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像一块厚重的黑布,压得根据地的山林喘不过气。刘满仓的住处里,煤油灯的光忽明忽暗,他正趴在桌子上,看着一张手绘的地图,手指在上面轻轻滑动——地图上标记着作坊附近的几个村落,其中一个叫“李家坳”的村落,用红笔圈了起来。
“刘队长,情况怎么样?”李铮推开门走进来,看到刘满仓严肃的脸色,心里的担忧更甚。
刘满仓抬起头,指着地图上的李家坳:“刚接到哨兵报告,有一个小队的日军,大概三十多人,带着步枪和轻机枪,正朝着李家坳方向移动,看架势是要袭扰村落,抢粮食,还可能想破坏附近的基础设施——李家坳旁边有一条引水渠,是作坊和几个村落的主要水源,要是被他们破坏了,麻烦就大了。”
李铮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李家坳距离作坊只有三里地,要是日军在那里得手,很可能会继续朝着作坊方向探查,一旦发现作坊的痕迹,后果不堪设想。“必须阻止他们!”李铮立刻说,“不能让他们破坏引水渠,更不能让他们靠近作坊!”
刘满仓点点头,站起身,抓起挂在墙上的驳壳枪:“我已经安排了一个班的战士,跟着我去李家坳,利用地形打游击,拖延时间。你这边赶紧组织作坊的人,把重要设备和原料转移到山洞备用点——之前咱们挖的那个山洞,刚好能放机床和火药,日军就算找到作坊,也拿不到东西。”
“好!我马上回去安排!”李铮转身就往外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快,再快一点,一定要在日军到达之前,把设备转移走。
此时的李家坳,村民们已经接到了消息,正忙着把粮食和贵重物品往地窖里藏。村支书李大爷带着几个年轻村民,拿着锄头、镰刀,守在村口,脸上满是紧张,但眼神却很坚定:“大家别怕,刘队长他们马上就到,咱们先守住村口,别让日军轻易进来!”
没过多久,远处的山道上出现了日军的身影——三十多个日军,穿着黄色的军服,端着步枪,中间还有一挺轻机枪,正朝着李家坳慢慢逼近。为首的日军小队长举着望远镜,看了看村口的防御,冷笑一声,挥手示意手下进攻。
“砰砰砰!”日军的步枪响了起来,子弹打在村口的土墙上,溅起一片片尘土。村民们虽然害怕,但还是按照之前训练的那样,趴在墙后面,时不时扔出一颗土制手榴弹——虽然威力不大,但也能暂时阻挡日军的进攻。
就在这时,刘满仓带着战士们从侧面的山林里冲了出来,手里的步枪和机枪同时开火:“打!别让他们靠近村子!”
日军没想到会遇到埋伏,顿时乱了阵脚。刘满仓趁机下令:“小张,你带两个人,绕到日军后面,打他们的机枪手!小王,你带几个人,在山道上埋地雷,阻止他们撤退!”
战士们立刻行动起来。小张带着两个人,猫着腰,借着树木的掩护,悄悄绕到日军后面。日军的机枪手正忙着向村口射击,没注意到身后的动静——“砰砰”两枪,机枪手应声倒地,机枪顿时哑了火。
日军小队长又惊又怒,刚想下令反击,山道上突然传来“轰隆”一声——小王他们埋的地雷炸了,两个日军被炸倒在地,剩下的日军吓得纷纷后退,不敢再往前冲。
“好!”刘满仓大喊一声,带着战士们趁机冲锋,手里的驳壳枪接连开火,又打倒了两个日军。村民们也从村口冲了出来,拿着锄头、镰刀,朝着日军挥舞——虽然没有 guns,但也给日军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日军小队长看着局势不对,知道再打下去只会吃亏,立刻下令撤退。刘满仓没有追太远——他知道,日军只是小规模袭扰,目的是试探防御,追得太远可能会中埋伏。他让人守住村口,自己则带着几个战士,朝着作坊方向跑去——他得看看李铮那边的转移情况怎么样了。
此时的作坊里,一片忙碌的景象。李铮带着二十多个工人,正在搬运机床零件和火药。老周和小王抬着一个沉重的机床齿轮,深一脚浅一脚地朝着后山的山洞走去——齿轮太重,两人的额头上满是汗水,衣服都湿透了,却没人停下休息。
“大家再加把劲!日军已经撤退了,但说不定还会再来,一定要把东西都转移到山洞里!”李铮一边搬着一箱火药,一边给大家鼓劲。他的胳膊被箱子磨得通红,却浑然不觉,心里只想着快点把东西转移完。
突然,负责搬运的小吴脚下一滑,手里的箱子差点掉在地上——箱子里装的是刚生产好的枪管,要是摔了,很可能会变形。“小心!”旁边的老周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了箱子,才没让它掉下来。
“谢谢周师傅!”小吴吓出了一身冷汗,连忙稳住脚步,跟着老周继续往前走。李铮走过来,拍了拍小吴的肩膀:“别急,慢慢来,安全第一,东西摔了还能再做,人别受伤了。”
小吴点点头,深吸一口气,又加快了脚步。
山洞在作坊后山的半山腰,洞口被树枝和杂草掩盖着,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李铮之前就带着人把山洞清理好了,里面铺了木板,还挖了通风口,刚好能存放机床零件、火药和子弹。工人们把东西一件件搬进山洞,李铮则在旁边清点数量,确保没有遗漏——尤其是火药和子弹,都是易燃易爆的,必须小心存放,还要和机床零件分开,避免发生意外。
就在最后一箱火药搬进山洞的时候,刘满仓跑了过来,气喘吁吁地说:“李同志,日军已经撤退了,李家坳那边没什么大损失,就是村口的土墙被打坏了,村民们都没事。”
李铮松了口气,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太好了!东西都转移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一些不重要的工具,就算日军来,也拿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
两人走进山洞,看着整齐堆放的机床零件、火药和子弹,心里都踏实了不少。刘满仓感慨道:“幸好咱们早有准备,挖了这个备用山洞,不然这次日军要是真的摸到作坊,咱们的损失就大了。”
李铮点点头:“这次是运气好,日军只是小规模袭扰,要是下次他们派大部队来,咱们的防御还得加强。我看,得在山洞周围也布置一些伪装和观察哨,再埋上几个地雷,确保山洞的安全。”
“我同意!”刘满仓立刻说,“明天我就安排人去做,另外,李家坳那边也得加强防御,派两个班的战士驻守,再组织村民们搞自卫队,下次日军再来,咱们能更快地应对。”
两人又商量了一会儿后续的防御措施,才走出山洞。此时天已经蒙蒙亮,东方泛起了鱼肚白。作坊里,工人们正在清理剩下的工具,有的在修补被碰坏的木箱,有的在检查伪装网——虽然一夜没睡,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没有疲惫,反而带着一丝庆幸和坚定。
李铮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清楚,这次小规模袭扰只是一个开始。日军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试探和进攻。但他也有信心,只要他们团结一心,做好防御,保护好作坊,就能一次次击退日军,为前线生产更多的武器和弹药,总有一天,能把日军赶出中国。
他转身对刘满仓说:“走,咱们去李家坳看看村民们,帮他们修修土墙,再跟他们说说后续的防御安排,让大家都放心。”
刘满仓点点头,两人并肩朝着李家坳走去。山道上,晨雾渐渐散去,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新的一天开始了,战斗和生产,也将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