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马春华建立了一种脆弱而危险的“同盟”关系后,林心大开始了她精密的操作。她像一位行走于悬崖边的饲虎者,明知危险,却依然不断地向那头饥饿的猛兽投喂名为“仇恨”的食饵,并小心翼翼地为其磨利爪牙。
她每隔几天就会去城西那个小屋“探望”马春华,每次都不空手,带些便宜的吃食、旧衣服,或者一点点零钱。东西不多,但足以让困顿中的马春华感受到一丝“雪中送炭”的温暖。更重要的是,林心大每次去,都会带来关于尹有才的最新消息——当然,是经过她精心筛选和渲染的。
“唉,我昨天去给天赐送衣服,远远看见尹有才的车停在新开的歌舞厅门口,搂着个年轻姑娘进去了,得意得很呢……”林心大会用这种看似无意闲聊、实则煽风点火的方式,刺激马春华。
“听说他又接了个大工程,赚了不少,在酒桌上吹牛,说以前那些跟着他的女人都是图他的钱,被他玩腻了就甩了,一点情分都不讲……”林心大添油加醋,将尹有才塑造成一个薄情寡义、忘恩负义的小人。
每一次,马春华都会听得咬牙切齿,眼中燃烧着疯狂的怒火,咒骂声不绝于耳。她的报复欲望被林心大持续地浇灌、催熟。
但林心大从不直接怂恿马春华去做什么。她总是扮演劝解者的角色:“妹子,你可别干傻事啊!尹有才现在有钱有势,咱们斗不过他的……你那个丈夫还在老家虎视眈眈,你要是出了事,他可怎么办?”她看似劝阻,实则是在提醒马春华她所处的绝境,暗示她除了报复,已无路可走,并将她丈夫的威胁与对尹有才的仇恨捆绑在一起。
这种高明的心理操控,让马春华在极度愤怒中,将林心大视为唯一可以倾诉和依赖的“自己人”。她开始向林心大吐露更多疯狂的念头,甚至是一些具体的、危险的计划雏形。
林心大仔细地听着,如同一个耐心的工匠,在粗糙的毛坯上寻找可用的部分。她不会采纳那些过于冲动、容易追查到自己身上的计划,但她会从中汲取灵感,并看似无意地“完善”它们。例如,当马春华提到想匿名举报尹有才偷税漏税时,林心大便会“担心”地说:“光举报恐怕不行,他上面有人……除非,能有更实在的证据,比如他那些见不得光的账本……”
她正在给这头复仇的猛虎,插上更精准、更致命的翅膀。
另一方面,尹有才的日子确实不好过。新欢的撒娇卖痴也渐渐让他感到厌倦,他开始怀念林心大在时家里的井井有条。他几次试探着想和林心大缓和关系,但都被林心大不软不硬地挡了回去。林心大越是疏离,尹有才反而越是烦躁,这种心理落差,正是林心大想要的效果。
一天,林心大从马春华那里得知了一个关键信息:尹有才为了一个新项目,正在暗中筹集一大笔资金,其中部分来路可能不正,而且他似乎非常忌惮被竞争对手知道细节。
林心大心中一动,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她需要更具体的情报。
饲虎已久,翼渐丰满。 林心大知道,离放虎归山、择人而噬的时刻,越来越近了。她需要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块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