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兰和小玲都紧张地看着。
雷大炮看着儿子亮晶晶的、带着疲惫却又充满期待的眼睛,又看了看那勺东西,没再多问,微微张开了嘴。
二蛋小心地把那点浆糊喂了进去。
雷大炮嚅动着嘴巴,慢慢咽了下去。没什么特别的味道,就是一股淡淡的粮食味,但入口极其顺滑,吞咽下去后,胃里那股火烧火燎的灼痛感,似乎真的被这滑润的东西覆盖了一下,缓解了一丝丝。
“咋…咋样爹?”二蛋紧张地问。
雷大炮闭着眼感受了一下,缓缓点了点头,声音依旧虚弱,却带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还…还成。滑溜溜的,不那么烧得慌了…”
“嘿!”二蛋猛地一拍大腿,脸上瞬间绽放出光彩,多日的疲惫仿佛一扫而空,“我就说嘛!问题不大!瞧好吧您呐!咱这老六…啊不,咱这技术,关键时刻顶大用!”
他兴奋地转向徐兰和小玲:“妈!小妹!赶紧的,把咱家那点麦麸、玉米芯都找出来!再多弄点水!咱给我爹开个‘特供润滑剂’生产线!”
徐兰看着儿子那兴奋劲儿,心里不禁松了一口气。她又瞅瞅丈夫,发现他的脸色似乎真的缓和了一些,一直紧绷着的那颗心,这才稍稍放下了一些。眼泪却又不听话地流了下来,不过这次的眼泪,倒是带着那么一丝丝希望。
小燕趴在门框上,压低声音问道:“二哥,爹的胃……咋样啦?”
“没事的!”雷二蛋刚把他爹的病暂时稳住,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儿呢,家里的另一根顶梁柱,眼看着又有点儿摇摇欲坠了。这问题啊,就出在徐兰身上。
街道办的事儿那叫一个杂啊,特别是在这困难的年月,救济名单、物资发放、邻里纠纷,哪一样不得操心啊!徐兰可是个热心肠,而且还好强,干啥都不肯落在人后头。她白天在街道办忙忙碌碌一整天,晚上回到家,还得就着那盏昏暗得跟萤火虫似的煤油灯,一笔一划地抄写名单、核对数目。她生怕漏了哪家少了哪户,要知道,那些可都是救命的东西啊!
连着好几个晚上了,二蛋起夜,总能瞅见老娘屋里那豆大的灯苗还晃着呢。他劝过:“妈,差不离得了,这灯忒暗,再把眼睛使坏了。”
徐兰总是头也不抬地摆摆手:“快了快了,就差两行。街道上王主任催得急,明儿一早就得贴出去,耽误不得。”
可这天晚上,出岔子了。
二蛋正端着一碗刚调好的、给老爹喝的“特供润滑剂”往屋里走,就听见老娘那屋传来“哎呦”一声,接着就是一阵摸索声。
他赶紧撂下碗窜过去,掀开门帘一看,徐兰正眯缝着眼,脸都快贴到桌面上了,一只手在桌子上胡乱摸着,另一只手使劲揉着眼睛。
“妈,咋了?”二蛋心里咯噔一下。
徐兰抬起头,一脸茫然和慌张:“二蛋…坏了…我这眼睛…刚才猛地一下,就看不清了…眼前模模糊糊一片,还老有黑影儿飘…笔、笔掉哪儿了?”
二蛋赶紧凑过去,把滚到桌角的钢笔捡起来递给她。徐兰接过去,试着往纸上写字,可那笔尖愣是戳不到该落的地方,划拉出几条歪歪扭扭的墨道子。
“这…这是咋话说的…”徐兰的声音有点发颤,放下笔,又使劲揉了揉眼,“咋就…突然这样了?”
二蛋扶着老娘坐下,凑到灯下仔细看她的眼睛。眼白有点浑浊,不像平时那么清亮,眼神儿明显有点发直,没焦点。
“妈,您是不是晚上老瞅这亮儿,白天还老在外面跑,吹风?”二蛋皱着眉问。
“那可不咋的,”徐兰愁眉苦脸,“名单得抄,外头的事儿也得管,张家没煤了,李家孩子饿得哇哇哭,不都得去看看?”
二蛋心里大概有数了。这症状,像极了书上说的“雀蒙眼”,夜盲症,严重了就是干眼病,缺维生素A缺大发了。这年头,别说维生素,就是正经油水都少见,天天啃窝头吃代食品,得上这病一点儿不稀奇。
“完了完了,”徐兰急得直拍大腿,“这名单明天可咋整?我这眼睛…王主任那儿咋交代?街坊邻居不得骂我渎职啊?”
正说着,大妹雷小玲端着给爹的热水进来,一看这场面也愣了:“妈,您眼睛怎么了?”
“看不清了,迷糊…”徐兰唉声叹气。
小玲放下碗,凑过去看了看,小脸也绷紧了。她是个初中生,懂点生理卫生知识,迟疑地说:“二哥,妈这…是不是营养不良,缺…缺那个什么维他命?”
“八成是。”二蛋点头,心里飞快地盘算。维生素A…鱼肝油里有,动物肝脏里也有,可这节骨眼上,上哪儿弄去?鸡蛋黄里也有点,可家里那两只老母鸡早就饿得不下蛋了。
“那咋办啊?”徐兰更急了,“这病得吃药吧?可上哪儿弄药去?”
“妈,您先别自己吓唬自己。”二蛋按住老娘的胳膊,“问题不大,咱想办法。首先,这灯不能这么使了。”
他扭头打量了一下那盏昏黄的煤油灯,火苗跳动,黑烟袅袅,确实伤眼。
“小玲,去我那小棚子里,把靠墙根那个破木盒子拿来,里头有几张我上次捡的废照相底片。”
小玲应了一声,赶紧去了。不一会儿拿回来几张黑乎乎的胶片。
二蛋接过底片,对着灯比划了一下。这玩意儿能滤掉不少刺眼的光线。他找来剪刀和铁丝,比着煤油灯罩的大小,三两下就把底片裁了,用细铁丝箍在灯罩外面。
“妈,您再瞅瞅。”二蛋把改造好的灯往徐兰面前挪了挪。
徐兰将信将疑地凑过去,眯着眼看了看桌上的名单:“咦?好像…是没那么扎眼了?字儿…字儿好像也能看清一点点轮廓了?”
“这叫物理滤镜,防眩光。”二蛋有点小得意,但马上又皱起眉,“不过这治标不治本,顶多是让您眼睛舒服点,不再加重。关键还得补那个…维他命A。”
“可上哪儿弄啊?”小玲也发愁。
二蛋摸着下巴,在屋里转悠了两圈,脑子里飞快地过筛子。鸽子市?这东西就算有,也得天价。厂里?医务室肯定没有。
突然,他停下脚步,猛地一拍脑袋:“有了!”
“有啥了?”徐兰和小玲同时问。
“胡萝卜!”二蛋眼睛发亮,“野胡萝卜根也行!那玩意儿里头有胡萝卜素,到了咱身体里能转化成维他命A!”
徐兰一听,刚燃起的希望又灭了:“唉,我当是啥呢。胡萝卜?现在菜站里早就断供了。野胡萝卜?那玩意儿苦哈哈的,也没啥人吃,荒地里倒是可能有点,可这大晚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