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目光沉甸甸地落在那个鼓鼓囊囊的书包上,仿佛能穿透帆布和层层书本,直视其下隐藏的、惊心动魄的秘密。林晚照的心跳骤停了一瞬,血液仿佛在血管里凝固。她下意识地挺直了背脊,像一只警惕的、守护着巢穴的幼兽,与父亲沉默地对峙着。
空气凝固了足足有五六秒。
最终,父亲先移开了视线,那深沉的目光中翻涌的复杂情绪——有挣扎,有痛苦,或许还有一丝如释重负——最终都化为了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他没有质问,没有戳破,只是用那双布满粗茧的手,有些笨拙地拍了拍她的肩膀,力道很轻,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重。
“先吃饭吧。”他的声音沙哑,带着长途奔波后的疲惫,也带着一种认命般的妥协。
这顿饭吃得异常安静。母亲似乎也察觉到了父女之间不同寻常的气氛,几次想开口缓和,却在触及丈夫那沉默而紧绷的侧脸和林晚照明显心不在焉的神情时,将话咽了回去。餐桌上只剩下碗筷碰撞的细微声响,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林晚照味同嚼蜡,脑子里全是笔记本上那些冰冷的代号和专业术语,以及“S-07”后面代表的、那个清冷孤寂的身影。沈倦……他知不知道自己的过去?知不知道他曾是某个实验的“观察对象”?
【检测到宿主认知层面接受重大信息冲击,正在进行适应性调整。精神力小幅提升。】
【新主线任务发布:深入掌握“启明计划”日志中提及的高维几何初步概念,并完成关联性推演。任务奖励:积分+200,直觉强化(被动)。时限:7天。】
【提示:该知识体系与目标沈倦核心能力关联度极高,掌握后或可增强与目标的稳定连接。】
系统的提示将林晚照从混乱的思绪中拉回。新的任务,更高的要求,而且直接指向了沈倦能力的核心。这像是一道明确的指令,推动着她必须去面对,去理解那些隐藏在迷雾背后的真相。热血在责任的驱动下开始重新奔涌,带着一种揭开谜底的迫切。
她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需要不受打扰地研读那本日志,更需要……一个可能知情,并且或许能给她一些指引的人。
晚饭后,她以去图书馆查资料为由,背上那个装着“罪证”的书包,走出了家门。夏夜的风带着微醺的热气,吹不散她心头的沉重。她并没有去市图书馆,而是凭着一种直觉,走向了学校。
高三教学楼的灯大多熄灭了,只有顶层的竞赛自习室还亮着几盏。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走上楼,轻轻推开门。
空荡荡的教室里,只有一个人。
沈倦坐在靠窗的老位置,面前摊开着几本厚重的英文原版书和写满复杂演算的草稿纸。听到开门声,他抬起头。暖黄的灯光落在他身上,柔和了他平日里过于冷硬的线条,那双墨玉般的眸子在看到她时,似乎极快地掠过一丝讶异,随即又恢复了深潭般的平静。
他果然在这里。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引力,总是在她最需要方向的时候,将她引向他的所在。
“我……我来查点资料。”林晚照有些局促地站在门口,手指紧张地抠着书包带子。她不确定他是否欢迎她的打扰,尤其是在他之前刻意回避之后。
沈倦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两秒,然后落在了她那个看起来异常沉重的书包上,眸色几不可查地深了深。他没有说话,只是微微颔首,算是默许,然后便重新低下头,目光落回书页,仿佛她的到来无关紧要。
但林晚照却敏锐地感觉到,教室里那种因他而存在的、冰冷的隔离感,似乎减弱了些许。
她悄悄松了口气,走到离他不远不近的另一个位置坐下,深吸一口气,拿出了那本用牛皮纸包裹的日志,以及相关的数学参考资料。翻开日志,那些关于“高维几何”、“非欧空间”、“认知投影”的晦涩描述,再次让她感到头晕目眩。这已经完全超越了高中乃至普通大学数学的范畴,触及了她难以理解的领域。
她尝试着去理解,去在草稿纸上构建那些抽象的概念,但进展缓慢,如同在迷雾中摸索,找不到出口。挫败感渐渐升起。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沈倦,忽然放下了手中的笔。
他站起身,没有看她,而是径直走到了教室前方的白板前,拿起了马克笔。然后,他什么也没说,开始在白板上书写、绘图。
他画的并非日志中直接描述的概念,而是一个巧妙的、由低维到高维的思维引导模型。从简单的二维平面坐标系,到三维立体空间的旋转,再到引入第四个变量参数后,空间形态的奇妙变化……他的笔触流畅而精准,每一个步骤都清晰无比,像是在搭建一座通往未知领域的思维阶梯。
林晚照怔怔地看着他的背影,看着白板上逐渐成型的、充满美感和逻辑的图案与公式。他没有口头讲解,没有眼神交流,只是用这种方式,无声地,为她铺就了一条理解那些晦涩知识的路径。
这比任何语言都更让她心动。他知道了?他知道她带来了什么,并且在用他的方式,回应她的探寻,引导她的方向?
她不再犹豫,集中精神,紧紧跟随着他笔尖的轨迹。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当他勾勒出某个关键的拓扑变换时,她脑海中关于日志里那段“认知投影”的描述,仿佛瞬间被点亮,与白板上的图形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如同电流般窜过她的四肢百骸。她激动地拿起笔,在自己的草稿纸上飞快地演算起来,将刚刚领悟到的要点与日志中的记录相互印证。
教室里安静极了,只剩下笔尖划过白板与纸张的沙沙声,以及两人清浅的呼吸。他们一个在台上无声地指引,一个在台下专注地追随,仿佛在进行一场超越言语的、高度默契的二重奏。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暖昧与学术交融的氛围,每一次他笔尖的停顿,每一次她恍然的低呼,都像无形的丝线,将两人更紧密地缠绕在一起。
不知过了多久,沈倦停下了笔。白板上已经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符号和图形,构成了一幅壮丽的思维画卷。
林晚照也终于从那种沉浸的状态中脱离出来,她看着自己草稿纸上终于理顺的逻辑链,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对他的感激之情汹涌而来。她抬起头,望向站在白板前的他。
他也正看着她,灯光在他眼中碎成点点星辰。那双总是清冷的眸子里,此刻清晰地映着她的身影,带着一种极淡的、却无法错认的欣赏,以及……一种更深沉的、仿佛透过她在确认着什么的复杂情绪。
“谢谢……”林晚照的声音有些哽咽,除了这两个字,她不知道还能说什么来表达此刻内心的澎湃。
沈倦沉默地看着她,没有回应她的道谢。他放下马克笔,一步步朝她走来。他的脚步声在寂静的教室里清晰可闻,每一步都像踩在她的心尖上。
他在她的课桌前停下,距离近得她能闻到他身上干净的皂角香,混合着淡淡的墨水和纸张的味道。他的目光落在她摊开的、母亲的那本日志上,停留了足足三秒。
然后,他抬起眼,直视着她的眼睛,声音低沉而清晰,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
“有些答案,需要你自己去寻找。”
他的语气顿了顿,目光锐利得像要穿透她的灵魂,一字一句地,问出了那个盘旋在林晚照心头许久的问题:
“你想知道,‘启明计划’的‘净化程序’,到底是什么吗?”
林晚照的呼吸骤然停滞,瞳孔猛地放大。
他果然知道!他不仅知道“启明计划”,他甚至知道“净化程序”!
就在她被他这句话震得心神俱颤,几乎要脱口追问时,教室的灯,毫无预兆地,“啪”地一声,全部熄灭了!
整个空间瞬间陷入一片纯粹的、令人心悸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