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关外辽河平原上有个叫靠山屯的小村子,村东头住着个老光棍,名叫王老四。这人五十出头,瘦高个,背微驼,平日里靠编筐篓、扎扫帚换几个铜板过活。
王老四家中有间祖传的老宅,据说还是他太爷爷那辈盖的,年久失修,瓦碎椽朽。尤其西厢房塌了半边,剩下的半边也是蛛网密布,王老四从不敢进去,只住在还算完整的三间东屋里。
这年腊月里,天寒地冻,王老四得了风寒,咳嗽不止。村里郎中来瞧过,开了几副药,嘱咐要好生休养。王老四吃了药,却不见好转,反是夜里咳得更厉害。
这晚,王老四咳得睡不着,忽听西厢房传来一阵窸窣声。他起初以为是老鼠作祟,便没在意。谁知那声音越来越大,竟似有人在那搬动东西。王老四心里发毛,壮着胆子喊了一声:“谁在那儿?”
声响戛然而止。片刻后,一个温婉的女声答道:“老伯莫惊,我是借住在此的胡三娘,见老伯病得辛苦,特来相助。”
王老四惊疑不定,颤声问:“你是人是鬼?”
那声音轻笑:“非人非鬼,乃是修炼之辈。老伯若信得过,我这儿有丸药一枚,可治你的咳嗽。”
说罢,从门缝里滚进一颗赤色药丸,散发着奇异香气。王老四病急乱投医,拾起药丸,犹豫片刻便和水吞下。说来也怪,不过一炷香功夫,他顿觉胸中舒畅,咳嗽立止。
第二天一早,王老四病果然好了。他想起昨夜奇遇,忙去西厢房查看,却见满地灰尘,并无有人居住的痕迹,只在墙角发现几缕赤红色的动物毛发。
当晚,王老四备了些饭菜,朝着西厢房方向拜了拜:“多谢仙姑赠药之恩,若不嫌弃,请出来共用些粗茶淡饭。”
话音刚落,一阵香风飘过,竟见一位三十来岁的女子现身眼前。她身着红衫,容貌秀丽,对着王老四施了一礼:“老伯客气了。实不相瞒,我乃修炼五百年的狐仙,因躲避雷劫暂借贵宅安身。昨日见老伯病重,故而出手相助。”
王老四又惊又喜,连忙请她入座。自此,胡三娘便时常现身,与王老四说话解闷。她不仅懂医术,还知晓许多古今轶事,常常讲给王老四听。王老四的生活因而添了许多乐趣,不再如往日般孤寂。
胡三娘神通不小,能预知天气变化,会治病疗伤,甚至还懂些禳灾避祸的法术。村中张老汉家的牛走丢了,胡三娘指引方向,果然在山沟里寻回;李家的孩子突发急症,胡三娘教他们采某种草药煎服,很快痊愈。
久而久之,村民们都知道王老四家中有仙家,纷纷前来求助。胡三娘有求必应,但立下规矩:一不收钱财礼物,二不害人欺生,三不干涉姻缘仕途。
靠山屯村南有条河,每逢夏季山洪暴发,冲毁桥梁,村民只得绕远路。这年春天,胡三娘托梦给村里几位长者,指点他们在某处河段修建石桥,还详细说明了桥墩该如何安置才能抵御洪水。村民们依言而行,果然那年夏天洪水虽大,石桥却岿然不动。
村西有片荒地,胡三娘指点村民种植一种耐旱的谷物,说是从深山带来的种子。秋收时节,这片地产量惊人,帮助村民度过了荒年。
胡三娘的善举越传越远,连外村人都知晓靠山屯有位狐仙庇佑。不少人远道而来,求医问卜,王老四家门前竟渐渐成了个小集市。王老四也因此受益,编的筐篓扫帚总是最先卖光。
却说村里有个泼皮无赖,名叫赵五,终日游手好闲,偷鸡摸狗。见王老四因狐仙而受到尊重,心中妒忌,便暗中散播谣言,说那狐仙实则是妖孽,现在施恩于人,将来必索高价回报。
有些村民听信谗言,开始对王老四疏远。王老四心中郁闷,向胡三娘诉苦。胡三娘却笑道:“信则来,不信则去,何必强求?我修行正道,不与他们计较。”
某日,赵五赌输了钱,深夜翻墙入王老四家,想偷些值钱物件。刚跳进院墙,忽见一只赤色巨狐蹲在院中,两眼如灯,吓得他魂飞魄散,连滚带爬逃了出去,从此病倒在床,胡言乱语。
家人求到胡三娘跟前,胡三娘不计前嫌,给了道符水让赵五服下。赵五病愈后,羞愧难当,亲自登门道歉,从此改邪归正,在村里做起小买卖来。
这年秋天,靠山屯一带突发瘟疫,许多人病倒,发热呕吐,郎中们也束手无策。胡三娘日夜不休,为王老四调配药物,让他分发给村民。又指点村民采集山中药草,熬成大锅药汤,每人每日饮一碗。
然而疫情凶猛,药物见效缓慢,眼看病死的人日渐增多。胡三娘面露忧色,对王老四道:“此疫非同寻常,乃山中瘴气与瘟神相结合所致。若要根治,需我亲自上山采集一种灵药,但那灵药有山神守护,取之不易。”
王老四劝道:“既然如此危险,仙姑何必冒险?”
