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风裹着几片枯黄的梧桐叶,从半开的木窗扑进教室,在李晓聪的课桌上打了个旋儿。随着下课铃响,原本安静的教室瞬间沸腾起来,同学们如同出笼的鸟儿般涌向操场。赵虎的大嗓门远远传来:“走!去打弹珠!谁输了明天帮我背书包!” 陈美娟和几个女生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后山的野菊花,脚步声渐渐远去。教室外的走廊上,传来乒乓球撞击桌面的 “砰砰” 声,以及少年们爽朗的笑声。
李晓聪却稳如磐石般坐在座位上,他轻轻拂去桌面上的粉笔灰,从打着补丁的书包里掏出课本和练习册。阳光透过窗户,在他翻开的书页上洒下斑驳的光影,映照出他专注的侧脸。笔记本上,昨天王伯用毛笔写下的 “勤能补拙” 四个大字,在阳光下泛着微微的墨香,仿佛在无声地鼓励着他。他的目光扫过课本上密密麻麻的笔记,那是他这段时间努力的见证,每一个符号、每一行批注,都凝聚着他的汗水与决心。
“这道应用题的思路……” 李晓聪咬着笔头,眉头紧锁,铅笔尖在草稿纸上犹豫地停顿。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迷茫,这些看似简单的文字和数字,此刻却像迷宫一般难以捉摸。他努力回忆上课时李老师讲解的关键步骤,眼睛突然亮了起来,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可当他写到第三行算式时,又卡了壳,那些符号像是调皮的精灵,怎么也凑不成正确的答案。汗水顺着他的额头滑落,滴在草稿纸上,晕开了字迹。
就在这时,教室后门传来 “吱呀” 一声轻响。李晓聪抬头,看见小翠抱着作业本怯生生地站在门口,辫子上还沾着几根草屑,身上的蓝布衫洗得发白,却格外整洁。“我…… 我来交作业。” 少女的声音像蚊子般细小,见李晓聪正盯着自己,脸 “腾” 地红了,转身就要跑。
“等等!” 李晓聪急忙起身,带得板凳发出刺耳的摩擦声,在安静的教室里格外响亮。“小翠,我…… 我有题想请教你。” 话一出口,他自己都有些惊讶。曾经的他,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会向被自己欺负过的同学低头求教。他的心中涌起一阵愧疚,想起过去对小翠的种种恶作剧,喉咙不禁有些发紧。
小翠愣住了,手里的作业本差点掉在地上。她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李晓聪,嘴唇动了动,半晌才结结巴巴地说:“我…… 我能行吗?你可是连李老师的难题都解开了……” 她的眼神中充满了疑惑和不安,似乎还没有从李晓聪的转变中回过神来。
“你上次月考数学考了 92 分!” 李晓聪快步上前,翻开练习册,指着那道让他头疼的题目,“这道工程问题,你肯定有办法!” 他的眼神里满是诚恳,全然没有了往日的傲慢。为了让小翠安心,他还特意露出一个微笑,试图缓解紧张的气氛。
小翠的耳根红透了,她小心翼翼地凑过来,手指轻轻点着题目:“其实…… 其实可以把总工程量看成单位‘1’,然后……” 她一边说,一边在草稿纸上画出线段图,一开始声音还有些颤抖,随着讲解的深入,声音渐渐大了起来。李晓聪蹲在旁边,像个认真听讲的小学生,时不时点头,嘴里还念叨着:“原来如此!我怎么没想到!”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感激和敬佩,认真地记录着小翠说的每一个要点。
两人正说得投入,突然,教室外传来一阵哄笑。“哟,这不是咱们的大学霸和小书呆子吗?” 大刘带着几个混混堵在门口,他晃着手里的玻璃球,眼神里满是嘲讽,“装模作样学习,以为就能变成好学生了?我看啊,狗永远改不了吃屎!”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恶意,周围的几个混混也跟着哄笑起来,笑声在教室里回荡,格外刺耳。
李晓聪猛地站起身,拳头不自觉地握紧,身体微微颤抖。记忆如潮水般涌来,曾经的他,不也经常用这样恶毒的话去伤害别人吗?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压制住内心的怒火,指甲几乎掐进掌心。“大刘,有这闲工夫,不如多做几道题。下次考试,咱们比比?” 他的声音虽然平静,但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那是愤怒与决心交织的表现。
