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的日头刚爬过梧桐树梢,兴庆校区的梧桐苑食堂就飘起了热闹的烟火气。下课铃的余音还没散,302宿舍的七个人就随着人流往食堂走,王建军走在最前头,手里攥着几张粮票,嘴里还念叨着:“今天得早点去,晚了油泼面的臊子就没了!”
刚进食堂门,蒸汽裹着饭菜香就扑了满脸——窗口里的师傅正挥着大铁勺,将红亮亮的油泼在面上,“刺啦”一声响,辣子香瞬间漫遍整个大厅;隔壁窗口的蒸笼冒着白汽,揭开时,白面馒头的麦香混着肉包子的油香,勾得人直咽口水。李想眼睛一亮,拉着秦宇轩就往包子窗口跑:“我昨天尝了肉包子,皮薄馅多,今天咱得买两个!”
秦宇轩跟着他排队,手里攥着母亲给的零钱,心里早有了主意——还是吃油泼面,一毛钱一碗,再就着自带的咸菜,省钱还管饱。正想着,身后的阿不都一样热合曼拍了拍他的肩膀,手里举着一小袋葡萄干:“等会儿吃完面,咱到树下坐着吃这个,我妈新晒的,甜得很。”秦宇轩笑着点头,心里暖烘烘的。
王建军率先买完面,找了个靠窗的桌子坐下,刚把筷子掰开,就看见张海峰端着一碗小米粥和两个馒头走过来。“咋就吃这个?”王建军皱着眉问。张海峰坐下,把馒头掰成小块泡进粥里:“省点钱,给家里寄回去,我爷爷的药快没了。”王建军没说话,默默把自己碗里的臊子肉拨了一半过去:“吃点肉,不然上课没力气。”张海峰愣了愣,刚要推辞,王建军就摆手:“咱兄弟,别客气!”
秦宇轩端着油泼面过来时,正好看见这一幕。他刚坐下,李想就把刚买的肉包子递过来一个:“我买了三个,吃不完,你帮我解决一个。”秦宇轩知道李想是故意让他吃,也不推辞,接过来咬了一口,肉馅的鲜香味在嘴里散开,比家里过年时吃的还香。
马志强和赵伟也端着饭菜过来了——马志强买了一碗西红柿炒蛋和米饭,赵伟则和秦宇轩一样,是一碗油泼面。“今天的西红柿炒蛋真不错,鸡蛋给得多。”马志强一边说,一边把盘子往中间推了推,“大家都尝尝,别光吃自己的。”赵伟也跟着把自己的面碗往旁边挪了挪:“我这碗面的辣子多,能吃辣的跟我换着吃点。”
食堂里满是喧闹声——有同学讨论着上午的数学课,有师傅喊着“下一个”,还有勺子碰着碗的叮当声,这些声音混在一起,却一点不吵,反倒像一首热闹的交响曲。秦宇轩吃着包子,就着面,偶尔再夹一筷子西红柿炒蛋,觉得这顿饭比任何时候都香。
吃完饭后,几个人坐在食堂外的梧桐树下消食。阿不都热合曼把葡萄干倒在手心,分给大家,甜滋滋的味道在嘴里化开。李想靠在树干上,摸着肚子笑:“以后每天中午都来吃食堂,比家里的饭还香!”王建军也笑着说:“等周末,咱去康桥苑试试,听说那边的羊肉泡馍不错。”
秦宇轩看着身边说说笑笑的室友,看着头顶的梧桐叶在阳光下晃着,突然觉得,这食堂里的烟火气,这兄弟间的互相惦记,就是大学里最珍贵的东西。他捏着手里的葡萄干,心里满是踏实——在这里,不用怕孤单,不用怕吃不上热饭,因为总有一群人,会把最好的东西分给你,会陪着你一起把日子过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