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关外长白山脚下有个靠山屯,屯子里有个叫赵老六的猎户,四十来岁,生得五大三粗,满脸横肉。此人枪法极好,却心术不正,打猎时专挑怀崽的母兽和幼崽下手,屯里人背后都说他“伤天害理,迟早遭报应”。
这年腊月,天寒地冻,赵老六上山打猎,在雪地里发现一只通体雪白的狐狸,后腿被兽夹夹住,鲜血染红了雪地。那白狐看见赵老六,竟流下泪来,前爪作揖,似在求饶。
赵老六心下诧异,却贪图白狐皮毛稀有值钱,狞笑道:“畜生倒是通人性,可惜爷们儿要钱不要命。”说罢举枪便要打。
就在这时,林中忽然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猎户手下留情!”
赵老六回头一看,是个白发老翁,拄着拐杖从林中走出。老翁道:“这白狐乃是老夫家养,不慎走失,还请高抬贵手,老夫愿以重金赎之。”
赵老六眼珠一转,伸出五根手指:“五块大洋,少一个子儿免谈!”
老翁也不还价,从怀中摸出五块大洋递给赵老六,然后走到白狐跟前,轻轻打开兽夹,为白狐包扎伤口。白狐温顺地蹭着老翁的手,似是旧识。
赵老六得了便宜,心下欢喜,正要离开,老翁却叫住他:“猎户,你今日虽贪财,却也还算守信。老夫便提醒你一句:三日之内,切勿往东南方向行猎,否则必有血光之灾。”
赵老六嘴上应承,心里却不以为然:“装神弄鬼,吓唬谁呢?”
第二天一早,赵老六偏偏就往东南方向去了。原来他心想:那老翁特意提醒,定是那边有什么珍奇野兽怕被我打着,我偏要去看看!
果然,在东南山林中,赵老六发现了一头罕见的梅花鹿。他举枪便射,梅花鹿应声倒地。赵老六大喜,上前拾取猎物,却不料脚下一空,跌落在一个隐蔽的陷坑里,被坑底的竹签刺穿了大腿,鲜血直流。
赵老六惨叫连连,幸亏另一个猎户经过,将他救回家中。养了半个月伤,虽然保住了性命,却成了瘸子,再也不能上山打猎了。
失去生计的赵老六日渐穷困,脾气越发暴躁,对妻子李氏非打即骂。这李氏原本是邻村秀才家的女儿,知书达理,容貌清秀,当年被赵老六强娶回家,这些年来吃尽了苦头。
这年夏天,赵老六突然得了怪病,浑身浮肿,卧床不起。请了郎中来看,都摇头说准备后事。赵老六自知时日无多,却又不甘心就这么死了。
一夜,赵老六梦见当年那个白发老翁。老翁对他说:“你阳寿已尽,但因你我曾有一面之缘,我可指点你一条明路。你死后第七天夜间,会有一个姓胡的商人从南方来,你可将妻子卖与他为妾,如此可得钱财,你妻也有所依托。”
赵老六惊醒后,觉得此梦蹊跷,便将梦中所见告知李氏。李氏只当他是病糊涂了,并未放在心上。
三日后,赵老六果然一命呜呼。李氏虽然平日受尽虐待,但还是尽其所能为丈夫办了后事,将他葬在后山。
到了头七那晚,李氏正在灵前守夜,忽听门外传来马蹄声。开门一看,果然见一个衣着华贵、商人模样的中年男子站在门外,身后还停着一辆马车。
男子拱手道:“在下姓胡,名世昌,南方皮货商人。途经此地,天色已晚,想在贵府借宿一宿,愿付银钱。”
李氏见来人举止得体,不像歹人,又确实需要银钱度日,便答应了。
胡商人很是阔气,当即掏出两块大洋作为宿资。进屋后,见堂屋设有灵位,便上前焚香祭拜,举止十分得体。
夜深人静时,李氏突然听见丈夫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这胡商人便是我梦中所说之人,你快与他商议,让他买你为妾,如此你得温饱,我也得冥资,两全其美!”