“比就比!” 大刘被激怒了,他一把将玻璃球摔在地上,玻璃球在地上滚动,发出清脆的声响,“要是我赢了,你就给我当一个月的跑腿!要是你赢了……” 他瞥见李晓聪身后小翠紧张的神情,突然露出不怀好意的笑,“要是你赢了,我就当着全校的面,喊小翠三声‘姑奶奶’!”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挑衅,似乎笃定李晓聪不可能赢过他。
“好!一言为定!” 李晓聪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声音铿锵有力,在教室里回荡。他转头看向小翠,少女的眼睛里闪烁着感动和担忧的光芒。“别怕,” 他轻声说,“我一定会赢。” 他的眼神坚定而温柔,给小翠吃了一颗定心丸。
接下来的时间里,李晓聪仿佛着了魔一般。课间休息时,他总是第一个冲到李老师的办公室,追着老师问问题,直到老师喉咙沙哑,不得不让他下次再来;放学后,他拉着周文轩、陈美娟等同学,在教室里、在回家的路上,甚至在吃饭的时候,都在讨论难题。有时候为了一道题,他们会争得面红耳赤,谁也不服谁,直到找到正确答案才肯罢休。常常错过晚饭时间,王婶看着他日渐消瘦的脸庞,心疼得直抹眼泪,可李晓聪总是笑着说:“没事,等我赢了大刘,就带您去县城吃红烧肉!” 他的笑容里充满了自信和期待,让王婶既心疼又欣慰。
监控室里,气氛凝重而又充满期待。李思成的雪茄燃到尽头,灰烬却迟迟没有掉落,烟灰缸里堆满了烟头。屏幕中儿子在煤油灯下苦读的画面,与记忆中那个在别墅通宵打游戏的少年重叠又分离。林宛如双手紧握,指甲几乎掐进掌心,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他已经三天没好好睡觉了……” 她的声音里充满了心疼和担忧。“这是必经之路。” 李思成调出 “心理抗压测试” 方案,屏幕蓝光映得他眼神冷峻,“通知张明远,准备‘学习瓶颈期’剧本 —— 真正的蜕变,要经历千锤百炼。”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忍,但更多的是坚定,他知道,只有经历磨难,儿子才能真正成长。
考试那天,阳光格外刺眼,仿佛要将一切都照得无所遁形。大刘趾高气扬地走进考场,口袋里还揣着偷偷带来的小抄,眼神中满是得意。而李晓聪则平静地坐在座位上,将铅笔削得尖尖的,仿佛那是他披荆斩棘的利剑。他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在心中默默回顾着这段时间学习的知识,那些公式、定理、解题思路,如同电影画面一般在脑海中一一闪过。当试卷发下来的那一刻,整个教室只剩下笔尖在纸上滑动的沙沙声。李晓聪的目光扫过题目,心中暗自庆幸:这些题型,不就是他和同学们反复讨论过的吗?他稳扎稳打,遇到难题时,脑海中自动浮现出小翠教他画的线段图、周文轩讲解的解题思路,以及李老师强调的重点和易错点。而大刘却急得满头大汗,眼睛不停地瞟向周围同学的试卷,手在口袋里摸索着小抄,紧张得手心直冒冷汗。
“收卷!” 随着老师一声令下,大刘绝望地看着自己只做了一半的试卷,脸上写满了懊悔和不甘。而李晓聪则自信地放下笔,望向窗外湛蓝的天空,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考试,更是他与过去的自己的一场较量,一场关于尊严和成长的较量。
成绩公布那天,整个清平村都轰动了。李晓聪以满分的成绩夺得年级第一,而大刘的分数还不到他的一半。学校的公告栏前围满了人,大家都在议论纷纷,惊叹于李晓聪的进步。当大刘红着脸,在全校师生面前喊出 “姑奶奶” 时,声音颤抖,充满了尴尬。李晓聪走上前,伸手拉起他:“从今天起,咱们一起学习。我那儿有本《初中数学难题集》,可有意思了!” 他的笑容真诚而温暖,大刘抬起头,看着李晓聪,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感动,默默地点了点头。
夕阳西下,李晓聪背着书包走在回家的路上。他的脚步轻快而坚定,书包里的奖状被风吹得哗哗作响,仿佛在为他欢呼。路边的野菊花在风中摇曳,像是在向他祝贺。远处,王家小院的炊烟袅袅升起,王伯和王婶正站在门口张望。李晓聪的心中充满了温暖和力量,他知道,自己已经踏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而前方,还有更多的挑战和希望在等待着他。他握紧拳头,暗暗发誓:一定要继续努力,考上清北大学,不辜负王伯王婶的期望,也为自己的人生书写辉煌的篇章。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