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太和殿,苏清鸢随皇帝与王德全穿过几条长廊,最终抵达慈宁宫。与太和殿的威严不同,慈宁宫的庭院种满了牡丹与芍药,虽未到花期,却已透着几分雅致。殿内温暖如春,燃着淡淡的檀香,却掩不住空气中一丝若有若无的压抑——太后的头痛顽疾,不仅折磨着她自己,也让整个慈宁宫的人都提心吊胆。
皇帝刚踏入殿门,一名宫女就连忙上前,低声禀报:“陛下,太后刚又痛了一阵,现在斜倚在软榻上休息,脸色不太好。”
皇帝眉头微皱,快步走向内殿,苏清鸢紧随其后,目光快速扫过殿内——软榻上斜倚着一位身着明黄色宫装的老妇,正是太后。她头发已有些花白,用金簪挽着发髻,脸色苍白如纸,眉头紧紧锁着,连闭着眼睛都能看出她在忍受疼痛,呼吸微弱而急促,双手无意识地抓着锦被,指节泛白。
殿内的御医们见皇帝进来,纷纷躬身行礼,眼神中带着愧疚与无奈——他们穷尽毕生所学,却连太后的头痛都无法缓解,如今来了个民间女子,心中既有期待,又有几分不服气。
“太后,朕带了一位医者来,或许能为你缓解头痛。”皇帝走到软榻旁,声音放得温和,试图让太后放松。
太后缓缓睁开眼睛,目光落在苏清鸢身上。她的眼神浑浊却锐利,带着审视,仿佛要将苏清鸢从里到外看个透彻。过了片刻,她才沙哑着嗓子开口,声音因疼痛而有些颤抖:“你就是从青溪来的苏清鸢?”
“民女苏清鸢,叩见太后,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苏清鸢依礼屈膝行礼,动作标准,声音沉稳,没有因太后的目光而慌乱。
太后没有让她起身,反而继续问道:“哀家听说,你在青溪治好县令之女的哮喘?那不过是小儿科的病症,哀家这头痛,已有十余年,每月发作数次,痛时似钢针钻脑,连太医院的御医都束手无策,你一个乡野女子,凭什么能治好?”
她的语气带着质疑,甚至有几分嘲讽,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御医们纷纷看向苏清鸢,想看她如何应对,连皇帝都微微皱眉,担心苏清鸢会因紧张而失言。
苏清鸢却依旧从容,她保持着跪拜的姿势,语气平静却坚定:“回太后,哮喘并非‘小儿科病症’,顽固性哮喘若诊治不当,同样会危及性命;而头痛顽疾虽复杂,却也有迹可循。太医院的御医们医术精湛,只是太后的病症需‘辨证施治、耐心调理’,或许民女的方法与御医不同,能有不一样的效果。”
她顿了顿,抬起头,目光直视太后的眼睛,眼神中没有丝毫怯懦,只有医者的真诚:“民女不敢保证‘一定能治好’,但民女愿以毕生所学,为太后诊治。民女只求太后信民女一次,严格配合诊治——按时针灸、按量服药、遵医嘱调整饮食作息,莫因一时疼痛或怀疑而中途放弃。若民女三个月内未能缓解太后的疼痛,民女自愿返回青溪,此生不再行医。”
这番话掷地有声,既没有夸大其词,也没有卑躬屈膝,反而透着一股医者的底气与担当。太后眼中的嘲讽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动容——她见过太多为了荣华富贵而夸大其词的医者,却从未见过一个民间女子,敢用“此生不再行医”来赌自己的医术。
皇帝见状,连忙开口:“太后,苏清鸢既有此决心,不如就让她一试。反正太医院的方法已无效,多一个人,多一种希望。”
太后沉默片刻,缓缓说道:“好,哀家信你一次。你起来吧,说说你想如何诊治。”
“谢太后。”苏清鸢依言起身,走到软榻旁,却没有立刻诊脉,而是先问道:“太后,您头痛发作时,是否伴有头晕、恶心?疼痛的位置是前额,还是两侧,或是后脑勺?每次疼痛会持续多久?”
她的语气温和,像在青溪问诊时一样,带着耐心与细致,让太后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太后闭上眼睛,回忆着疼痛的感觉:“每次痛时都头晕得厉害,还会恶心想吐,疼痛主要在两侧太阳穴,有时候会蔓延到后脑勺,每次都要痛上大半天,吃了御医开的止痛药,也只能缓解一时。”
苏清鸢一边听,一边在心中快速对照《宫廷医案集》中的病例——头晕、恶心、两侧太阳穴疼痛,符合“气血瘀滞型头痛”的症状,再结合太后“十余年病史”,可判断还伴有“肝肾亏虚”,需“活血化瘀+滋补肝肾”双管齐下。
她伸出手,轻声说道:“太后,民女需为您诊脉,才能确定具体的病因与用药方案。”
太后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伸出手腕,搭在脉枕上。苏清鸢指尖轻触太后的脉搏,感受着脉象的跳动——脉象沉涩,时而无力,正是“气血瘀滞、肝肾亏虚”的典型脉象。她又查看了太后的舌苔,舌苔薄白,边缘有齿痕,进一步印证了自己的判断。
“太后,民女已大致了解您的病情。”苏清鸢收回手,语气肯定,“您的头痛,是因长期思虑过重,导致气血瘀滞,经络不通,又因年岁渐长,肝肾亏虚,无法濡养头部经络,两者叠加,才形成顽疾。民女的方案是:每日辰时为您针灸百会、风池、血海等穴位,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同时为您开一副‘当归川芎汤’,每日一剂,滋补肝肾、调理气血;另外,民女会为您定制药膳,比如天麻炖鸡、当归黄芪粥,辅助调理。”
她顿了顿,补充道:“前三天,针灸与汤药主要以‘缓解疼痛’为主,可能会有轻微不适,还请太后忍耐;三天后,若疼痛缓解,再调整方案,侧重‘根治’。”
太后听着她条理清晰的方案,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她看着苏清鸢认真的眼神,终于点了点头:“好,就按你说的办。哀家会配合你,希望你别让哀家失望。”
“民女定不辜负太后信任!”苏清鸢躬身应答,心中终于松了一口气——慈宁宫的第一关,她闯过了。接下来,只需用医术证明自己,就能在京城站稳脚跟,不辜负青溪百姓的期待,也不辜负自己的初心。
殿外的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落在苏清鸢的湖蓝色绸缎裙上,仿佛为她镀上了一层希望的光芒。她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但她已做好准备,用精湛的医术,在这座皇宫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