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秦宇轩关紧了书房的门。台灯下,五十万的归属,是他一个人需要理清的课题。他不需要与任何人商量,这份决断权,是能力换来的,也是责任所在。
笔尖划过纸面,沙沙作响,一项项安排冷静地落下:
一、 父母安居基金:伍万元整
这是他为父母划出的“专属领地”。这笔钱,他会以父母的名义存入信用社,存折交由他们保管。用途不做任何限定——无论是改善日常饮食,添置新衣,还是用于母亲膝盖的理疗,或是父亲想买些喜欢的茶叶书籍,皆由二老随心支配。他深知,给予父母经济上的自主权和安全感,是为人子最实际的孝心。家里日常的零钱匣子,放几百块周转足矣。
二、 家庭战略储备金:肆拾万元整
这是他为整个家族打造的“压舱石”。他决定将其全部购入1982年期的国库券。理由冷峻而清晰:在国家信用背书下,这笔钱将实现最安全的保值与增值。几个姐姐的生活都已步入正轨,各有事业,无需他额外扶持。那么,这笔巨款最好的去处,就是成为整个家庭未来应对任何风浪的底气。它不参与任何商业冒险,它的使命只有一个——存在那里,并且稳定增长。
三、 商业前沿试水金:五万元整
这是他留给自己的“了望口”。他打算将其作为启动资金,从广州带回一批南方最时兴的商品。不必通过二姐的文艺路店主渠道,可以另寻一个小摊位,或者就让三姐、王磊私下尝试。目的在于亲身体验市场最前沿的脉搏,盈亏都在次要,核心是保持自己对商业的嗅觉,为未来埋下可能的种子。
规划已定,他心中一片明朗。
第二天早饭时,他轻描淡写地向父母提及了安排。
“爸,妈,”他一边盛粥一边说,“这次赚的钱,我单独留了五万出来,用您二老的名字存好了。折子你们收着,家里有什么想添置的,或是想出去走走,就用这个钱。”
母亲先是一愣,随即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你这孩子……家里什么都不缺,给我们留这么多钱做什么。”
“您就拿着吧,这是儿子的一点心意。”秦宇轩语气温和,但带着不容拒绝的意味,“至于其他的钱,我另有安排,你们就不用操心了。”
父亲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只是说了句:“你办事,我们有数。”便不再多问。他们信任这个儿子的眼光和分寸,远远超过了他们自身的认知范畴。
他给予父母的是无需过问的奉养,留给自己的是绝对自主的财权。他既承担了传统意义上的家庭责任,又以现代商业思维规划着未来。
窗外的阳光照了进来,落在他的脸上。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与笃定。家族的根基已被他用最稳妥的方式加固,而他自己,也为自己预留了探索世界的弹药。前程似海,他可以心无挂碍,独自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