李氏吓得魂飞魄散,四下张望却不见人影。那声音不断催促,李氏又惊又怕,竟昏死过去。
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床上,胡商人正坐在床边,端着一碗汤药。
“夫人可是做了噩梦?”胡商人关切问道。
李氏惊魂未定,竟将丈夫托梦之事和盘托出。胡商人听罢,沉吟片刻道:“不瞒夫人,在下此番北上,确实有意纳一房妾室料理家务。若夫人自愿,愿以百块大洋为礼金,带夫人南下安居。”
李氏想到自己孤苦无依,日后生计艰难,又受亡夫鬼魂纠缠,思前想后,终于点头应允。
胡商人当即取出百块大洋,立下字据,双方画押为凭。约定明日一早便启程南下。
当夜,李氏又梦见赵老六,这次他满面喜色:“好好好!钱已收到,我在阴间可享富贵了!你好生随胡商人去罢!”说罢消失不见。
第二天一早,胡商人套好马车,载着李氏离开了靠山屯。马车行至村口时,李氏似乎看见当年那只白狐在路旁注视着她,眼神似曾相识。
马车行了一天,傍晚时分来到一处大宅院前。这宅子青砖灰瓦,气派非凡,却坐落在一片荒山野岭中,四周不见人烟。
胡商人引李氏进门,宅内装饰华丽,却冷冷清清,不见一个仆佣。胡商人解释说是新购的宅子,仆佣日后会陆续添置。
是夜,胡商人设宴款待李氏。酒过三巡,胡商人突然问道:“夫人可知赵老六是如何死的?”
李氏黯然道:“说是怪病身亡...”
胡商人冷笑一声:“非也!他是被毒死的!”
李氏大惊:“何人下毒?”
胡商人目光炯炯:“便是夫人你啊!”
李氏骇然:“胡说!我虽恨他虐待,但绝不会做出这等事来!”
胡商人叹道:“那日你是否煮了一锅蘑菇汤?”
李氏回想片刻,点头道:“确有此事。那日他从外带回一篮鲜菇,让我煮汤...”
胡商人道:“那蘑菇名叫‘鬼见愁’,有剧毒。赵老六不识毒菇,采摘回来,自寻死路。你幸亏那日没有食用,否则也难逃一死。”
李氏听后,恍恍惚惚,不知是悲是喜。
胡商人又道:“夫人再想想,赵老六死后,是否有人时常在暗中相助?你家米缸是否总是不空?门口是否时常出现野味果蔬?”
李氏猛然想起,确有其事。赵老六死后,她常发现门前放着山鸡野兔,米缸也总是满满的,她还以为是邻里相助,如今想来,确实蹊跷。
“那都是在下安排的。”胡商人道,“实不相瞒,我非人类,乃是山中狐仙。当年赵老六欲杀的那只白狐,便是小女。感念夫人当时曾出言劝阻,虽未成功,但此心可鉴。今日特来报恩,救你出苦海。”
李氏惊得目瞪口呆,再看胡商人,果然见他眼中若有金光,举止非凡。
狐仙又道:“赵老六贪得无厌,死后仍想卖妻求财,我故将计就计,假意买你为妾,实为救你出火坑。这宅子是我的别院,你可在此安居,我会保你衣食无忧。待日后你若有意中人,也可改嫁,绝不阻拦。”
李氏听罢,感激涕零,连忙拜谢。
自此,李氏便在狐仙宅院住下。狐仙待她以礼,从不越矩,还教她读书识字、药理医道。李氏天资聪慧,一学就会。
一年后,李氏已成为一名精通医理的郎中,常为周边百姓义诊,深受爱戴。期间,她与一个姓陈的年轻郎中相识相知,互生情愫。
狐仙知悉后,不但不阻拦,反而备下丰厚嫁妆,将李氏风风光光地嫁给了陈郎中。夫妻二人婚后在镇上开了间药铺,悬壶济世,生活美满。
再说赵老六,在阴间得了那百块冥币,大手大脚,挥霍无度。不料这些钱财引来阴间恶鬼的觊觎,一夜之间被抢掠一空,还被打得魂飞魄散,永世不得超生。
而这狐仙因广积功德,终得天道认可,位列仙班。临走前,他托梦给李氏:“恩已报,缘已了,尔等好自为之。”从此再无踪迹。
靠山屯的老人至今仍说,每逢月圆之夜,能见一只白狐立于山巅,对月叩拜,似是修行,又似是在守护这一方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