑问在他手里,这是组织原则。
我虽然年轻得势,但也不能表现得过于咄咄逼人,插手太多具体事务,引起他的忌惮。而且,我很大一部分精力还必须放在服务张县长那边,这才是我的根本和优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