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鸿彬在忙着送鸡的同时,他的资料已经送到报社某领导的办公桌上,他突然对这个小伙子感兴趣了,看到手中的资料后那就更感兴趣了。
林鸿彬的bUFF叠的满满的:出身革命家庭,烈士子女、军校毕业、转业军人、知青单位领导,重要的是转业后在短短的时间内取得不错的成绩。
一堆的热点,这可是新闻的圣体啊,不能错过不能错过,可以搞一篇报道。
午饭是在报社食堂吃的,林鸿彬给的鸡中午送上餐盘了,吃的首长们连连赞叹。
午饭后也没有放林鸿彬走,安排了一个简单的采访,内容与上次在林场的采访大同小异。
“你是怎么转业的青云山知青林场上班的?”
“这是地方领导的关怀,知道我爷爷奶奶需要照顾,就给我安排了一个离家近的单位,方便我去照顾家人。幸好我也没有辜负组织的信任。”
“那你是怎么样让一个一穷二白的知青林场在短短半年内发生重大变化?”
“第一,通过学习教员思想让所有人在思想上保持高度一致性和纯洁性,这是一切的基础。思想统一了,劲才能往一处使、事才能往一处干,才能实现团结和共同行动。”第一只能是这个。
“第二,我们军队是个大熔炉,它在我个人成长、素质提升和精神塑造等方面都提供了巨大的帮助。感谢学校和部队的教育,我大部分的知识是学校首长、老师,还有部队的首长们教的,我在林场做的只是把在学校和部队里学到的知识用到实际当中去而已。
同样感谢部队的生活和训练,他磨砺了我的意志和体能,培养了我自律和责任感,并塑造吃苦、忍耐、勇敢等精神,这些品质帮助我更好地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林鸿彬说了些与上次采访不一样的内容,既然是军报的采访,给军人看的,那就多说些与部队相关的内容。
“这小家伙很会来事啊,上道!”负责采访的记者暗道。
“第三是地方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指导,包括蒲阳军分区的各级领导,我开过来的拖拉机就是我们蒲阳军分区提供的。还有就是各兄弟单位的支持和协作。”
采访过后,林鸿彬被带到军区靶场,报社几位领导要亲眼见识下骑车射击。
不知怎么回事,这事先在靶场内传开了,然后惊动军区里的几位首长,他们表示也要过来观看,让林鸿彬多准备一会。
在准备了半个小时左右,首长们过来了。当然,林鸿彬现在一个都不认识。
林鸿彬也没搞什么新花样,就按民兵比武大会上的来,展示很顺利,毕竟不是第一次了。他已经不是现役了,也没必要给后来的战士们弄了一个超高的标准出来。
首长们可都是专家,看了林鸿彬留有余力的表演后就知道这小家伙的身手不简单,都给了热烈的掌声。
骑车射击对平衡和稳定性要求那是相当的高,移动射击也需要高超的瞄准技巧和快速的反应能力才能射的准,还要一心多用。总之,这是一个对身体、技巧、心理要求都很高的项目。
之后林鸿彬受到军区首长们的亲切接见。
军区政委、开国上将李智明同志,第一副司令、开国上将陈载道同志,第二副司令、开国上将王剑安同志都和林鸿彬握了手,都给足了鼓励。
“你这么好的兵转业了可真是太可惜!不过你在地方干的也不错,教员一直勉励青年人要敢想敢说敢干,不怕失败,希望你在工作中再接再厉,再创新功。工作生活中遇到什么问题也可以写信给我们这几个老头子,我们帮你解决。小伙子,加油。”
李政委最后给了林鸿彬一份勉励。
“谢谢首长们关心,我一定不负期望。请首长们抽时间去我们林场检阅工作成果。”林鸿彬赶紧敬礼保证。
“好,我一定抽时间过去!吃了你们林场这么多鸡,这些票就收下!”
“谢谢首长!”林鸿彬也不看是什么东西,接过后又敬了个礼。
经过这一插曲,军区机关里的一部分首长们记得林鸿彬这么一号人了。
林鸿彬离开军区,朝市区开去,他要去榕城雕刻厂看看有没有不需要票的工艺品卖。
林鸿彬离开后,报社的领导们讨论处理那些九斤黄鸡:
金陵军区报社那也受了质疑,需要实物回应,给他们2只公鸡4只母鸡;
中央军委那也有人打电话过问这事,毕竟当年的“浮夸风”影响太大太恶劣了,这也需要回应,给4只公鸡、8只母鸡;
自己单位这留2只公鸡4只母鸡和那批小鸡,完美!
至于中午吃的那种鸡,确实香,不过这问题留给军区后勤部门去头疼吧。
傍晚时,负责采访林鸿彬的记者敲门进了副总编的办公室,手上拿的是文稿:--《军队是个大熔炉》,上面已经有几个签名了。
副总编看完后,问道:“这是他自己说的,还是你们给润色的?”
“基本是他的原话。”
“很有政治觉悟啊,有意思的小家伙!”
副总编签下“同意刊发”的大字,并签下大名。
而在省报,副主编付正伟也拿着8月这期的《前线民兵》,这次《前线民兵》被质疑的事传开了,他也找了本来看。
这一看就收不住了,这被报道的单位他很有印象啊,上次他把这单位作为关注对象了。
按报道的内容看,是妥妥的知青单位典范啊,这可比闽北生产建设兵团还典型,可以追踪报道了,省里的知青单位总得有个标杆。
有了想法后赶紧找领导啊,把前因后果一说,领导那是相当的支持,但得先把质疑的事情了解清楚。
抄起桌子上其中一个电话开始摇:“我,省报,转前线报社。”他级别够,有保密电话。
“老石,听说你们这一期的《前线民兵》被质疑了?”
“我就打电话关心你一下,哪里敢笑话你。”
“哦,看到实物了?高有1米2多、近20斤?这么大啊,那就是没问题了。”
“呵呵,行,行!再见!”
领导放下电话,对付正伟说道:“已经证实那文章没问题了,你去写个出差申请,明天你就出发,调查的仔细一些。”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