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吴把辞职信塞进抽屉最底层时,指甲在纸角掐出了几个白印。办公室的百叶窗没拉严,阳光斜斜切在他桌上的台历上,红笔圈着的\"入职三周年\"刺眼得很。打印机在隔壁咔嗒作响,和他三年来每个工作日听到的声音一模一样。
\"吴哥,奶茶到了。\"新来的实习生捧着杯珍珠奶茶进来,脸上还带着没褪尽的学生气,\"王姐说还是你常喝的半糖加冰。\"
小吴接过奶茶,杯壁的水珠渗进袖口。他想起三年前第一天上班,也是这样的六月天,他攥着工牌站在电梯里,看着数字从1跳到23,心里盘算着要在这里做出点\"不一样\"的成绩。现在工牌的塑料壳磨出了毛边,他还是每天在茶水间和王姐讨论哪家外卖满减,在例会上重复\"基本完成指标\"。
迪卡拉底的哲学课堂设在公园的凉亭里,晚风卷着槐花香飘进来。小吴是被表姐硬拉来的,表姐说:\"你整天唉声叹气的,去听听人家怎么说。\"他找了个角落坐下,看着穿校服的学生、拎着菜篮的老人围着迪卡拉底,突然觉得自己这身熨帖的衬衫格外扎眼。
\"今天我们聊聊'日子'。\"迪卡拉底的声音混着蝉鸣,\"有人觉得日子像白开水,淡得没味道;有人觉得白开水最养人。\"他指着石桌上的玻璃杯,\"你们说,这杯子里的水,是平庸的,还是伟大的?\"
\"当然是平庸的。\"小吴没忍住接了话,\"要是装着茅台,或者哪怕是杯手冲咖啡,也比白开水强。\"他想起上周同学聚会,有人开了公司,有人去了国外,只有他还在说\"我们部门\"、\"领导觉得\"。
苏拉从帆布包里掏出本旧相册,翻开泛黄的内页:\"这是我姥姥的日记,1978年的。\"她念着上面的字,\"三月初五,给玉米追肥,发现三棵苗被虫咬了,补种;四月廿三,缝被子时多钉了两个扣子,省得总开线。\"她抬眼,\"这些事够平庸吧?可我每次看,都觉得比小说还动人。\"
马克嗤笑一声,他刚辞了父母安排的国企工作,在夜市摆了个手作饰品摊。\"动人?那是你们没见过真正的活法。\"他掏出手机翻出照片,\"上周我去沙漠露营,看到银河的时候,才知道以前朝九晚五的日子多可笑。\"
争论声里,小吴注意到坐在对面的老太太。她正用毛线针勾着拖鞋,银白的线在指间绕来绕去,勾出朵简单的梅花。\"您不觉得无聊吗?\"小吴忍不住问,\"天天勾这些,有啥意思?\"
老太太抬眼笑了,眼角的皱纹挤成朵花:\"你看这针脚,每一针都得匀,松了紧了都不成。\"她举起半成品,\"我家老头子穿了我勾的拖鞋,二十年没冻过脚,这算不算意思?\"
迪卡拉底捡起片落在石桌上的槐树叶:\"你们看这叶脉,横平竖直,规规矩矩,可正是这些'平庸'的纹路,让叶子能吸水分、挡阳光。\"他把树叶递给小吴,\"要是每片叶子都想长成奇形怪状的样子,树该多累?\"
小吴捏着那片叶子,突然想起小时候。爷爷是修钟表的,总戴着放大镜坐在窗边,镊子夹着比米粒还小的齿轮,一下下往机芯里装。那时候他觉得爷爷的日子闷得发慌,现在才想起,每次修完钟,爷爷都会把钟表贴在耳边听,眼里的光比任何时候都亮。
\"其实啊,\"摆摊的老李插了话,他卖了二十年煎饼,每天凌晨四点起床磨面糊,\"我摊煎饼的时候,总琢磨怎么让面浆稠稀刚好,葱花切得大小合适。有回一个老主顾说'你这煎饼,比我闺女做的还对胃口',那天我高兴得多放了俩鸡蛋。\"
小吴的手机震了震,是同事发来的消息:\"吴哥,你上次改的那个方案,客户说特别接地气,让咱下周再细化下。\"他盯着屏幕看了半天,想起改方案时,自己对着数据表格熬了三个晚上,把每个图表的配色都调成了客户公司的VI色。
\"平庸不是重复,是放弃了在重复里找乐趣的心思。\"迪卡拉底的声音拉回他的思绪,\"就像包饺子,有人觉得是任务,有人琢磨着怎么把褶捏得好看,怎么调馅更合家人的口味。\"
晚风渐凉,小吴往家走。路过小区门口的修车摊,张师傅正蹲在地上给自行车补胎,手里的锉刀磨着内胎,发出沙沙的声响。他想起每次下雨,张师傅都会把客户的车座用塑料袋包好,车把上还挂着免费提供的一次性雨衣。
回到家,小吴从抽屉里翻出辞职信,没撕,也没再塞回去。他打开电脑,调出那个被客户表扬的方案,在备注栏里写下:\"下次可以试试把数据做成动态图表,客户可能会更直观。\"窗外的路灯亮了,他突然想明天带杯奶茶给王姐,换种三分糖的试试。
夜里躺在床上,小吴摸出手机,给爷爷发了条消息:\"爷爷,周末想跟您学修闹钟。\"很快收到回复,是段语音,爷爷的声音带着笑:\"好啊,我把你小时候拆坏的那个座钟找出来,咱爷俩一起修好它。\"
月光从窗帘缝里钻进来,在地板上投下细细的一道光。小吴忽然觉得,这道每天都能看见的月光,其实也挺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