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林鸿彬去“四个面向”办公室向傅海平主任汇报知青近况。随着青云山知青林场越搞越好,已经有成为“上山下乡”工作的典型单位的趋势,傅海平主任的态度比刚来报到时和蔼了很多,毕竟这也算是他的工作业绩,总得对能干的下属好一点,只要这个能干的下属不给他出幺蛾子,还就是好下属。
林鸿彬简单的汇报下就离开了,这位傅主任谈工作一板一眼的,他还是不习惯。
林鸿彬拿了通知书去了民政局把新工作证办理好,幸亏相片就放在空间里。
最后进了武装部部长的办公室。先谈公事。
“这个月会先去拉一批鸡仔,到时候会有多少。”
“到10号左右会全部孵化出来,可以先放在林场养几天,20号左右可以全部拉走。”
为了保证小鸡的健康,还是在林场喂些空间水和饲料,等消化系统完善一点再运走。
“行,我跟军分区沟通下,让他们直接通知部队那边。这个月的民兵杂志有没看?”
“有翻一下。”
“这个月金陵军区的《东海民兵》特刊封面用教员的是《民兵工作要做到三落实》,榕城军区也要求各级单位抓紧、抓实民兵工作,你们林场的民兵工作也要抓实,不能落后了。”
“明白!我会安排好的,叔,不过我已经向蔡副书记口头上提出辞去林场民兵排长的工作。”
林国雄想了想:“你的级别提到16级了,确实没必要兼任民兵排长的职位了。你虽然辞去民兵排长的岗位,但该管的工作也不能丢了。”
“是!”
“虫子养鸡已经上报给军区了推广了,到时候应该会有嘉奖。可能也会有记者过去找你,你也要做好准备。”
“收到,我会让林场一起做好准备。”
“这次有没有带酒?”
“有!”都在空间里,说有就有!
林国雄很熟练解开钥匙:“酒缸都在后院,一起带走。”
“叔,你是要烈一点的还是老样子?烈一点的是刚酿的。”林鸿彬这次在果酒里加了酒曲,酒精度更高一些。也重新酿了一些五粮酒和糯米酒,这些需要再陈化一段时间。之前酿五粮酒和糯米酒现在基本上拿来做菜用了。
“还有烈一点的?那就对半吧!”
半个小时后,林鸿彬还完钥匙就离开了。
行政级别提了,票本也需要换了,又跑了一趟供销社。来都来了,那就逛一逛吧。在蔬菜区买了两把空心菜,在水果区买了5个有顶苗的熟菠萝,空心菜和菠萝顶冠可以做扦插育苗。菠萝的种子在外皮下方的眼中,用种子种菠萝时间要长一点,4到5年后才能结果。
天天往山上跑,有点费鞋,鞋子买一双。至于祝晓燕的,一天也不会走几步路,鞋底还都是新的,先不买。爷爷奶奶也先不用,过年买的鞋还堆着没穿,祝爷爷的就不知道鞋码了,下次再说。
鸡鸭鹅蛋也得买一些,看看会不会碰到什么值得推广的新品种。在县百货大楼、一市、城关镇供销社都转了一圈,买了一批蛋。
买完蛋后,林鸿彬出现在国营药店的办公室,这次搞了三只兔子和两筒果酒过来交流感情,现在林鸿彬是国营药店最受欢迎的客人。
“这是我新酿的果酒,加了酒曲,度数高一点,你尝尝?”林鸿彬提了新酿的两筒果酒,放在办公桌上。
唐主任拧开盖子,还是老方法,闻了闻,小心的尝了一口,咂吧下嘴,又的喝了一口,含在嘴里稍微鼓动腮部,细细感觉,然后分几口咽下。
“嗯,更厚重些!不错不错。”
“自己酿的东西,老哥不嫌弃就好。
“这可是好东西,求都求不来的。”
“抬举了,哈哈哈!”
这次种药房这里还是有新东西,林鸿彬换回一点灵芝孢子粉,一把绞股蓝,还有一个7头的黄精。
向唐主任借了电话,给糖厂摇了个过去,转到采购二科。
“郑成化科长在吗?我青云山知青林场林鸿彬。”
“郑科长,你好你好,我过会拉东西过去。”
“行、行,好,再见!”
再一次去糖厂就轻车熟路了,门岗一见拉野猪的直接挥手放行了。也算是熟人了,与郑成化、雷斐然等寒暄一阵后就准备称重了,5头劁过的公野猪,这个一看就清楚,然后看这体型应该还有一点膘,几位也是大喜过望,劁过的猪肉嫩没什么骚味。
“这是我们村里的打猎队在山洞堵了一群半大野猪,劁了养一段时间!”林鸿彬还是给野猪找个还算合理的来源,不然惹人怀疑。
“那有没有办法在中秋再搞一波?”
“现在养的都是怀孕的母野猪,想要在中秋吃上野猪就得进山了,到时候有货的话给你们电话。对了,打听一下,黄副厂长今天在吗?我去拜访他一下。”
“在的!他的办公室就在行政办二楼。”
“好,谢谢!”
5头野猪共有1000多斤,直接按600结了,这个月中就是端午节了,也就10来天了,活猪可以养一养过节用。
糖厂再次大方的给了一袋糖,一小叠票。
一路问到黄良育的办公室,林鸿彬手上多了两个竹筒。敲了敲门。
“进来!”
林鸿彬推门进去。
“林场长?林老弟,稀客啊,欢迎欢迎!”林鸿彬还没说上话,黄良育就站起来迎了过来,双手递过来了。
林鸿彬赶紧把竹筒放在桌子上,与黄良育握了握手。然后指着桌子上两个竹筒:“这个是自己酿的野果酒,试试?”
黄良育第一次碰到拜访人没寒暄就让自己试礼物的:“那我就试试。”
林鸿彬伸手示意随意。
黄良育拧开竹盖,倒了一些果酒在盖子里,然后豪爽的一口闷了,砸吧一下嘴,然后又倒了一盖子,这次是细细品味一番。
“好东西啊,我得藏起来,不能让别人看见了。”
“这竹筒装的不耐放,黄场长最好在两三天内喝完。下次过来再给你带点。”
“那就先谢谢林老弟了。”
“黄老哥,这次来是想求你帮忙的。”
“林老弟请说,能帮的一定帮。”
“我们林场想安排两个知青学一些财务知识,这不听说糖厂在这一方面是最专业的,就求到老哥头上,看能否安排两位知青在糖厂学习一段时间。”
“嗐,还以为什么大事呢,这事一定给你安排的明明白白的。林老弟,你们林场在糖厂的名声是这个。”黄良育比了个大拇指。
“我们糖厂那么多的子弟,送上山当知青也有大几十号人,就你们林场的知青日子过的最好,也只有你们林场的知青还能往家里扒拉东西的。现在糖厂适龄孩子的家长都在找关系,希望能送到你们林场当知青。”
“哦,感谢同志们的信任了。糖厂子弟都是好小伙,在林场的几位表现的都不错。”
“林老弟过誉了,哈哈哈!”
诶,都是人情世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