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休起来,乡村里的男女老少各自有各自的活儿要干。石楠他们是去侧院后门外,还有穿过门前小溪上的小桥,去山坡上捡鸡蛋,回来的时候,在小溪边搜寻鸭鹅的蛋。
石楠是个爱干净的小姑娘,自从大病重愈,家里的娘亲和嫂子们,觉得她们的九儿,比以前更讲究,更爱干净了。为了捡蛋不脏手,央告她们给她做了布手套,一副不行,还得三副手套轮换着戴。无论是婆婆李氏,还是她们,对于家里唯一的女孩子,都是千宠百爱的,谁都不厌其烦,按照九儿说的,做了五个手指头的手套。
家里的臭小子们,有样学样,也要他们小姑姑那样的手套。为了让他们安分点,不整天调皮捣蛋的让人头疼,她们也就顺了孩子们的意,给他们都做了一副,看着一个个心满意足,得意洋洋的,又觉得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石楠他们一帮人兴高采烈地来到山坡上和小溪边,准备捡拾那些散落在草丛和溪边的鸡鸭鹅蛋。
没过多久,他们就发现了许多隐藏在草丛中的蛋,有的在山石的夹缝。大家纷纷动手,小心翼翼地将这些蛋捡起来,放进篮子里。
很快,篮子就装满了,石楠他们也觉得差不多了,于是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家。不过,他们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来到了小溪边。因为他们打算把这些捡到的蛋腌成咸蛋,所以需要先把蛋洗干净。
石楠他们站在溪边,轻轻地把蛋放入水中,仔细地清洗着蛋壳上的泥土和杂质。清澈的溪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仿佛也在为这些即将变成美味咸蛋的蛋儿们欢呼。
洗好后,他们将蛋一个个捞出来,用干净的布擦干,然后放进大笸箩里。这些蛋在笸箩里整齐地排列着,等待着被腌制成咸蛋的那一刻。
石楠看着满笸箩的蛋,心里充满了成就感。想象着过一段时间后,这些蛋会变成香喷喷的咸蛋,让人垂涎欲滴。
石楠看着靠在墙边,一溜儿摆开,正在晒太阳的陶缸,嘴角就不由得翘了起来。眼睛也情不自禁地眯起来,脑海里浮现出起沙流油的鸡鸭鹅蛋,想着蛋黄肉粽子,蛋黄莲蓉月饼,顿时口舌生津,不住地咽口水。
忽然间,石楠觉得自己的衣袖,被人扽了又扽,一下子醒过神来,胖墩儿凑上前来,“姑姑,你是不是又想到什么好吃的了,那么陶醉,一副要流口水的样子,是什么好吃的啊……”
石楠听了胖墩儿的话,再看看身边其他侄子,那灼灼目光,“哦!姑姑是在想好吃的,不过现在不能告诉你们,等着鸡鸭鹅蛋腌好了,做出来,你们一吃就知道了。”
看看院里的南瓜,石楠又想到一个好吃的,立刻说道:“你们谁去找你们的奶奶来……”“我去,姑姑,胖墩儿去。”不一会儿,李氏就被胖墩儿拉到了侧院。
“哎呦喂,我还忙着呢,九啊,让娘过来做什么……”“娘啊,我想给咱家晚上添个菜,就是这南瓜藤,您给掌掌眼,哪些能掐……”
“娘知道南瓜花能吃,这南瓜藤可没吃的,都是喂……嗨!我闺女说能吃,那就能吃。”李氏说完,就动手掐起南瓜藤来。胖墩儿他们这些侄子,眼巴巴地看着,脑海里浮想联翩。
这时,夕阳渐渐沉没,彩霞如梦似幻,涌动于天际,而一群又一群的归鸟,带着一天的疲倦,也纷纷投入山林之中。石楠拿出竹哨吹响,鸡鸭鹅结队归家,将后门锁好,一起回到主院。
石楠麻利的将南瓜藤洗净,然后在清水中浸泡着,就去帮着嫂子摘菜,侄子们自然也有样学样帮着做活。李氏她们已经习惯了,也任由着孩子们,干些力所能及的活,毕竟是一大家子人的饭菜。
石楠觉得时间差不多了,就用手捏住南瓜藤的顶部,轻轻的,一点点撕下南瓜藤外面的那层绒毛丝。胖墩儿他们看得认真,一人一根南瓜藤,小心翼翼地撕着那层绒毛丝。可真是人多力量大,不一会儿,一盆子南瓜藤就收拾好了。
石楠就让嫂子,将南瓜藤切成黄豆粒大小,然后又切了一块肥瘦相间的腊肉,腊肉粒翻炒出油,爆香葱姜蒜末,再放入南瓜藤,翻炒断生,加盐调味,再撒入蒜末,翻炒几下出锅盛盘。南瓜藤炒腊肉作为压轴菜上了桌。
一家之主石磊动了筷,大家纷纷举箸,先向南瓜藤炒腊肉下手。南瓜藤入口,那叫一个鲜嫩爽口,既有着浓郁的蒜香,又有着腊肉的咸香油润。“还别说,这南瓜藤炒腊肉的味道,还真不赖……”
大家听了石磊的话,吃得更起劲儿了,不一会儿,盘子里的南瓜藤炒腊肉就见了底。侄子们还意犹未尽,眼巴巴地望着空盘子。石楠笑着说:“别急,等过些日子,咱们想吃再做就是。”
饭后,一家人坐在院子里乘凉,石楠看着大家满足的模样,心里十分欢喜。这时,她突然想到,明天可以去山里采些野蘑菇,回来做个蘑菇汤,肯定也很美味。
于是,石楠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大家,侄子们一听又有好吃的,都兴奋得跳了起来,嚷嚷着明天要一起去山里采蘑菇。李氏也笑着点头,说她知道山里哪些地方蘑菇多。
月光洒在院子里,一家人有说有笑,温馨的氛围弥漫在整个乡村小院。石楠憧憬着明天的蘑菇汤,也期待着未来更多美味的菜肴,她相信,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日子会越过越有滋味。
晚上睡觉的时候,石楠一时睡不着,便想着,来这里也有十来天了,自己这个穿越时空的人,越来越熟悉这里的一切,和这里的家人相处的越来越融洽。只是受困于这个小山村,又没有报纸电视这些现代的东西,无从得知自己到底处于哪个朝代。
石楠仔细回忆了一下自己以及家人和村里人的穿着打扮,发现他们的服装样式既不像清朝时期的那样繁复华丽,也与现代社会的简约风格有所不同。相反,这些衣服的款式和唐宋时期的颇为相似,简约而不失优雅。
石楠心想,既然这里的服装风格如此独特,那自己刚来此地,实在没有必要过于急躁地去适应或改变什么。毕竟,入乡随俗也是一种生活智慧。而且,既然已经来到了这个陌生的地方,那就不妨以一种平和、坦然的心态去面对一切。
于是,石楠决定放下心中的焦虑和不安,以一种随遇而安的态度去融入这个新环境。他相信,只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总会慢慢适应这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