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休憩让沈清梧意识到,若想在此世真正立足,仅凭前世积累的学识和严苛的处事原则是远远不够的。她需要真正理解并融入这个光怪陆离却又充满生机的时代,学会用现代人的方式说话、处事,甚至……生活。
这并非易事。于她而言,不亚于一场新的“修行”。好在,她最不缺的便是学习能力和自律。
她不再仅仅将手机和电脑视为工作或查阅资料的工具,而是开始真正研究它们的社交和生活功能。她让晓芸教她使用主流的社交软件,不再仅限于官方发布,而是尝试观察普通人是如何分享生活、表达情绪、进行日常互动的。
看着那些充斥着网络用语、表情包和碎片化信息的聊天记录和朋友圈,沈清梧初时颇感不适,觉得过于直白浅显,缺乏含蓄之美。但她强迫自己不去评判,而是尝试理解其背后的沟通逻辑——高效、直接、注重情绪共鸣。
她甚至注册了一个小号,偷偷关注了几个看起来积极阳光、生活丰富的普通年轻女孩,观察她们如何记录生活点滴:一杯奶茶、一场电影、一次闺蜜聚会、甚至只是路边的可爱小猫……这些她曾经认为毫无意义的事情,在她们的分享中却显得充满乐趣。
“分享……喜悦?”沈清梧若有所思。在前世,喜怒不形于色是基本修养,分享内心情感更是一种奢侈和危险。而此世之人,似乎格外热衷于表达和分享。
她也开始留意现代人的相处模式。她发现,即便在等级分明的剧组,除了工作时的指令,私下里大家也更倾向于一种相对轻松、甚至略带玩笑的交流方式,称之为“氛围”。这与宫廷中森严的等级、谨小慎微的言行截然不同。
一日收工后,道具组几个年轻人在抱怨盒饭难吃,商量着点外卖。见到沈清梧路过,其中一个大着胆子开玩笑:“沈老师,您见多识广,给推荐个好吃的外卖呗?拯救一下我们被盒饭摧残的味蕾!”
若是以前,沈清梧大概会觉得此等言行过于随意,不予理会。但这次,她停下脚步,认真思索片刻,竟真的给出了建议:“听闻东街新开一家苏式面馆,汤头据说颇为地道。或可一试。”她甚至还根据记忆里他们对口味的不同偏好,补充了一句:“李工嗜辣,可另加辣油;小王家是吴地人,应好清淡原味。”
几个年轻人顿时受宠若惊,连连道谢,气氛瞬间变得融洽热络起来。沈清梧看着他们兴奋地讨论着点哪家,心中微微一动。这种微不足道的、不带功利的互动,似乎……也并不讨厌。
她开始尝试改变一些根深蒂固的习惯。比如,与人交谈时,试着稍微放松紧绷的肩线,让语气不那么像“训导”;接受别人好意时,学着说“谢谢”而不是“有心了”;甚至,在晓芸兴奋地给她看网上搞笑视频时,她也会勉强扯动一下嘴角,试图理解其中的“笑点”——虽然大多数时候依然觉得莫名其妙。
生活上,她也不再完全依赖晓芸。她开始学习使用购物软件,自己购买生活用品。第一次独立完成下单、支付、等待快递、拆开包裹的全过程,看着那瓶自己挑选的、味道清雅的洗衣液时,她竟生出一种奇异的成就感。
她还迷上了逛超市。推着购物车,穿梭在琳琅满目的货架间,观察各种新奇的商品,比较价格,挑选新鲜食材……这种充满生活气息的、实实在在的“拥有”和“选择”的感觉,是前世难以想象的。她甚至尝试着按照手机App上的菜谱,在公寓的小厨房里,笨拙地给自己煮一碗最简单的西红柿鸡蛋面。虽然味道差强人意,但过程却让她感到一种平静的充实。
当然,适应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她依然无法理解某些过于跳跃的网络梗,无法欣赏吵闹的电子音乐,对于过于暴露或夸张的现代服饰也敬谢不敏。她试图使用社交媒体发表一些关于历史的小见解时,遣词造句依然带着难以磨灭的文言痕迹,被一些网友调侃为“沈老师穿越实锤”。
但她不再像最初那样要么无视要么冷厉反击,而是开始试着用更轻松的方式回应。比如有人调侃她“像从古画里走出来的”,她会回复一句:“画中人也需吃饭睡觉,并非不食人间烟火。”配上一个小猫表情包——这是晓芸强行给她收藏的。虽然用得生硬,却意外地拉近了一些距离,让人觉得这位“沈老师”似乎也有点“人味儿”了。
顾延之敏锐地察觉到了她的这种细微变化。他发现沈清梧似乎不再像以前那样是一块毫无缝隙的寒冰,虽然依旧保持距离,但偶尔会流露出一些属于这个时代的、鲜活的气息。
一次,他带来一盒包装精致的进口巧克力(而非以往的贵重礼物),语气随意地说:“朋友从国外带的,味道还不错,想着你们女孩子可能喜欢,顺便带一盒给你和晓芸尝尝。”
若是以前,沈清梧大概率会客气回绝。但这次,她看了看那盒巧克力,又看了看顾延之似乎努力显得“不经意”的表情,沉默片刻,竟伸手接了过来,轻声道:“多谢顾总,有心了。”
没有多余的话,但这一小小的接受,却让顾延之心中雀跃不已,仿佛看到了坚冰融化的第一道裂痕。他忽然觉得,或许……从这些微不足道的日常细节入手,比任何商业合同或宏大承诺都更有效。
沈清梧看着顾延之离开的背影,又低头看了看手中的巧克力。她并非不懂他的心思,只是……且行且看吧。当下,她更享受这种一点点探索新世界、学习新规则的过程。
她剥开一颗巧克力放入口中,甜腻中带着一丝微苦,口感丝滑,是一种陌生的、却并不令人讨厌的味道。
就像这个时代,光怪陆离,喧嚣浮躁,却也充满着勃勃生机和无限可能。
她站在公寓的落地窗前,窗外是璀璨的城市夜景。手中握着手机,屏幕上是“梧鸣阁”后台又增长的关注数和温暖的留言。
第二十四回,和光同尘。
她依然是那个来自千年前的沈执砚,骨子里刻着规整与骄傲。
但她也在慢慢学习,如何戴着现代的面具,跳一支这个时代的舞。
或许,真正的强大,不仅是能驾驭风浪,
更是能在不同的江河中,都找到自己的航向。
她微微扬起唇角。
这人间烟火,细细品来,倒也别有一番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