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煞之战后的第七天清晨,锦江的第一缕阳光透过开元寺的窗棂,洒在大雄宝殿的香案上。香炉里的三炷高香青烟袅袅,笔直向上,没有一丝歪斜 —— 这是气场彻底祥和的征兆。林通手持罗盘,在殿内缓缓踱步,指针平稳如镜,边缘的金光柔和温润,再也没有了往日的颤动与黑气。
“师傅,溪头村的李阿婆说,她家的老厝再也没出现过黑影了,萌萌也敢一个人睡了!” 小陈快步走进大殿,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喜悦。自从破煞之后,他每天都要接到十几个村民的报喜电话,从 “老井变清” 到 “夜不做噩梦”,每一件事都透着生活回归正轨的安稳。
林通笑了笑,收起罗盘:“走,我们去村里看看。” 车子驶出市区,沿着晋江而行,窗外的景象与数月前截然不同 —— 江水清澈见底,岸边的芦苇随风摇曳,偶尔有白鹭掠过水面;田间的庄稼长势喜人,绿油油的稻苗在阳光下泛着光泽;村口的老榕树下,几位老人坐在石凳上聊天,孩子们围着榕树追逐嬉戏,欢声笑语洒满了整个村庄。
“林师傅!您来啦!” 刚到溪头村村口,李阿婆就拄着拐杖迎了上来,身后跟着蹦蹦跳跳的萌萌。萌萌手里拿着一串铜钱剑,见到林通,立刻举起剑:“林师傅,您看!我现在不怕黑了,这把剑会保护我!” 林通摸了摸萌萌的头:“是啊,不仅有铜钱剑保护你,还有安稳的风水保护着整个村子。”
走进李阿婆的老厝,院子里的鸡冠花开得正艳,墙角的艾草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以前一到晚上,总觉得院子里有人走动,窗户上还有黑影晃,吓得我整夜不敢睡。” 李阿婆拉着林通的手,眼眶有些湿润,“现在好了,晚上睡得踏实,连关节疼都轻了不少。这都是您的功劳啊!”
林通环顾四周 —— 老厝的门楣上挂着八卦镜和盐米袋,房门内侧的铜钱剑端正地悬着,窗台上的仙人掌绿意盎然。“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林通说道,“您按时清扫院子,保持通风,气场自然越来越祥和。以后记得每月初一十五给铜钱剑和八卦镜擦拭灰尘,效果会更好。”
正说着,林阿福匆匆赶来:“林师傅,快去我家看看!我阿爸的照片不歪了!” 原来,林阿福的父亲生前是村里的老木匠,去世后照片一直挂在堂屋正中,可自从煞气肆虐后,照片总是无缘无故地歪斜,像是被人碰过一样,家里人心里一直不安。
来到林阿福家的堂屋,果然看到老人的照片端端正正地挂在墙上,相框一尘不染。林阿福的母亲拿着抹布,正在擦拭照片:“自从前天给照片前的香炉换了新香,它就再也没歪过。昨晚我还梦到老头子了,他笑着说,现在村里安生了,他也能放心了。” 说着,老人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林通看着照片,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这不仅是煞气消散的缘故,更是冤魂得到安息、逝者放下牵挂的证明。“阿婆,您可以在照片旁边挂一串铜铃,风吹铃响时,就当是阿公在回应您。” 林通说道,“以后逢年过节,多跟阿公说说村里的好事,他在天之灵也会高兴的。”
离开林阿福家,两人又走访了几户曾经遭遇灵异事件的村民。王阿婆说,她家的钟表再也没停过;林小宇说,他夜里再也没听到过弹珠滚落的声音;就连之前被冤魂附体的李建军的妻子,也专程从城里赶来,说自己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好,还主动去老周的家里,给老周的孩子送了新书包。
“老周的孩子现在在镇上的小学读书,成绩很好。” 李建军的妻子红着眼圈说道,“我每周都会去看他,给他辅导功课,就当是替建军赎罪。上次我去的时候,孩子说梦见他爸爸了,爸爸说不怪我们了,让他好好读书。” 林通点点头:“冤魂最在意的不是报复,而是公道与弥补。你能真心悔改,他们自然会放下怨气。”
中午时分,林通和小陈来到村头的土地庙。庙前的广场上,村民们正在准备 “感恩宴”,桌子上摆满了自家做的卤味、糕点和水果。“这是村里的老规矩,每逢大灾过后,都要摆感恩宴,感谢神明庇佑,感谢帮助过我们的人。” 林阿福说道,“今天您一定要多喝几杯!”
