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游戏开发部的孩子们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工程部的成员们开始收拾残局时,铭兰提着她那把显眼的xm109狙击步枪,走到了正在沉思的歌原面前。
“歌原同学,”铭兰开口,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忽视的份量,“有点技术上的事情,想和你单独谈谈。”
歌原从对爱丽丝的思考中被拉回现实,看到是铭兰老师,立刻打起精神:“铭兰老师?请问有什么事吗?”
铭兰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转头对夏老师说:“夏老师,麻烦你先送游戏开发部的孩子们回去吧。爱丽丝、小桃、小绿,今天辛苦你们了,先回去好好休息吧。”
夏老师虽然有点好奇铭兰要谈什么,但还是爽快地答应了:“没问题,交给我吧!孩子们,走咯,夏老师专车送你们回活动室!”他招呼着三个女孩(包括依旧紧紧抱着电磁炮的爱丽丝)离开了一片狼藉的工程部大厅。
待他们离开后,铭兰对歌原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找个安静的地方说吧。”
歌原点点头,领着铭兰走进了工程部内部一个相对完好、隔音效果也不错的设备调试间。
关上门,隔绝了外面的嘈杂。歌原好奇地看向铭兰:“铭兰老师,您想谈什么?”
铭兰将手中的狙击步枪随意地靠在墙边,开门见山地说:“我想问问,千禧年工程部,接不接大型的外部委托?或者说,有没有兴趣进行一些……规模和技术含量都相当可观的合作项目?”
歌原闻言,眼睛微微一亮。作为工程部的骨干,她对大型项目和挑战向来充满兴趣。她推了推眼镜,谨慎地问道:“大型委托?铭兰老师能先说说看,具体是什么类型的委托吗?我们需要评估其技术可行性以及是否与工程部的理念相符。”她没有立刻答应,表现出了技术人员应有的严谨。
铭兰看着歌原,知道找对了人。她开始阐述她的想法,而这场谈话的内容,很可能将影响到未来格黑娜,乃至更大范围的格局。
设备调试间内,空气仿佛凝固了几秒。歌原被铭兰这突如其来的、规模宏大且要求极其苛刻的委托内容震得一时说不出话。
建造能源发电站?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其烧钱的大型基建项目。但铭兰后面的要求——扛住地震、地形活动、还有大面积轰炸?这已经不是普通的民用或学园设施标准了,这分明是要按照最顶级的军事要塞或者末日避难所的标准来建造!
歌原看着铭兰一边问,一边还拿起平板淡定地查看风纪委员会的盈利数据,似乎真的在评估预算可行性,她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
“铭兰老师……”歌原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您确定您说的是能源发电站,而不是……某种轨道防御平台的地下能源核心?”
她走到旁边的终端前,手指飞快地操作起来,调出了一些基础模型和造价估算软件,眉头紧紧皱起。
“普通的、能满足千禧年日常居住需求的大型地热或核聚变发电站,基础造价通常在8亿到15亿信用点之间。”歌原先给出了一个基准线。
然后她语气加重,开始逐条增加铭兰提出的“附加项”:
“但要达到您要求的抗地震和地形活动,意味着需要最深度的地下掩体结构、活性阻尼系统、以及整个基地的整体性强化设计,这至少需要额外追加30%到50%的预算,甚至更多,取决于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
她顿了顿,看向铭兰,表情无比严肃:“至于……抗大面积轰炸……”歌原甚至觉得这个词说出来都有些荒谬,“这意味着您需要的可能不仅仅是加固,而是最高级别的装甲防护层、分散式能源矩阵、冗余备份系统、以及能量偏导护盾的集成可能性论证……这部分的技术成本和材料成本将是天文数字,可能会让总造价轻松翻倍,甚至达到初始预算的三倍以上。”
她快速敲击键盘,屏幕上生成一个初步的、令人瞠目结舌的粗略估算范围:“粗略估计,要满足您全部要求的这样一个‘发电站’,总预算很可能需要25亿到45亿信用点,甚至可能更高。这还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技术论证和设计才能得出准确数字。”
报出这个数字后,歌原自己都觉得有点晕。她看向铭兰,忍不住问道:“铭兰老师……恕我直言,这已经远远超出一个学院大型社团所能承担的范畴了。您……是代表谁在询问这个项目?风纪委员会……已经富裕到这种程度了吗?”她实在无法想象一个风纪委员会怎么能赚到这么多钱。
铭兰看着平板上风纪委员会商业区那虽然增长迅猛,但距离这个天文数字仍差距巨大的盈利数据,脸上却没有任何气馁的表情,反而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风纪委员会当然不够,”铭兰平静地说,“但格黑娜的未来,不能只依靠一个委员会的预算。歌原同学,谢谢你提供的估算,这很有帮助。”
她收起平板,目光锐利地看向歌原:“这不仅仅是一个委托询问,更是一个意向调查。如果……我是说如果,我能解决资金和大部分政治层面的问题,千禧年工程部,是否具备承接并完成这种级别项目的技术实力和野心?”
