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下旬的靖王府,暑气渐消,庭院中的草药在晨露的滋润下愈发翠绿。苏清鸢刚在药房整理完新采的薄荷,春桃便快步走来,语气带着几分恭敬:“王妃娘娘,前太傅张大人来了,说是特意来拜访您和王爷,福伯已经在前厅迎客了。”
“张太傅?”苏清鸢心中一动,手中的药篮险些滑落。自巫蛊案昭雪后,张敬之虽恢复了太傅官职,却因在天牢中受了半年折磨,一直在家中休养,今日突然登门,想必是有要事。她连忙擦了擦手,整理了一下衣裙,快步向前厅走去。
刚走到前厅门口,苏清鸢便看到一位身着藏青色官袍的老者坐在客座上。老者虽头发花白,身形却依旧挺拔,脸上虽带着几分病后的苍白,眼神却明亮而坚定,正是前太傅张敬之。他手中握着一根紫竹拐杖,见苏清鸢进来,立刻起身,动作虽有些缓慢,却带着十足的郑重。
“老朽张敬之,见过靖王妃娘娘。”张敬之对着苏清鸢深深一揖,腰弯得极低,语气中满是感激与恭敬,“自巫蛊案昭雪后,老朽一直在家中休养,今日身体稍有好转,便立刻前来拜访,一是为了感谢娘娘的救命之恩,二是为了向王爷与娘娘表达谢意。”
苏清鸢连忙上前,伸手扶住他的手臂,语气温和:“太傅不必多礼,快请坐。您刚恢复身体,不宜多礼,小心伤了身子。”
张敬之被苏清鸢扶起,却仍坚持微微躬身,目光落在苏清鸢身上,满是感激:“娘娘,您可知,老朽在天牢中那半年,是何等绝望?太子党羽对老朽百般折磨,不仅不给老朽饱饭吃,还日日逼问老朽是否有同伙,老朽好几次都差点撑不下去。若不是娘娘您在天牢中发现老朽,给老朽送人参水和食物,老朽恐怕早已命丧天牢,更别提沉冤得雪,重见天日了。”
他顿了顿,声音带着几分哽咽:“尤其是您将老朽藏在棉衣夹层中的密信副本安全送到靖王殿下手中,更是给了老朽希望。那些密信,是老朽唯一能揭穿太子阴谋的证据,也是老朽唯一的念想。您不仅救了老朽的命,更帮老朽实现了心愿,这份恩情,老朽此生难忘!”
苏清鸢看着张敬之眼中的激动与感激,心中泛起一阵感慨。她轻轻摇了摇头,语气真诚:“太傅言重了。救死扶伤本是臣妾的本分,更何况您是被太子诬陷的忠良,臣妾只是做了该做的事。真正帮您沉冤得雪的,是您自己的坚持与隐忍,是您藏在棉衣中的密信,也是王爷为查明真相所做的努力。臣妾不敢居功。”
“娘娘太过谦逊了。”张敬之摇头,语气坚定,“若非娘娘心细如发,发现老朽的身份,若非娘娘冒着风险将密信送出,就算老朽有再多的坚持,也无法揭穿太子的阴谋。娘娘的恩情,老朽必须记在心里,也必须当面感谢。”
就在这时,萧玦处理完军务回到府中。他见张敬之在场,立刻笑着走上前:“太傅今日怎么有空来府中?身体好些了吗?”
“托王爷与娘娘的福,老朽的身体已经好多了。”张敬之连忙起身,对着萧玦躬身行礼,语气比之前更加郑重,“王爷,老朽今日前来,除了感谢王妃娘娘的救命之恩,更要感谢王爷为查明巫蛊案真相所做的一切。若不是王爷顶住压力,收集证据,在朝堂上揭穿太子的阴谋,老朽恐怕还要继续被诬陷,太后也无法沉冤得雪,大靖的朝堂更无法恢复清明。”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格外坚定:“王爷,老朽虽年迈,却仍有一颗为国为民的心。往后若是王爷有用得着老朽的地方,无论是处理朝政,还是辅佐王爷为百姓谋福祉,老朽定万死不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萧玦连忙上前,伸手扶起张敬之,语气带着几分敬重:“太傅言重了。您是三朝元老,德高望重,深受朝中百官与百姓的敬重。能有您这样的忠臣辅佐,是大靖之幸,也是朕(注:此处按语境应为“本王”,萧玦为亲王,此处修正)的幸事。巫蛊案能顺利解决,您的功劳最大,您才是大靖的功臣。”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温和:“如今您刚恢复身体,最重要的是好好休养,不必急于为朝堂之事操劳。待您身体完全康复,本王再与您商议朝堂事务,一同为大靖的江山社稷、为天下百姓尽一份力。”
张敬之看着萧玦眼中的敬重与真诚,心中满是感动。他知道,萧玦不仅是一位有勇有谋的亲王,更是一位心怀百姓、重视忠臣的贤君之才。有这样的亲王在,大靖的未来定能更加安稳,百姓也定能更加安居乐业。
“多谢王爷体谅。”张敬之躬身道谢,随即从袖中取出一本线装书,递到萧玦面前,“王爷,这是老朽在天牢中整理的《治国策论》,里面记录了老朽对朝政、民生、军事的一些看法,虽算不上什么珍贵之物,却也是老朽的一点心意,希望能对王爷有所帮助。”
萧玦接过书,看着封面上“治国策论”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眼中满是惊喜:“多谢太傅!这本策论定是太傅的心血之作,本王定会仔细研读,若有不懂之处,还要向太傅请教。”
“王爷客气了,能为王爷分忧,是老朽的荣幸。”张敬之笑着说道。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萧玦与张敬之坐在前厅,从朝堂事务聊到民生疾苦,从军事策略聊到人才选拔,两人越聊越投机,不时发出阵阵爽朗的笑声。苏清鸢则坐在一旁,为两人添茶倒水,偶尔也会插上几句,聊一聊太医院的事务与民间的医疗状况,张敬之听后,对苏清鸢的敬佩又多了几分。
眼看日头渐高,张敬之起身告辞:“王爷,娘娘,老朽今日叨扰已久,也该回去了。待老朽身体完全康复,再登门拜访,与王爷继续商议朝堂之事。”
萧玦与苏清鸢起身相送,将张敬之送到府门口。张敬之看着两人,眼中满是欣慰:“王爷与娘娘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老朽在此预祝王爷与娘娘新婚快乐,永结同心,将来能一同为大靖的江山社稷、为天下百姓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多谢太傅吉言。”萧玦与苏清鸢齐声道谢。
看着张敬之乘坐的马车渐渐远去,苏清鸢靠在萧玦的肩上,轻声说道:“张太傅真是一位难得的忠臣,有他相助,你以后处理朝堂事务也能更顺利些。”
“是啊。”萧玦点头,眼中满是感慨,“有张太傅这样的忠臣在,不仅是本王的幸运,更是大靖的幸运。我们的大婚,能得到他的祝福,也算是一件幸事。”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两人身上,温暖而明亮。苏清鸢看着萧玦眼中的坚定与真诚,心中满是安稳。她知道,有萧玦这样心怀天下的夫君,有张敬之这样忠心耿耿的大臣,有身边所有人的支持与祝福,他们的未来,定能更加美好,大靖的江山,也定能更加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