宴席开始前,慧能师傅和玄清道长也专程赶来,与村民们一起举行了简单的 “安魂祈福仪式”。僧人们诵念《往生咒》,道士们洒下符水,林通则带领村民们在土地庙前的香炉里插上香烛,朝着天空祭拜 —— 既是感谢天地庇佑,也是告慰那些逝去的冤魂。
“愿冤魂安息,愿人间安宁。” 林通轻声说道,声音虽轻,却带着沉甸甸的分量。村民们纷纷跟着默念,广场上一片肃穆,只有风吹过铜铃的 “叮当” 声,轻柔而祥和。
下午,两人驱车前往市区的养老院。之前养老院曾遭遇黑影侵扰,老人们吓得夜不能寐。如今走进养老院,院子里的老人们正在晒太阳、下棋、打太极,脸上满是安详的笑容。“林师傅,自从您来布了辟邪阵,养老院就再也没出过怪事了。” 院长笑着迎上来,“老人们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好,有的还能自己种菜了呢!”
在养老院的菜园里,几位老人正在打理蔬菜,绿油油的青菜、红彤彤的番茄挂满了枝头。“以前总觉得浑身发冷,提不起劲。” 82 岁的陈大爷擦了擦额头的汗,“现在好了,每天种种菜,晒晒太阳,晚上睡得香,吃饭也香了。” 林通查看了养老院的辟邪布置 —— 大门的铜钱剑、走廊的八卦镜、每个房间的小盐米袋都完好无损,气场通透而祥和。
离开养老院时,夕阳已经西下。车子行驶在滨江大道上,晚霞将天空染成了温暖的橙红色,晋江的水面波光粼粼,像撒了一层碎金。岸边的防洪堤坝上,不少市民在散步,孩子们在堤坝下的沙滩上玩耍,远处的镇龙塔矗立在夕阳中,塔身的铜铃在风中发出清脆的声响,与市民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温馨和谐的画面。
“师傅,您看,这才是锦江该有的样子。” 小陈望着窗外,感慨地说道。林通点点头:“是啊,风水的终极意义,就是守护这样的安宁。”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明天我们去趟殡仪馆,给那些在血月之灾中逝去的人烧点纸钱,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
第二天上午,林通和小陈带着纸钱、香烛和鲜花,来到殡仪馆的悼念厅。悼念厅里摆放着二十多位逝者的牌位,其中有因堤坝坍塌遇难的村民,有因工地事故身亡的工人,也有因煞气侵扰病逝的老人。林通逐一为逝者上香,点燃纸钱,轻声说道:“放心吧,锦江已经恢复安宁了,你们的家人也都安好,愿你们早日投胎转世,来生平安顺遂。”
纸钱的灰烬随风飘散,像是逝者的回应。小陈站在一旁,默默地为逝者献上鲜花,眼中满是肃穆。他知道,这些逝者的离去,是贪腐与邪煞带来的伤痛,而如今的安宁,正是对他们最好的告慰。
从殡仪馆出来,林通接到了王书记的电话。“林师傅,告诉您一个好消息,赵卫东、张富贵等人的案子已经宣判了,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王书记的声音里带着振奋,“另外,我们已经出台了《锦江风水保护条例》,将风水保护纳入了城市规划,以后再也不会有人敢破坏龙脉和水口了!”
林通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太好了!这不仅是对逝者的告慰,也是对未来的承诺。” 挂了电话,他抬头望向天空,阳光明媚,白云悠悠,一派祥和景象。
傍晚时分,林通回到开元寺。大殿里的香火依旧鼎盛,信众们虔诚地祭拜着,脸上带着平和的笑容。慧能师傅正在为信众们讲解《金刚经》,玄清道长则在指导几位年轻人绘制符咒。看到林通,两人纷纷迎了上来。
“林师傅,听说殡仪馆的事了。” 慧能师傅双手合十,“逝者安息,生者安宁,这就是最好的结局。” 玄清道长也说道:“今晚的月亮一定很圆,我们一起去镇龙塔看看吧。”
三人登上镇龙塔的顶层,皓月当空,星光璀璨。锦江的夜景尽收眼底,灯火通明的市区、宁静祥和的村庄、蜿蜒流淌的晋江,在月光的照耀下,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塔檐的铜铃在夜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悦耳的声响,像是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守护与安宁的故事。
“鬼魅散尽,冤魂安息。” 林通轻声说道,眼中充满了平静与坚定。
“风水永续,人间安和。” 慧能师傅和玄清道长齐声应道。
三道声音交织在一起,回荡在镇龙塔的上空,与铜铃声、钟声、市民的欢声笑语融合在一起,化作一首永恒的赞歌。林通知道,守护之路没有终点,但只要人心凝聚,敬畏自然,传承传统,锦江就会永远风调雨顺,闽南的风水传奇,也会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守护中,永远延续下去,照亮这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