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朵这个名字舒糖听都没听过,她实在想不通卓玛的意思。
直到到了桑朵家,看见桑朵……和她的四个老公。
舒糖才终于懂了!
这就是卓玛很久之前跟她说过的,兼祧四房的意思。
四兄弟娶一个媳妇!
桑朵看着跟卓玛差不多大,黑黑的眼睛,深深的酒窝。
她第一次见到奶油蛋糕这种东西,稀罕得不行。
“谢谢你呀,舒糖。”
种了药田,村里女孩子都有钱去上学了。现在,洛通村的每个人都会说一些简单的汉语。
桑朵笑着跟舒糖道谢。
舒糖礼貌地摇头。
注意力不经意地往桑朵那四个丈夫身上看。
那个年纪看着明显最大的应该是大房丈夫。他看着是最壮,估计是家里的劳动力。
二房丈夫最像汉族人,斯斯文文的长相,脸上一直挂着笑。
老三……全程板着脸,始终侧身站在桑朵身边,眼里写满了占有欲,生怕舒糖是来抢他媳妇似的。
……嘶。有点凶。
舒糖看了一眼就把眼神挪开了。
转向老四。用后世的话说,这老四就是一条小奶狗。
哦,也不一定是小奶狗,因为他偶尔喊姐姐吸引桑朵注意力的样子,说不定是茶茶的一条小狗。
还真是四个丈夫风格迥异啊。
如果不是明天卓玛要结婚,舒糖还真想留下跟桑朵多聊两句。
同样对桑朵感兴趣的还有楚明珠。
不过晚上睡在卓玛家,出于礼貌,楚明珠还是没有多问。
三个人睡在一张床上。新娘子结婚前夜都多少有点兴奋。
她们聊到很晚才睡下。
第二天一早,天刚亮,屋里的人还没睡醒,院子里就响起了劈柴火的动静。
姐妹三人同时被吵醒,一同睁开眼。
六点半。
卓玛出嫁的日子。
仪式从这会就正式开始了。
藏族的婚礼,先要煨桑——家族祈愿的意思。
点燃松柏枝和糌粑,煨出桑烟。
用藏族人的话来说,桑烟可以直达天神住的地方,能够保佑祈福的人幸福,幸运,平安。
外面在煨桑,屋里,卓玛要起床梳妆了。
藏族婚礼,新娘要编上彩色的小辫子,戴上新娘帽。
编头发舒糖不会,卓玛喊了桑朵来帮忙。
舒糖和楚明珠负责在一旁给她化妆。
化妆品是舒糖在京市带过来的。卓玛和桑朵都没见过,不禁好奇。
“这个往脸上涂的白色的东西是面粉吗?”
“天呐糖糖,你把我嘴唇画的也太红了吧?”
“啊?眉毛上也要涂东西吗?”
屋外热闹,屋里也热闹。
卓玛妈妈在给她做出嫁的蕨麻米,类似于内地新娘妈妈喂的那顿面条。
村民们找来了僧人在院子里为一对新人祈福。
没看见桑朵那四个丈夫,舒糖一开始还有点好奇。
桑朵解释说:“我们这头的习俗,婚礼要挤上一桶牛奶祈福,他们去牧场挤牛奶了。”
要是别人家兄弟不够,这一桶牛奶怕是要挤一个小时。
楚明珠露出羡慕的眼神,心想,果然,四个丈夫有四个丈夫的好。
熏香祈福中。
娘家这头的仪式前前后后进行了一个小时。
新郎终于到了。
章礼走在人群最前头,
他今天穿着藏族的传统服饰,戴着耳坠和发饰,满满的异域风情,看起来和平时很不一样。
卓玛从窗户往院里偷瞄一眼,收回视线时,脸都红了。
“你们快去门口。”卓玛伸手推舒糖。
示意她去堵门。
章礼父亲是汉族人。
按照他爸妈结婚时的习俗,是有堵门的。
也是给婚礼增加一些趣味性。
早就商量好了。舒糖笑着起身。
等章礼带着家族里的兄弟进屋时,舒糖刚好站到了新房门口。
“舒医生。”章礼向舒糖恭敬地点了点头。
就在他以为舒糖要考验他几道难题的时候……
舒糖和楚明珠对视一眼,然后各自往旁边移了一步。
大大方方的让出了房门的宽度。
“啊?”卓玛在屋里看见这一幕都愣了。
这是舒糖和楚明珠昨天晚上就商量好的。
“进去接卓玛吧。”舒糖说。
“今天我们不为难你,以后,请你也别为难卓玛。”
卓玛坐在床边,听着舒糖温柔的声线说着这样有分量的话,昨晚睡前憋回去的眼泪,终于还是没忍住落了下来。
不过又很快被章礼擦干。
“接你回家?”章礼笑着看她。
卓玛盼着这一天都盼了一年了,哪还能不点头。
没有亲兄弟,就由洛通村的村民替她送嫁。
一对新人走到门口。
院子外面突然响起整齐的脚步声。
“嫂子。”
飞行中队徐西临曾经的兄弟们都身穿便装等在门外。
“西哥让我们来跟着送嫁。”
他们声音不大,也没有喧宾夺主的意思。说完这句话便默默进到院子里,一人拿起一个箱子,走在送嫁队伍里。
楚明珠在旁边看着,啧啧了两声:“看看,有人人没跟来,心却跟来了。”
“全中队的人帮忙,咱们糖糖的面子还是太大了些。”
楚明珠笑着调侃。
舒糖心里暖和,看着楚明珠逗她:“怎么?羡慕了?”
“不然我也给你介绍个飞行员,这面子你也能有了。”
“不不不。”听见“介绍”“相亲”这样的字眼,楚明珠本能的应激,剧烈摇头,“单身挺好的。”
“或者……”她扫了眼拎着奶桶,围在桑朵附近的四兄弟,笑眯眯地:“我看嫁给四个丈夫好像也不错。”
“我看你想法实在是有点疯狂。”舒糖看她一眼。
洛通到江塘不能这么走着去。
扎西在部队工作。
组织上知道他女儿结婚,所以特意派了一辆车过来撑面子。
一行人坐着小车去往卓玛的婆家。
喝牛奶,献哈达,改口……
改口时,章礼父母送了好几块很大的蜜蜡送给卓玛。
可以看出来,二老对卓玛非常喜欢。
“……好有攻击力的富有。”楚明珠低声感慨。
院子里挤满了过来看新娘子凑热闹的小朋友。
有个小朋友看出舒糖明显不是藏族人的长相,凑过来问她:“你就是那个带着大家种药田赚钱的姐姐吗?”
其他人也一起看过来。
卓玛大喜的日子,舒糖没打算抢风头,没回答他这个问题。
“给你糖吃。”她巧妙地转移着话题。
刚从兜里拿出糖块,院外小路上,传来自行车铃叮铃叮铃的声音。
“章礼家的!”
“双喜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