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烈日如同火炉,将穿越乡镇的青石板路炙烤得滚烫,空气里浮动着令人窒息的热浪,蝉鸣声此起彼伏,更添几分烦躁。李思成站在镇口的老槐树下,斑驳的树影在他身上摇曳,却无法驱散他心中的不安。他紧握着怀中的紫砂壶,壶身的凉意早已消散,只剩下一丝温润的触感,仿佛在无声地提醒着他肩上的重担。
“李总,专家们都准备好了。” 黑燕匆匆赶来,额头上沁满汗珠,发丝黏在泛红的脸颊上,手中抱着厚厚的验收表格,纸张边缘被汗水浸得微微发皱。她能感受到李思成的紧张,毕竟这个凝聚无数心血的穿越乡镇,承载着他对儿子李晓聪全部的期望。
李思成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整装待发的专家队伍,点了点头:“开始吧。” 话音刚落,专家们便分成几个小组,手持记录本和相机,如同侦探一般,朝着乡镇的各个方向散开,一场严苛的 “历史还原大考” 就此拉开帷幕。
民俗专家苏文渊戴着圆框眼镜,手中握着一把卷尺,步伐沉稳地走在街道上。他的目光如同鹰隼般锐利,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突然,他在一处街边花坛旁猛地停下脚步,眉头紧紧拧成一个 “川” 字,活像一位发现了武林秘籍重大破绽的高手。“李总,这花坛设计太现代了。” 他用卷尺重重敲了敲花坛边缘规整的大理石,发出清脆的声响,“1982 年哪有这么精致、带欧式风格的花坛?那时乡镇路边多是随意种些野花野草,或者用土坯简单围个边,透着一股自然随性的劲儿,哪像这这般讲究!”
李思成心中 “咯噔” 一下,眼神中闪过一丝懊恼。他清楚地记得,这个花坛是当初设计师为了提升乡镇美观度,未经他同意擅自修改的方案。当时自己忙于处理其他事务,一时疏忽,竟留下了这样的破绽。“苏老师说得对,是我们考虑不周。” 他强压下心中的懊悔,立刻转身对黑燕说道,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果断,“马上安排人,把这些大理石拆了,换成土坯,再种上些常见的野花,务必要在最短时间内还原当年的模样!”
黑燕连连点头,迅速在本子上记录下来。然而,还没等他们松口气,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激烈的争吵声。“这是什么玩意儿?” 一个洪亮且带着怒意的声音响起,正是拄着枣木拐杖的周老。只见他站在河边,拐杖狠狠地戳着地面,脸色涨得通红,活像一个被点燃的爆竹,“1982 年哪有这种塑料排水管?那时候多是用陶土管,或者直接露天排水!这不是糊弄人吗?李总,你可得给个说法!”
众人纷纷围拢过去,只见那截灰色的塑料排水管在阳光下泛着异样的光泽,与周围古朴的环境显得格格不入,如同白纸上的一个墨点,格外刺眼。建筑专家沈岩蹲下身子,眼神专注地仔细查看管道接口,眉头越皱越紧,脸上的神情愈发严肃:“这不仅是材质问题,接口处的热熔痕迹明显,是现代工艺。李总,这样的失误,实在不应该啊!如此明显的漏洞,要是传出去,咱们这‘穿越乡镇’的招牌可就砸了!”
李思成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额头上的汗水如断了线的珠子般顺着脸颊滑落,他伸手胡乱抹了一把,却怎么也抹不掉心中的焦虑。他比谁都清楚,这些看似细小的问题,在严格的验收标准下,就像武林高手对决时露出的致命破绽,稍有不慎,就可能满盘皆输。“沈专家、周老,是我们工作疏忽。”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马上整改,换成陶土管,保证还原当年的模样,绝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然而,问题就像雨后春笋般,一个接着一个冒出来。在田间地头,农业专家戴着草帽,弯腰仔细查看每一处角落,突然从草丛中拖出一台现代除草机,语气中满是失望:“李总,这可不行。1982 年哪有这种机器,那时候都是靠人力除草,这样的东西藏在这里,不是露馅了吗?”
在村东头的空地上,几个老前辈围着晾晒稻谷的竹席,窃窃私语。其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摇了摇头,指着竹席说道:“这纹路不对,82 年的竹席不会有如此规整的编织图案,那时候的手艺,可比这粗糙多了,一看就不是那个年代的东西。”
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像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李思成的心上,让他感到无比沉重。就在他焦头烂额之际,历史学者陈立文推了推金丝眼镜,指着一面刷着 “发展现代农业,实现科技兴农” 的墙壁,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李总,这墙上的标语也有问题。1982 年还没有这样的口号,当时的标语多是围绕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业学大寨,这样的内容,放在这里不合适啊。”
李思成看着墙上鲜红的标语,只觉得刺眼无比。他闭上眼睛,在心中暗暗责备自己:怎么就没把好这最后一关呢?“改,全部重新刷。” 他睁开眼,眼神中透着坚定,“马上联系广告公司,按照 1982 年的风格制作标语,一个字都不能错!”
