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大炮下班回来,一进门就感觉这空气都能拧出水来。徐兰坐在院里生闷气,二蛋蹲在工具角黑着脸,苏梅屋里没动静。小燕吓得溜边走路。
“这又是唱的哪一出啊?”雷大炮皱紧了眉头。
等弄明白了事情原委,雷大炮没急着发火,也没偏袒谁。他瞅瞅这个,看看那个,忽然转身进了屋,拿出一个皱巴巴的小本子——那是他记录车间安全事故的本子。
晚上,饭桌摆上,但没人动筷子。气氛凝重得能压死人。
雷大炮把本子往桌上一拍,清了清嗓子,开口了,声音不高,但带着车间老师傅特有的那种分量:“都别耷拉个脑袋了!开个会!家庭民主生活会!”
一家子都抬起头,有点懵。民主生活会?这词新鲜。
“今天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雷大炮翻开本子,像分析生产事故一样,“首先,起火原因。苏梅,搞技术研究是好事,但安全措施不到位,线路老化未及时排查,是主要责任。同意的举手。”他自己先举了手。
二蛋犹豫了一下,也举了手。徐兰哼了一声,没举。
“其次,应急处置。徐兰同志,发现火情,果断泼水灭火,避免了损失扩大,值得表扬。”徐兰脸色稍霁。
“但是!”雷大炮话锋一转,“方式粗暴,未先切断电源(虽然那电池也没啥正规开关),造成次生损失(图纸被泡),并且事后沟通方式过于急躁,加重矛盾。”
徐兰刚缓和的脸色又绷紧了,想反驳,但看着老头子那认真的样子,忍住了。
“再次,工具管理。二蛋,重要工具随意存放,使用记录不清(虽然刚起步),导致急需时寻找困难,引发混乱,负有一定责任。”
二蛋蔫蔫地低了头。
“最后,沟通态度。都有问题!苏梅受了委屈,但关门赌气解决不了问题。二蛋,说话不过脑子,火上浇油。徐兰,得理不饶人。”
他环视一圈:“事故分析完了。现在,都说说,自个儿错哪儿了,以后咋改。小燕,拿纸笔,记下来!”
小燕赶紧拿来纸笔,紧张地看着大人们。
沉默。尴尬的沉默。
半晌,苏梅先开口了,声音还有点哑:“爸,妈,对不起。今天是我大意了,以后绝对注意安全,危险实验不在家做。”她又看向二蛋,“我态度也不好。”
二蛋赶紧接话:“我也有错!我不该把工具乱放,更不该说那混账话。妈,您别生气了,今天多亏了您。”
徐兰看着儿子儿媳都低了头,心里的气也顺了大半,叹了口气:“唉……我也不是那恶婆婆。我就是后怕啊!万一……行了行了,以后都小心点就行。那图纸……可惜了的。”
小燕趴在桌上,歪歪扭扭地写:“仇恨清单:1. 电池惹祸。2. 奶奶凶。3. 哥哥乱说话。4. 衣服乱了。”
写完了,她拿起那张纸,看了看大人们,忽然“刺啦”一下,把纸撕成了两半,然后又撕,直到撕成碎片。
“仇恨没了!”小燕大声说,又把一张新纸推过去,“写改进承诺书!”
大人们都被这孩子气的举动逗得一愣,随即心里那点疙瘩,好像也真的随着那纸片,被撕开,揉碎了。
雷大炮拿起笔,在新纸上工工整整写下:
“雷家改进承诺:一、安全第一,实验规范。二、遇事冷静,好好说话。三、东西定位,不乱翻动。四、互相体谅,共渡难关。”
签上自己的名字,把笔递给下一个。
那点鸡毛蒜皮引发的“应力测试”,没把这个家压垮,反倒像给机器紧了紧螺丝,虽然过程有点疼,但运转起来,好像更顺当了点。
日子它不吭声,可它溜得快啊。吵过闹过,检讨过,日子还得往下过。而且吧,经过那么一通“应力测试”,家里这股绳,好像还更拧实了点。都知道底线在哪儿,也都学着收着点自个儿的边边角角,怕再硌着别人。
二蛋瞅着墙上那公约,再瞅瞅家里这仨核心人物——自己,苏梅,老妈——这关系处理,比调教那老机床都费神。机床还有个说明书呢,这人跟人,尤其是婆媳之间,全得靠自个儿悟,有时候还得靠点“土法发明”。
他琢磨了好几天,还真让他又憋出个招儿。
这天周末,他吭哧吭哧从厂里废料堆又淘换点边角料回来,钻他那工具角里一顿忙活。丁零当啷响了一下午。
吃晚饭的时候,他献宝似的把个新玩意儿搬到了屋里。是个长条木桌子,看着普通,可仔细一瞅,嘿,中间居然有道缝!而且桌子两边,还各有几个小抽屉和小格子,设计得挺巧妙。
“这又是什么幺蛾子?”徐兰端着粥碗,狐疑地打量。
苏梅也推了推眼镜,看着那桌子,没说话。
二蛋得意地一拍桌子:“瞧见没?‘双人协同工作台’!我和苏梅共用的!厉害吧?”他说着,握住桌子两边,一用力,只听“嘎达”一声轻响,那桌子居然从中间分开了!变成了两个独立的小工作台!
“哎哟!”徐兰吓了一跳,“这还能掰开呢?”
“必须的啊!”二蛋把分开的桌子挪开点距离,“瞅见没?这样,我在这边鼓捣我的零件,焊锡冒烟也熏不着她。苏梅在那边画她的图,安安静静,谁也碍不着谁!需要商量事儿的时候,”他又把两个桌子往中间一推,“咔哒”,严丝合缝,又变回一个大桌,方便交流!这叫啥?这叫分合自如,互不干扰又协同作战!”
苏梅走过去,仔细看了看那连接处的铰链机构,用手摸了摸接口的平整度,点了点头:“想法不错。精度还可以。”
徐兰看得啧啧称奇:“你们俩这日子过的,真是……啥都能整个发明出来。”语气里倒是没了之前的抱怨,多了点看乐子的意思。
二蛋这招,算是从空间上解决了“公私分明”的问题。
光解决夫妻俩的不行,婆媳之间也得下功夫。徐兰自从上次着火事件后,对苏梅那些“瓶瓶罐罐”、“电线线头”是心有余悸,总觉得不安全,看不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