铭兰的问题,直接而充满挑战,仿佛在叩问千禧年工程部的真正极限。歌原感到自己的心跳再次加速,这一次,不是因为震惊,而是因为一种面对终极技术挑战时产生的、难以抑制的兴奋感。
铭兰看着屏幕上那令人眩晕的数字,指尖轻轻敲击着平板边缘,发出规律的嗒嗒声。她那双紫色的眼眸中并未流露出退缩,反而像是在进行一场复杂的内心演算。
“25到45亿信用点吗……”她低声重复了一遍,语气平静得仿佛在讨论一顿午餐的价格,“确实是很高昂的价格。就算调集整个格黑娜每月万魔殿和风纪委员会的纯利润,恐怕也需要不吃不喝积累半年呢。”
她抬起眼,目光再次聚焦在歌原身上,那目光仿佛能穿透一切技术难题,直指核心:“歌原,基于你刚才提到的技术复杂度和规模,以工程部最乐观的效率和资源投入估算,完成这样一座‘堡垒级’发电站的建设,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歌原被铭兰这种冷静到极致的务实态度再次震撼了一下。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将注意力从天文数字般的预算转移到同样极具挑战性的时间线上。她再次转向终端,调出了项目管理系统,输入了一系列苛刻的参数。
“时间……”歌原一边操作一边沉吟,眉头紧锁,“这远比预算更难估算,铭兰老师。这涉及到设备采购周期、特种材料加工时间、地下施工的不可预见性、以及您要求的那种级别防护结构的浇筑和测试时间……”
她快速构建着一个极限模型:
“如果……如果我们能获得最高优先级的资源调配,所有供应链畅通无阻,工程部全员投入,并采用工程部现有最先进的快速建造技术和机器人施工队三班倒……”
歌原看着屏幕上生成的初步模拟进度条,给出了一个她认为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理想化的时间:“最快最快……可能也需要至少18到24个月。 这还是在一切顺利,没有任何重大技术瓶颈和外部干扰的情况下。”
她顿了顿,补充了严峻的现实:“但更可能的情况是,由于技术复杂度和您要求的特殊防护标准,中间会遇到无数需要攻关的难题,实际周期很可能延长到3年甚至更久。”
说完,连她自己都觉得这个项目听起来更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幻想。她看向铭兰,等待着对方的反应——是会被这漫长的时间劝退,还是……
铭兰沉默了片刻,似乎将这个时间框架也纳入了她的考量之中。半年积累资金,两年甚至更长的建设周期……她脑海中仿佛已经展开了一张漫长而宏大的蓝图。
“18个月到3年吗……”她轻轻重复道,嘴角似乎勾起了一抹极淡的、难以捉摸的弧度,“时间……也是可以争取和优化的因素之一。”
她的反应再次出乎歌原的意料。铭兰似乎并没有被这漫长的周期吓倒,反而像是在思考如何压缩这个时间表。歌原不禁再次好奇,这位老师背后究竟在谋划着什么,又拥有怎样的底牌和决心。
“歌原…我说了不用在意耗费的资金,我的要求是,隐蔽而且快速……先建一条机器人全自动生产线,然后大批量的建造。时间可以压缩到三个月以内吧。但资金会高多少呢?歌原?”铭兰将歌原刚写的节省笔记撕下
铭兰的话语如同一道冰冷的电流击穿了歌原之前的所有认知。
“不用在意耗费的资金”、“隐蔽而且快速”、“机器人全自动生产线”、“大批量建造”、“三个月以内”——这些词汇组合在一起,勾勒出的画面已经远超出一个学园工程部的常规业务范畴,更像是一个战时学院的紧急军工动员!
