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零件加工区,机床“嗡嗡”的运转声格外响亮。吴天浩正盯着一台改进后的车床,徐小眼则蹲在旁边,手里拿着一把锉刀,仔细打磨着刚加工好的轻机枪枪管。自从解决了钢材问题和机床精度问题,李铮就下达了试制“自产”捷克式轻机枪的命令——这是部队最急需的轻武器,之前全靠缴获,现在终于有机会自己生产了。
“徐师傅,枪管的膛线加工得怎么样?”吴天浩问道。他手里拿着一份捷克式轻机枪的零件图纸(缴获日军的,经过修复),上面标注着枪管膛线的缠度和深度——这是影响射击精度的关键。
徐小眼放下锉刀,拿起枪管,对着阳光看了看膛线的纹路:“吴师傅放心,膛线缠度1:240,深度0.5mm,误差不超过0.03mm,比图纸要求的还精准!”他说着,又用游标卡尺测量了一下枪管的外径,“直径7.92mm,完全符合标准。”
吴天浩点点头,又走到另一台机床旁。这里正在加工轻机枪的枪机,技工小张正按照吴天浩制定的流程,用改进后的车床车削枪机的闭锁槽。“小张,注意闭锁槽的角度,是45度,不能偏!”吴天浩提醒道。小张立刻调整刀架角度,小心翼翼地车削,铁屑像卷花一样落在地上。
捷克式轻机枪(Zb-26)的零件有上百个,核心零件包括枪管、枪机、弹匣、闭锁体、枪托等,每个零件的精度要求都很高。为了保证试制成功,李铮专门成立了“轻机枪试制小组”,由吴天浩任组长,负责整体工艺;徐小眼任副组长,负责精密零件加工和质量检验;王铁锤负责枪管和枪托的锻打;陈婉儿则负责配套弹药的改进——用硝化甘油制作的发射药,提升子弹初速。
经过半个月的忙碌,所有核心零件终于加工完成。这天上午,试制小组在组装区集合,准备进行第一次组装。吴天浩将零件整齐地摆放在操作台上,从枪管到枪机,从弹匣到闭锁体,一一对应,像一件即将完成的艺术品。
“开始组装!”吴天浩一声令下,众人立刻行动。王铁锤先将枪管固定在枪身上,徐小眼则负责安装枪机——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枪机的闭锁体要和枪管的闭锁槽严丝合缝,否则会影响射击精度,甚至引发炸膛。
徐小眼拿着枪机,小心翼翼地对准枪身的导轨,慢慢推进去。可推进到一半,枪机突然卡住了,怎么也推不动。“怎么回事?”吴天浩急忙凑过来,仔细查看。他用手电筒照着导轨,发现枪机侧面的一个凸榫比标准尺寸厚了0.1mm,正好卡在导轨的凹槽里。
“是我加工时没注意,凸榫多了一点。”负责加工枪机的技工小张满脸愧疚。徐小眼却摆摆手:“没事,我来磨掉。”他掏出一把细锉刀,伸进枪身导轨,小心翼翼地打磨枪机上的凸榫。他的手指灵活得像在绣花,每锉一下都要停下来测量,生怕磨多了影响精度。
半个时辰后,凸榫打磨完毕。徐小眼再次将枪机推进导轨,这次顺畅无比,“咔哒”一声,枪机成功闭锁。“好了!”他兴奋地说,众人都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的组装很顺利:安装弹匣槽、固定枪托、装配瞄准装置、调试扳机……两个小时后,一把完整的捷克式轻机枪出现在众人面前。枪身通体黝黑,枪管上的散热片整齐排列,弹匣斜插在枪身左侧,瞄准星闪着寒光——这是他们亲手打造的第一挺“自产”轻机枪!
“太漂亮了!”王铁锤忍不住伸手摸了摸枪身,眼睛里满是自豪,“比缴获的鬼子机枪还精神!”
李铮也凑过来,拿起轻机枪,感觉沉甸甸的,握在手里很扎实。他拉了拉枪栓,顺畅无比;扣动扳机,击针动作正常;瞄准远处的一棵树,瞄准星清晰精准。“走!去试射场!”他大手一挥,带着众人朝着后山的试射场走去。
试射场早已布置好,50米外立着一个钢板靶,旁边还放着一箱用硝化甘油发射药制作的7.92mm子弹。徐小眼将弹匣装满子弹,插在轻机枪上,拉上枪栓:“李主任,您来试射?”
李铮摇摇头,把轻机枪递给旁边的战士老赵——老赵是团里的机枪手,用过缴获的捷克式轻机枪,经验丰富。“老赵,你来试试,看看咱们自产的机枪怎么样!”
老赵接过轻机枪,激动得手都有些抖。他趴在射击位上,将枪托抵肩,瞄准钢板靶,深吸一口气,扣动扳机。“哒哒哒!哒哒哒!”轻机枪发出清脆的射击声,子弹像雨点般射向钢板靶。他一口气打光了弹匣里的20发子弹,才松开扳机。
众人立刻跑过去查看钢板靶,上面布满了弹孔,大部分都集中在靶心周围,只有两三发偏离了靶心。“好枪!”老赵兴奋地大喊,“后坐力比缴获的还小,射击精度高,连续射击一点都不卡壳!”
接下来,他们又进行了连续射击测试:徐小眼换上新弹匣,老赵连续射击50发子弹,轻机枪始终运转正常,没有出现任何故障。吴天浩拿着测距仪测量射程,结果显示有效射程达到800米,虽然比原版捷克式轻机枪(900米)低了10%,但完全能满足战场需求。
“成功了!咱们成功试制出捷克式轻机枪了!”众人欢呼起来,声音在山谷里回荡。李铮看着那挺冒着热气的轻机枪,心里充满了成就感——这是他们军工车间自主生产的第一种重武器,标志着车间的生产能力从“修复”“仿制简单武器”迈向了“自主生产复杂武器”的新阶段。
“吴师傅,立刻制定批量生产计划!”李铮下令,“王铁锤,你负责扩大枪管锻打规模;徐小眼,你培训几名技工,专门负责精密零件加工;陈组长,你加快硝化甘油发射药的生产,保证弹药供应。争取每月能生产5挺轻机枪,优先装备独立团的步兵连!”
“明白!”众人齐声应道,眼神里充满了斗志。
夕阳西下,试射场的余晖洒在那挺捷克式轻机枪上,枪身泛着淡淡的金光。李铮站在试射场旁,看着远处的山林,心里暗暗发誓:他们还要生产更多的轻机枪、重机枪、步兵炮,打造出一支装备精良的八路军部队,早日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而这挺自产的捷克式轻机枪,就是他们实现这个目标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