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闽省,代表团还不能散了,又关门讨论了两天,形成了厚厚一叠会议纪要,众人这才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出会议室。
林鸿彬还没回青云山,就被安排一大堆的会议行程。
省革委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给他送来一叠会议通知,密密麻麻的行程把他接下来一周的时间填得满满当当:
省革委知青办的全省知青工作座谈会;农业厅的农业技术成果交流会;商业厅的会议也没少了他。
看着手里的行程表,林鸿彬无奈地笑了笑,看来这刚回来,又得扎进会议堆里了。没办法,还真的都是相关单位。
就在这忙碌之际,一则重要任命悄然落地。
或许是为了呼应郑庆宏被提拔为内阁知识青年领导小组成员的安排,省革委正式下文,将林鸿彬任命为省革委知识青年领导小组成员,级别直接提至 13 级 —— 这意味着他正式踏入了高干行列。
林鸿彬猜不透省领导把他这么安排的用意,但肯定是要让他干活的,一如之前地委把他拉进地革委上山下乡工作领导小组。
日子在忙碌中悄然流逝,每年年初,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就会小心翼翼地把墙上旧的奖状拆下来,仔细擦拭干净后放进档案室归档,再将新一年的奖状一一挂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办公室的墙又挂满了奖状,毕竟是两个单位,双倍奖励,
奖状当然是有成绩支持的,青云山知青林场的挣钱能力丝毫没有减弱,青云山育种中心的成果更是令人瞩目。
水稻项目就不必说了,成果众人皆知,报纸上能剪下来厚厚的一叠报道。
其他项目组也都出了不少成果:
兽类育种项目组育新品种主攻杂交猪,除了给食品站提供大量的杂交小猪崽外,还培育出来的新杂交猪品种,长肉率明显比之前的高多了。
这专业的就是不一样,选种的眼光和经验不是之前的半刀子能比的。
现在,项目组的陈东又把目光锁定在了三头乌苏里野猪身上 。
这三头野猪明显的与众不同,生长速度快于其他野猪,养了快一年了,生产速度还是没什么减弱,搞的陈东每天都要去观察好几遍,笔记本上记满了各种数据,发誓要从它们身上挖出更多潜力。
禽类育种项目组也不甘落后,除了提高了孵化率外,还在杂交鸡上下了工夫。
经过无数次试验,他们终于成功培育出一小批长势相当快的鸡品种,这才三个月,羽毛就已经很丰盈,公鸡的体重也快5斤了。
这相当于这种鸡能在三个月多就能出栏,比之前的品种提前了快一个月时间,不仅能提高养殖效率,还能为养殖户节省不少成本,非常适合在养殖厂大规模推广。
土豆育种基地成绩也是让人惊叹,就经过两代的选育,秋土豆在盐碱地里实现亩产超过了1500斤的突破。
这个消息传到海山县领导耳中,他们立刻坐不住了,一边组织人员到土豆育种基地考察,一边向上级提交报告,请求放开土豆种植。
县领导还特意给林鸿彬打了电话,语气急切又带着期待:
“林书记,您看能不能让育种基地扩大试验面积?乡亲们都等不及了!我们已经想好了,春夏种地瓜,秋冬种土豆,搞‘双薯轮作’,这样土地利用率高了,乡亲们也不会饿肚子了!”
林鸿彬听完眼睛一亮,忍不住称赞:“‘双薯轮作’这个主意好,我一定帮你们协调!”
食用菌项目组去年的主要任务是在技术输出上,一方面为各地种植单位提供优质的食用菌菌种,另一方面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
这一举措整体成果非常不错,商业厅在食用菌这方面的收入那是直线攀升。
外贸公司给的订单占了大头,还有内部需求也旺盛起来,甚至还有药材公司的订单。
青云山光卖菌种就挣了不少,还低调不显眼。
蔬菜育种项目组和果树、经济林木项目组,也有一些成果,还需要时间去验证,但经济林木的育种可都一直没有落下。
育种中心的亮眼成绩给地委、地革委挣足了脸面,知青林场则为清源县委、县革委带来了实实在在实惠,领导们看在眼里,也毫不吝啬地给出了奖励。
一大批表现突出的员工得到了提级提薪,张清妍、林巧玲、蔡秋华等知青也被批准成为团委委员。
这对她们而言,既是荣誉,更是对过往努力的肯定,最大的好处,应该会落在推荐上大学方面。
随着全国范围内各类会议的召开,内阁的整顿工作逐渐传递到基层。
林鸿彬抓住这个机会,向地委提交了一份报告,报告中重点提到邱美凤同志 —— 在过去的一年里,邱美凤同志工作认真负责,成果显着,他理应得到提拔。
肖书记给的回复是“稍安勿躁”四个字,看来邱美凤在青云山的时间不会长了。你可以安插人,但我也可以找个合适的理由把你调走。
借着整顿的东风,清源县商业局、青云山知青林场、药材公司清源县分公司,清源县知青办四方在一起。
每年9月都有一大批新知青,知青单位也得找新项目来养活他们;
药材公司急需药材填补库存;
知青林场有技术,商业局有渠道也有合作的动力。
各方诉求不谋而合,没谈多久就达成了合作意向,共同推动药材种植推广项目,合作的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好消息还在继续,过年前,邱美凤被调回了交通部门。
自从邱美凤离开后,青云山知青林场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和煦起来 —— 以前邱美凤总是板着脸,像一张 “棺材脸”,让不少员工觉得压抑,那种氛围像一层厚厚的乌云,压得每个人都喘不过气来。
自从邱美凤调走后,这层压在众人头顶的乌云一下子散了,轻松愉悦的劲儿像春日里的暖阳,洒满了林场的每个角落。
大家工作时的笑容都多了几分,连打招呼的声音都比以前响亮了,一如前几年。
“驱散乌云见太阳,叫我怎能不歌唱!”这歌词在青云山具现了。
在这样温馨的氛围中,春节很快就到了。
各位技术员把家人也都请了过来,在这山里过春节可没什么拘束。
压抑得太久,大家太清楚那种紧绷的滋味,所以才格外珍惜现在这份轻松愉悦,也享受这份轻松的感觉。
这种轻松,不是刻意营造的热闹,而是从每个人心底自然流露出来的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