歌原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停滞了一瞬,她难以置信地看向铭兰,试图从对方脸上找出一丝开玩笑的痕迹,但铭兰的眼神冷静得可怕,只有纯粹的、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断。
“三……三个月?!全自动生产线?大批量?”歌原的声音都有些变调,“铭兰老师,您知道您在说什么吗?这已经不是建造电站了,这等同于……等同于在极短时间内建立起一个高度自动化、隐蔽的军事工业复合体!”
她猛地冲到终端前,手指几乎带出残影,之前的模型被彻底推翻,取而代之的是更激进、更昂贵、也更骇人的方案。她的声音因为激动和计算而微微颤抖:
“忽略成本?好……如果完全忽略成本,只追求速度和隐蔽性……”歌原的语速极快:
“首先,我们需要最顶级的、模块化的地下全自动工厂单元,不是一套,而是至少三套并行以压缩时间,这本身就是一个耗资数亿的独立项目!”
“其次,特种工程机器人的采购和编程……要达到您要求的全自动无人化建造,需要的不是市面上的普通型号,而是最先进的、具备多种作业能力的智能工程集群!数量至少需要……需要数百台!甚至上千台!这笔费用……”
“材料预先囤积!为了避免采购环节暴露和延误,所有特种合金、复合材料、能源核心……必须在开工前全部到位,这需要巨大的前期现金投入和极其隐蔽的物流渠道!”
“还有……能源!驱动如此庞大的自动化工厂和机器人军团,本身就需要一个强大的临时供能系统,或者直接从千禧年主电网拉一条专线,但这又可能暴露……”
“系统集成与调试……即使一切设备到位,让这么多自动化单元协同工作,也需要时间……”
她看着屏幕上疯狂跳动的数字,最终得出了一个连她自己都感到眩晕的结论:
“如果……如果您真的要求用这种不计代价、只追求极限速度的方式……初始投资将会变得无比恐怖。预算不再是25亿,甚至可能不是45亿……”
歌原深吸一口气,报出了一个天文数字:
“初步估算,前期投入至少需要60亿到80亿信用点!甚至可能逼近100亿!这还只是前期搭建生产线和囤积材料的费用,后续的维护和能源消耗同样是巨款!”
她抬起头,脸色苍白地看着铭兰,声音干涩:“这就是用信用点燃烧出来的‘三个月’……铭兰老师,您……真的考虑清楚了吗?这需要的不仅仅是资金,这需要……”她几乎不敢想象其背后的意味。
铭兰静静地听着歌原报出的每一个数字,脸上没有任何波澜,仿佛那只是一个数字。她甚至没有去看平板上的风纪委员会账目。
“60亿到100亿吗……”铭兰轻轻重复了一遍,然后点了点头,仿佛只是确认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我知道了。资金的问题,我会解决。”她的语气平淡得令人害怕,“歌原,你们工程部,只需要回答我,技术上,是否可能?”
歌原看着铭兰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仿佛看到了一个无底洞般的决心。她咽了口唾沫,属于工程师的挑战欲和一丝恐惧交织在一起。最终,技术的可能性压倒了一切。
“……如果资金和资源真的能像您说的那样无限供应,”歌原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但更多的是技术狂人被点燃的兴奋,“技术上……并非不可能。 我们可以做到!”
