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厦如林方知天地广 模式革新乃觉自身微
晨曦如轻纱般透过巨大的玻璃穹顶,温柔地洒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区那明亮如镜的地面上,仿佛给整个商贸城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考察团成员们站在入口处,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仿佛置身于一个由商品构成的、无边无际的现代化宫殿之中。
放眼望去,宽敞的通道一眼望不到头,宛如一条蜿蜒的长龙,延伸至远方。通道两侧,鳞次栉比的店铺整齐排列,装修精致,各具特色。这些店铺就像宫殿里的一座座小宝库,等待着人们去探索和发现其中的宝藏。
走进店铺,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目不暇接。从可爱的玩具到精美的饰品,从实用的五金到高科技的家电,这里应有尽有,分类清晰,划行归市,秩序井然。每一件商品都摆放得井井有条,让人很容易就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而热烈的氛围,仿佛每一个人都在与时间赛跑。来自五湖四海的客商们汇聚于此,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不同的肤色,操着各种语言,彼此交流着、询价着、谈判着。拉着小拖车的采购员们像蜜蜂一样忙碌地穿梭在人群中,他们手中的清单上列满了各种商品,每一件都需要仔细挑选和比较。
而在不远处,打包发货的工人们则动作迅速而熟练地将一件件货物包装好,贴上标签,然后装上货车。他们的工作效率之高,让人不禁感叹这座商贸城的繁忙与高效。
这里没有东河商贸城的那种懈怠和陈旧感,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争分夺秒的商业活力。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意而拼搏,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商机和挑战。
“这……这也太大了吧!”做日用百货批发的刘总站在商贸城的一角,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他瞪大了眼睛,嘴巴张得大大的,几乎能塞进一个鸡蛋。他自家的那个批发部,与这里相比,简直就是乡下的一个小卖部,显得微不足道。
“你看他们的货,款式真新,包装也漂亮!”服装加工的李总眼睛发亮,紧紧盯着几家时装店的橱窗,手里不停拍着照片。
陈临海同样心潮澎湃,但他更多的是在观察细节。他注意到每个店铺门楣上清晰的二维码和店铺编号,注意到市场内无处不在的多语种指示牌和便捷的电子支付系统,注意到那些设在店铺深处的直播间,年轻的主播们正对着手机屏幕,用流利的外语推介着手中的商品。
“各位,我们现在所在的是一区,主要经营玩具、饰品、花类等。”当地陪同的管委会负责人热情地介绍,“整个国际商贸城现有营业面积超过数百万平方米,商位七万多个,经营26个大类、210万个单品。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
一系列天文数字,让考察团成员们再次陷入了震撼的沉默。东河商贸城那几万平米的面积,几千个摊位,在这里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他们随机走进一家经营创意家居用品的店铺。店主是一位三十多岁的精干女子,得知他们是来自北方的考察团,很热情地介绍了情况。
“我们这里基本都是‘前店后厂’模式,或者跟固定的工厂深度合作。”女店主指着一款热销的创意收纳盒,“这个产品,就是后面义亭镇的工厂生产的,我这边接到订单,直接网络下单给工厂,他们安排生产、发货,效率很高。很多老外都喜欢直接在这里看样下单。”
“电商对我们帮助太大了。”她继续说道,“我们店百分之六十的订单来自线上,通过市场统一的电商平台和物流系统发往全国甚至全球。光靠线下,根本做不到现在的规模。”
“前店后厂”、“电商赋能”、“全球市场”……这些在东河区还停留在文件和口号上的词汇,在这里是每天都在发生的现实。
陈临海仔细询问了市场管理、租金、政策扶持等情况。女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提到政府主要在打造平台、完善配套、优化服务、维护秩序上下功夫,具体的经营完全交给市场。
钱卫东在一旁听着,脸色变幻不定。他原本想挑刺,比如质疑租金太高、竞争太激烈,但看到这家店铺里繁忙的景象和店主脸上自信的笑容,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只能低声对旁边的金满堂嘀咕:“都是表面光鲜,背后不知道多少小商户亏本撑着。”
金满堂却似乎没听进去,他盯着店里那些新奇巧妙的商品,又看了看门外川流不息的人流,眼神中第一次露出了深思的神情。他是搞建筑的,对人气和商业氛围有着本能的敏感。这里旺盛的人气,意味着巨大的商业价值,这是他那个主要靠关系拿工程的金鼎建筑公司从未接触过的世界。
下午,考察团参观了与之配套的物流园区。看到全自动化的分拣线,看到标注着世界各地城市的物流货车,看到“一点发全国,低成本高效率”的现实演绎,几位局长更是感慨万千。发改委马局长对陈临海低声道:“区长,这物流效率,比我们那边至少高出百分之三十,成本还可能更低!这就是竞争力啊!”
商务局韩局长也感叹:“我们以前总想着怎么招商,怎么给优惠,现在看来,真正的吸引力,是这种完善的产业链配套和高效的流通环境!”
陈临海默默点头,他知道,此行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一半。让这些关键部门的负责人亲眼看到差距,感受到震撼,比他在会议室里说一百遍都有用。
傍晚,考察团应邀与当地几位成功的市场经营户代表座谈。其中一位杨总,年约五十,精神矍铄,言谈举止间透着浙商特有的精明与务实。他分享了自己如何从摆地摊起步,借助市场平台和电商浪潮,如今将生意做到遍布东南亚的经历。
“关键就两条,”杨总伸出两根手指,“一是政府敢放手,肯服务,给我们搭好台;二是我们自己敢闯敢试,不怕失败。最怕的就是政府这也不敢那也不敢,管得死气沉沉,那企业再有想法也白搭!” 他说这话时,目光扫过考察团众人,仿佛意有所指。
钱卫东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难看。金满堂却听得入了神,会后还主动凑上去跟杨总交换了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