胡三娘摇头:“我既在此地修行,受百姓香火供奉,岂能见死不救?今夜我便上山,老伯切记,无论听到什么声响,切勿出门查看。”
当夜,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村民都闭门不出。王老四在家中听得西山方向传来阵阵异响,似兽吼又似雷鸣,心中为胡三娘担忧不已。
天将破晓时,胡三娘才疲惫归来,衣衫破损,手中却紧紧攥着一株闪着微光的仙草。她来不及休息,立即将仙草捣碎入药,分发给病重之人。说也神奇,服下这药的人,不过半日便好转过来。
瘟疫终于被控制住,村民们对胡三娘感恩戴德,商议着要为她立庙供奉。胡三娘却婉言谢绝:“我本山林修炼之辈,不图香火供奉。只望大家多行善事,自有福报。”
然而好景不长,靠山屯的奇事传到了县城。新来的县长姓钱,是个留洋回来的年轻人,不信鬼神之说。听说靠山屯有狐仙作祟,蛊惑人心,便带着几个警察前来查办。
钱县长一到村里,就下令捉拿“妖狐”,还要拆毁王老四家的西厢房。村民们纷纷求情,讲述胡三娘的种种善举,钱县长却一概不听,斥为迷信愚昧。
王老四跪地苦求:“县长大人明鉴,胡三娘真是善仙,救过我村无数性命啊!”
钱县长冷笑:“妖就是妖,哪分什么善恶?今日我非要除了这祸害不可!”
正当警察要动手拆房时,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吹得人睁不开眼。风停后,只见胡三娘现身在院中,对钱县长施礼道:“县长为民除害,本是尽职。然我在此地,从未害人,反而多行善事,天地可鉴。若县长不信,可随意考较。”
钱县长见她谈吐文雅,气度不凡,心下诧异,便道:“你说你是善仙,可能证明?”
胡三娘微微一笑:“三日之内,县城将有大雨,河水暴涨,若不及早防范,东岸低洼处恐遭水淹。”
钱县长将信将疑,返回县城后还是下令做好防洪准备。果然,三日后暴雨倾盆,河水猛涨,因提前准备,无人伤亡。钱县长这才信了胡三娘确有神通。
然而一波刚平一波又起。村里有个姓孙的财主,贪得无厌,想借胡三娘的神通发财。他暗中请来一个游方道士,要作法收服胡三娘,逼她为自己服务。
这道士有些邪术,在王老四家周围布下符阵,念咒催诀,要困住胡三娘。胡三娘被困在阵中,现出原形,是一只赤色狐狸,痛苦不堪。
王老四见状大怒,抄起扁担要打那道士,却被孙财主的人拦住。正当危急时刻,曾经被胡三娘救过的赵五带着一群村民赶来,打破了符阵,赶走了道士和孙财主。
胡三娘得救后,对王老四说:“老伯,我在此地的缘分将尽。实不相瞒,我修行已满,即将受封为仙,不日将有天官下界册封。只是...”
王老四忙问:“只是什么?”
胡三娘叹道:“只是我受封之后,便不能再留在此地了。这些年来,多谢老伯收留之恩,村民敬爱之情。”
王老四虽不舍,也知这是胡三娘的大造化,便道:“仙姑修行圆满,这是大喜事。我们应当为您庆贺才是。”
胡三娘受封那日,靠山屯村民都聚在王老四家院中。只见天上祥云缭绕,仙乐阵阵,一位金甲神人自云中现身,宣读敕令:“胡三娘听封!尔在下界修行五百载,多积善功,惠及百姓,今特封尔为‘文信娘娘’,掌此地风雨调和,灾疫禳解之事,即刻赴任,不得有误!”
胡三娘——如今的文信娘娘——向天官拜谢,又回头对村民道:“我虽受封离去,但会永远庇佑此地。大家多行善事,自有福报。”说罢,化作一道红光,随天官而去。
自此之后,靠山屯风调雨顺,百姓安康。村民们在王老四家原址建了一座小庙,供奉文信娘娘。庙虽不大,但香火不断,灵验非常。
王老四成了庙祝,安度晚年。每逢初一十五,他总会打扫干净庙宇,对着文信娘娘的神像喃喃自语,仿佛还在与那位红衣女子聊天说笑。
而文信娘娘的神迹仍在继续:迷路的人会在雾中见到一盏红灯引路;生病的人会梦见一个红衣女子指点药方;干旱时,庙宇周围总会莫名降下甘霖...
靠山屯的老人常说:精怪修行,不在乎出身,只在乎一心。善心修行者,终得正果;恶意害人者,必遭天谴。这文信娘娘的故事,不就是明证吗?
至今,靠山屯还流传着那首歌谣:“靠山屯,有仙缘,红衣娘娘保平安。行善的,得福报,作恶的,遭天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