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零计划”像一阵春风,让大山药业重新焕发了活力。扁平化管理提高了效率,创新特区激发了热情,全球轮岗培养了人才。公司上下干劲十足,业绩节节攀升。
可张大山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新的风暴已经从天边压了过来。
这次的风暴,是国际性的。
先是欧洲传来消息:由诺华、辉瑞等五大药企牵头,联合成立了 “国际创新药保护联盟” ,宣称要“维护全球药品知识产权秩序”。明眼人都看得出,这个联盟的矛头直指中国药企,首当其冲的就是大山药业。
联盟成立后的第一把火,就烧到了张承志的马来西亚基地。他们通过当地环保组织,指控大山药业的种植园“破坏热带雨林生态”,要求暂停项目进行环评。一纸诉状递到法院,项目被迫中断。
“爸,他们这是欲加之罪!”视频里,张承志急得嘴角起泡,“咱们的种植园完全符合可持续标准,哈菲兹博士可以作证!但法院已经受理,至少要拖三个月!”
祸不单行。李秀云团队卷入了一场国际学术纠纷。某国外实验室声称“地涌金莲”的核心研究成果涉嫌抄袭其早期论文,虽然证据牵强,但在联盟的推波助澜下,国际媒体大肆炒作,影响极其恶劣。
“这是学术碰瓷!”李秀云气得手发抖,“他们的论文只是概念设想,我们的研究是完整的数据链!但他们利用舆论施压,期刊已经要求我们限期答辩!”
更糟糕的是,国内市场监管部门突然加强了对中药注射剂的监管力度,新规要求补充大量安全性数据。虽然并非针对大山药业,但“地涌金莲”注射液刚上市不久,不得不重新投入巨资进行合规改造。
“张总,这是系统性的围剿!”梁致远从香港发回紧急报告,“联盟动用了政治、法律、媒体全方位手段,就是要拖慢我们的全球化步伐!”
压力从四面八方涌来,公司内部刚刚凝聚起来的士气又开始动摇。有股东私下提议:“要不……咱们暂时收缩海外战线,避其锋芒?”
张大山站在办公室巨大的落地窗前,看着窗外阴云密布的天空。他想起靠山屯的老人们常说的话:“树大招风,风过树更壮。”
他转身,目光扫过焦虑的管理层:“避?往哪避?人家已经把刀架在脖子上了!这时候退缩,就是前功尽弃!”
他立刻做出部署:
1. 马来西亚: 让张承志聘请顶级环境律师,主动申请国际权威环评机构介入,用科学数据反击不实指控。同时,联络中国驻马使馆寻求支持。
2. 学术纠纷: 李秀云团队立即准备答辩材料,邀请全球同行专家联署声援。赵启明博士动用人脉,在权威期刊发表反驳文章。
3. 国内应对: 王斌和周明牵头成立专项小组,严格按照新规升级生产工艺,把合规挑战变成品质升级的机遇。
4. 舆论反击: 主动公布“归零计划”成果,展示中国药企的创新活力,揭露联盟的贸易保护主义本质。
关键时刻,“中国创新药出海联盟”再次发挥重要作用。几家成员企业共享应对经验,联合聘请国际律师团,成本共担,风险共御。
更令人振奋的是,国家相关部门表态支持企业依法维权,并考虑建立针对性的预警和援助机制。
一个月后,战局出现转机:
- 国际环评机构出具报告,证实大山药业种植园符合可持续发展标准,马来西亚法院驳回环保组织的诉请。
- 李秀云团队的答辩材料获得期刊认可,抄袭指控被撤销。
- 国内新规升级顺利完成,“地涌金莲”注射液安全性数据更加完善,反而赢得了医生和患者的更高信任。
三线告捷,大山药业在国际围剿中不仅没被打垮,反而越战越强!
庆功宴上,张承志发来视频,背景是重建后生机勃勃的种植园:“爸,经过这一仗,咱们在海外算真正扎下根了!”
张大山举杯,眼中闪着锐利的光:“同志们,这场仗告诉我们——只有自身足够强大,才能无惧任何风雨!”
但他心里清楚,国际巨头绝不会善罢甘休。下一场风暴,或许已经在酝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