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厉风行首战传捷报 多方并举活水汇东河
陈临海在政府党组会上的精彩陈词和那份极具操作性的融资方案,很快形成了会议纪要,并上报区委。虽然王猛、钱卫东等人内心依然不服,但在陈临海严密的逻辑和展现出的巨大决心面前,他们暂时找不到更有力的反对理由。刘国栋书记在听取了李卫国的详细汇报后,权衡再三,最终表态支持陈临海的融资思路,要求区政府\"大胆探索,稳妥推进\"。
这一表态如同春风化雨,让指挥部全体成员精神为之一振。陈临海立即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以雷霆万钧之势,将融资方案全面付诸实施。
他亲自点将,成立了三个专项工作小组,每个小组都配备了最强阵容:
第一组,由发改委局长马文斌挂帅,财政局副局长、商务局副局长配合,专职负责\"跑部钱进\",攻克省级产业基金和专项资金。马文斌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发改,深谙与上级部门打交道的门道。他带着足足装了三个行李箱的项目材料,在省城一住就是大半个月。每天清晨,他总是第一个守在省发改委服务业处门口,陪着笑脸向每一位工作人员问好;午休时间,他守在食堂门口,寻找能与处长、司长们\"偶遇\"的机会;晚上,他又带着整理好的补充材料,挨个拜访相关部门的负责人。
有一次,为了争取省商务厅一位关键处长的支持,马文斌在对方办公室外整整等了四个小时。当那位处长终于开完会出来时,看到满头大汗却依然保持微笑的马文斌,不禁动容:\"老马啊,你们东河区的干部,这股子韧劲真是让人佩服!\"
第二组,由财政局局长周健和新组建的平台公司筹备组长牵头,专职对接政策性银行。周健原本对融资方案心存疑虑,但在陈临海的激励下,也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干劲。他组织全局精干力量,连续奋战七个昼夜,准备了一份厚达五百多页的融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每一个数据都经过反复核对,每一个风险点都制定了应对预案。
陈临海更是亲自出马,与国开行省分行的分管副行长进行了一次长达三小时的高规格会谈。会谈中,陈临海不仅对项目的商业模式、还款来源和风险控制措施进行了详尽阐述,更展现出了对宏观经济形势和金融政策的深刻理解。他准确预判了未来三年区域经济发展趋势,提出了独具特色的\"供应链金融+商贸物流\"的创新模式,让在场的银行专家都频频点头。
第三组,由招商局局长赵磊和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开始与社会资本接触,准备bot等模式的项目推介资料。赵磊带领团队走访了省内外二十多家知名物流企业和电商平台,深入了解投资商的需求和顾虑。他们精心制作了中英文对照的项目推介手册,还专门拍摄了一段展现东河区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宣传片。
工作的推进并非一帆风顺。马文斌在省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力:某个关键部门的经办人员态度冷淡,以\"材料不齐\"为由多次退回申报文件;另一个部门的负责人则直言不讳地说:\"像你们这样的项目,全省每年有几百个,凭什么给你们特殊照顾?\"
周健那边更是困难重重。国开行派出了一支由八人组成的尽调团队,在东河一住就是十天,对项目的每一个细节都刨根问底。有一次,一位年轻的银行分析师甚至当场质疑:\"你们预测的客流量增长率达到25%,这个数据的依据是什么?如果达不到,还款来源如何保证?\"问得周健一时语塞。
社会资本方面,虽然咨询的人不少,但真正愿意投资的却寥寥无几。一位来自南方的投资商说得直白:\"陈区长,不是我们不看好这个项目,实在是现在经济形势不明朗,我们也要对股东负责啊。\"
面对这些困难,陈临海如同一个不知疲倦的舵手,牢牢掌控着方向。他建立了每日例会制度,雷打不动地听取各小组的进展汇报。对马文斌,他鼓励道:\"不要怕碰钉子,钉子碰多了,门也就开了!省里不批,我们就天天去;处长不见,我们就找厅长!要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
对周健,他提醒道:\"银行看重的是风险和收益,我们的方案无懈可击,要有信心!记住,我们不是在求他们施舍,而是在提供一个双赢的合作机会!\"
对赵磊,他指导道:\"推介资料要突出我们的优势和政策红利,要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赚钱效应!可以组织潜在投资商到江东的成功项目实地考察,让他们亲眼看到商贸物流的发展前景!\"
在陈临海的精准指挥和团队的全力拼搏下,转机开始出现。马文斌那边首先传来好消息:经过数轮艰苦的谈判和专家评审,东河商贸新城项目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创新模式,成功被纳入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创建名单!更令人振奋的是,省发改委和商务厅联合下达了首期五千万元的引导基金支持!
这个消息传到指挥部时,正在加班的干部们顿时沸腾了。马文斌从省城打来电话,声音激动得有些发颤:\"陈区长,我们成功了!不仅拿到了资金,更重要的是拿到了省级认可!这可是千金难买的金字招牌啊!\"
紧接着,周健那边也传来捷报:国家开发银行经过严格的尽职调查和项目评估,认为东河商贸新城项目完全符合国家支持流通领域发展的政策导向,商业模式清晰,还款来源稳定,最终批复了首期三亿元的中长期项目贷款!而且由于项目被纳入省级重点,利率还享受了政策优惠,比基准利率下浮了10%!
这两个捷报,如同两只强有力的臂膀,一下子撑起了融资大局的半壁江山!指挥部里一片欢腾,之前所有的辛苦和压力,在这一刻都化为了成功的喜悦和巨大的干劲。年轻的办事员小张兴奋地跳了起来,被王建业笑着按住了:\"注意形象!注意形象!\"但王建业自己的眼角也闪着泪光。
更让人惊喜的是,随着省级基金和国开行贷款的落地,项目的信用等级和吸引力大大提升。之前持观望态度的社会资本开始主动接触,对物流园区和电商大厦bot项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短短一周内,招商局就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二十多批投资考察团,客商咨询量再次暴增。
一位之前婉拒过邀请的浙商专门给赵磊打来电话:\"赵局长,听说你们拿到了国开行的贷款?这个实力我认可!我们集团决定重新考虑在东河的投资计划,下周我就带团队过来详谈!\"
陈临海站在指挥部的窗前,看着楼下忙碌进出的工作人员和远处工地上更多、更忙碌的机械,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夕阳的余晖洒在他身上,勾勒出一个坚定而挺拔的轮廓。
资金的活水,已经开始源源不断地汇入东河这片渴望发展的土地。他知道,最危险的激流已经闯过,商贸新城这艘巨轮,已经获得了足够的动力,即将乘风破浪,全速前进!而他在经济运作上的超凡魄力与智慧,也通过这次漂亮的融资战役,赢得了上至领导、下至普通干部发自内心的敬佩。
此时,他的手机响起,是田娇娇发来的信息:\"听说融资成功了?恭喜!爸爸说你这个'三级联动、多元融资'的思路,完全可以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市推广。\"
陈临海微微一笑,回复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告诉田市长,东河不会让他失望。\"
窗外,推土机的轰鸣声愈发响亮,仿佛在奏响一曲发展的壮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