就在众人忙碌地记录问题时,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技术员小李满头大汗地跑来,脸色苍白如纸,气喘吁吁地喊道:“李总,不好了!王氏集团又发动攻击了,这次黑进了我们的物资管理系统,把所有建筑材料的采购记录都篡改了!现在仓库里的材料清单全乱套了,根本分不清哪些是符合年代的!”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原本就紧张的气氛瞬间凝固,仿佛空气都在此刻冻结。沈岩冷哼一声,眼中满是质疑:“看来你们的麻烦还真不少,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真能保证整改质量?我看啊,这验收怕是悬了!”
李思成握紧了拳头,指甲几乎掐进掌心,留下深深的印记。他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儿子李晓聪桀骜不驯的模样,想起自己打造这个穿越乡镇的初心。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从心底涌起,他咬了咬牙,沉声道:“各位专家请放心,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会把问题解决。王氏集团想借此机会让我们乱了阵脚,门儿都没有!我李思成既然敢做这个‘穿越计划’,就有信心把它做到最好!”
说罢,他转身对黑燕和张明远果断下令:“黑燕,你带技术团队全力反击,务必夺回物资管理系统,就算拼尽全力,也要把数据恢复原样;张明远,组织村民和工人,立刻开始整改。我们一边应对网络攻击,一边整改问题,两手都要硬,一刻都不能耽误!”
黑燕和张明远对视一眼,齐声应道:“是!” 便各自匆匆离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此时,赵铁牛带着几个村民风风火火地赶来。赵铁牛拍着胸脯,大声说道:“李总,听说要整改,俺们都来帮忙了!不就是换个排水管、刷个标语吗?俺们有的是力气,保证把活儿干得漂漂亮亮的!”
钱阿婆也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走了过来。她看了看周围的问题,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这些城里来的专家就是仔细,不过说得在理。孩子们,咱们加把劲,把这乡镇打扮得更像 82 年的模样,可不能让李总的心血白费了!”
在村民们的支持下,整改工作迅速展开。河边,工人们挥汗如雨,小心翼翼地挖出塑料排水管。陶土管又重又脆,搬运时稍有不慎就会破裂,大家都打起十二分精神。“嘿哟!嘿哟!” 号子声此起彼伏,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换上了沉重的陶土管。
街道旁,村民们拿着铁锹、锤子,拆除精致的大理石花坛。碎石飞溅,尘土飞扬,大家却毫不在意。有人不小心被碎石划伤了手,简单包扎后又继续投入工作。很快,土坯花坛就建了起来,虽然没有大理石花坛美观,但却多了一份古朴的气息。
学校里,老师们带着学生,用刷子仔细刷掉不符合年代的标语。孩子们个子小,就踩着凳子帮忙,大家一边干活,一边唱着老歌,气氛热烈而融洽。
而在镇公所机房里,黑燕和技术团队正与王氏集团的黑客展开激烈的网络攻防战。屏幕上,数据如瀑布般飞速滚动,各种代码闪烁不停。“他们的技术比上次更刁钻了!” 小李盯着屏幕,眼睛一眨不眨,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不过咱们也不是吃素的!看我的!” 随着他按下回车键,一道反击程序如利剑般刺向对方服务器。
然而,黑客也不是省油的灯,不断变换攻击策略,试图突破防线。黑燕的额头布满细密的汗珠,她紧盯着屏幕,冷静地分析着对方的漏洞。“就是现在!” 她突然大喊一声,指挥团队发起新一轮反击。
李思成穿梭在各个整改现场,时而指导工人施工,确保每一个细节都符合 1982 年的标准;时而安抚专家情绪,向他们保证问题一定会得到妥善解决。汗水湿透了他的中山装,紧紧贴在身上,可他却浑然不觉。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如何,都要让这个穿越乡镇通过验收,为儿子创造一个完美的成长环境。
夕阳西下,天边的晚霞如血,将整个乡镇染成一片红色。经过一天的奋战,大部分问题都得到了初步整改。看着焕然一新的乡镇,李思成终于松了一口气。但他知道,这只是开始,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他们。而王氏集团的攻击,也绝不会就此罢休。不过,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就像一位身经百战的武林高手,迎接每一场挑战,守护自己的心血与梦想,誓要让这个穿越乡镇成为教育界的传奇。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