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京都的第二天,天刚放晴,胡同里的青砖地还洇着水迹。
李扬瞧了眼墙上的挂钟,时针刚指向十点。昨天,他便吩咐王义这个时间来四合院汇报工作。
此刻,李扬正坐在四合院的廊下喝茶,院子里的石榴树郁郁葱葱,在微风中轻轻晃动。
李扬起身,慢步走到石榴树下。这时,院门口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紧接着,王义那熟悉的声音传了过来:“李导,我来了。”
王义手里拿着一个牛皮纸文件夹,走到李扬面前,说道:“李导,真不好意思,来晚了些,路上车多,耽搁了会儿。”
李扬摆了摆手,示意王义不必在意,又指了指石桌旁的凳子,说道:“坐吧,你给我说下演员和剧组筹备的事儿。”
王义端正坐下,打开文件夹递给了李扬,说道:“李导,演员这边,段易宏确定有档期,他刚拍完手里那部战争片,正好能进咱们组,经纪人昨天把签好的合约寄回来了” 说着,他把合约递给李扬。
“蒋琴琴那边也敲定了。” 王义高兴的接着汇报道,“她刚结束《乔家大院》的拍摄,看了咱们《入殓师》的剧本,特别感兴趣,说早就想跟您合作,看完剧本后感动得哭了。”
王义稍作停顿,语气带着一丝遗憾道:“只是曾莉那边有点可惜,她现在正在横店拍《新聊斋》,签的是全约,档期实在协调不了。经纪人打了好几通电话,一再表达歉意,还说等你下次有新本子,一定优先预留档期。”
李扬轻轻叹了口气,曾莉的形象和气质,那股清冷又坚韧的劲儿,确实和剧本里男主的妻子十分契合。
但影视行业就是如此,李扬摇了摇头,说道:“既然这样,也只能算了,缘分没到,强求不得。她能觉得惋惜,说明是真读懂了剧本,以后肯定还有合作机会。”
王义赶忙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随后,他翻到文件夹最后几页,说道:“李导,剧组筹备工作也在稳步推进。服装组做好了入殓师制服样品,用的是深藏青色毛料,周一就能送过来给你过目。”
“冰城那边的取景地呢?” 李扬最关心外景拍摄地,毕竟《入殓师》的故事背景在东北,冰城独特的建筑和人文氛围,是影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都踩好点了。” 王义拿出几张照片递给李扬,“中央大街旁有个闲置的老铺子,格局和环境特别适合当殡仪馆的接待室,房主已经同意租给咱们三个月。松花江畔也选好了一处人少的江滩,当地文化局也很支持。”
李扬看着照片里的老房子,他微微点头,说道:“很好。让道具组把东西都提前备齐,别到时候手忙脚乱。”
李扬沉吟片刻,抬眼对王义说:“还有个事,你得费点心。《入殓师》剧组得找个靠谱的副导演,我这边奥运筹备的事脱不开身,很多现场调度的工作得有人盯着。”
王义闻言,立刻在笔记本上留出空白:“您对副导演有啥具体要求?”
“得懂生活流的拍摄节奏,” 李扬想了想说,“最好跟过现实题材的片子,性子要稳,能压得住场。不用名气多大,但必须细心,能把服化道和演员状态都盯到位。” 他顿了顿补充道,“你从合作过的团队里筛筛,下周给我几个备选名单。”
“明白,我这就去安排。” 王义在本子上重重画了个星号。
李扬思索一阵,说道:“剧组定在 7 月 1 号开机,你通知下去,让大家做好准备。”
“7 月 1 号?” 王义微微一愣,惊讶道,“比原计划提前了半个月呢。”
“尤老的档期只能迁就这个时间。” 李扬解释道,“他 8 月要出国参加一个文化交流活动,咱们得赶在那之前把他的戏份拍完。”
李扬神色认真地看着王义,“你告诉所有演员,开机前必须交一份人物小传,要能体现出他们对角色的理解和感悟。主要演员提前三天进组,一起进行围读剧本,争取把每个细节都在开机前打磨到位。”
王义在笔记本上重重画了个圈,说道:“我马上就去通知。对了,需不需要请一位随组的表演老师?有些年轻演员可能对这种题材不太熟悉,怕他们把握不好角色。”
“不用了。” 李扬摆了摆手,“有尤老在,让他多指导指导年轻演员就行。老爷子演戏一辈子了,对表演的理解和感悟比谁都深刻,有他言传身教,比请什么表演老师都强。”
交代完剧组各项事宜,李扬起身走进屋里,过了会儿拿着一个笔记本出来。他翻开笔记本,对王义说:“还有件事,你帮我订一张 21 号去香江的往返机票。”
“去香江?” 王义有些意外,不禁问道,“是为了奥运开幕式的事吗?”
“嗯。” 李扬点点头,目光里带着思索,“香江科技大学有位李泽厢教授,是无人机控制领域的权威。他创立了科大数控研究实验室和自动化技术中心,在这方面很有建树。我打算去找他请教请教,看看能不能从他那里得到些新的思路和建议。”
王义接过笔记本,看着上面记录的李泽厢教授的介绍,认真点头:“我这就去查李教授的联系方式,再联系港科大的教务处,看看能不能约个合适的时间。”
“别搞得太正式。” 李扬叮嘱道,“就说我是个电影导演,对无人机技术有些疑问,想向他请教,千万别提奥运的事。咱们就以私人身份去拜访。”
王义应声 “明白”,又问道:“这次过去,你要不要带点礼物过去?”
李扬笑了笑,摆了摆手:“不用特意准备,顺其自然就好。”
王义收拾好文件夹,起身告辞:“那我先去忙了,机票还有李教授的资料,下午就给您回话。”
“好了,你去忙吧。” 李扬挥了挥手,叮嘱道,“路上注意安全,开车慢点。”
王义应声离去,院门口的木门轻轻合上。李扬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味醇厚回甘。
望着石榴树顶端的新绿,李扬心里盘算着接下来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