“很好。”铭兰的嘴角终于勾起一抹真正的、却冰冷无比的笑容,“那么,准备开始吧。第一批资金和授权文件,很快就会送到工程部。记住,歌原,绝对隐蔽。”
铭兰最后那句话,像是一块冰冷的巨石投入歌原心中,激起了滔巨浪,却又被无形的力量死死压住,只能在她心底深处回荡。
“对了,我希望这件事帮我和夏老师保密。”
这句话让歌原瞬间明白了铭兰此举的隐秘性和严重性远超她的想象。她甚至要瞒着同为夏莱老师的夏老师?
“虽然我知道你担心我要干什么……” 铭兰仿佛看穿了歌原的所有疑虑,她的目光锐利如刀,却又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沉重,“我和夏老师不一样,有些事情……我知道但我不能告诉他。”
这简短的解释,比任何长篇大论都更让歌原感到一种深不见底的复杂和寒意。她意识到铭兰老师背负着某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和责任,这些秘密甚至让她无法与最亲密的同事分享。
最后,铭兰给出了一个极其敏感且意味深长的选址:“位置就选在歌赫娜和圣三一接壤的位置吧,建在歌赫娜的地盘里面……别越界了。”
选择在格黑娜与圣三一这两个长期对立、关系微妙的学园边境线附近,而且是格黑娜一侧!这其中的战略意图、挑衅意味、乃至可能引发的政治后果,让歌原光是想想就感到头皮发麻。这绝不仅仅是一座发电站那么简单了!它更像是一颗被深深埋下的、时刻可能改变地区力量平衡的战略棋子!
“铭兰老师……”歌原的声音干涩无比,她感觉自己被卷入了一个巨大的、危险的漩涡,“我……我明白了。位置……很‘巧妙’。我会确保所有设计和施工都在界线之内,绝不会给圣三一任何口实。”
她做出了承诺,既是技术的承诺,也是保密的承诺。她看着铭兰,眼神复杂,充满了技术挑战带来的兴奋、对未知的恐惧、以及对眼前这位老师深不可测意图的敬畏。
铭兰得到了她想要的回答,微微颔首:“很好。具体的勘测坐标和第一批资源清单,我会尽快发给你。歌原,请做好准备。~”
而铭兰那刚刚还谈论着数十亿预算和战略级基建项目的冰冷语气,突然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变得像是来拜托邻居帮忙修下水道一样随意。她说着,还顺手将靠在墙边那支看起来就威力骇人的xm109反器材狙击步枪提了起来,颇为熟稔地“咔哒”一声卸下弹匣,递到了歌原面前。
“咳咳,歌原,”她干咳了一声,仿佛刚才那些足以引发学园地震的话题从未发生过,“话说回来,这次来除了建设那个发电站,还可以顺手帮我调试一下这边反器材狙击步枪吗?”
歌原:“???”
她的大脑还在处理“百亿级秘密要塞电站”和“瞒着夏老师”这些信息,一下子没跟上铭兰的思路,愣愣地看着递到面前的巨大弹匣和那支散发着暴力美学的狙击步枪。
铭兰仿佛没看到歌原的错愕,用讨论天气般的语气继续说着她的“小”要求:“就是把这个改成全自动的,弹匣再扩容一些。 栓动式打起来太费劲了,效率太低,遇到点麻烦情况,火力持续性不够。”
歌原下意识地接过了那个沉甸甸的弹匣,感觉手里的东西和耳边的话都极其不真实。
把一支本应追求极致精度、通常为单发或半自动的反器材狙击步枪……改成全自动?还要扩容弹匣?
这画面太美,歌原简直不敢想象。这已经不是火力持续性了,这是想把它当成肩射式自动火炮来用吧?!一秒钟打出去好几发25x59mm的大口径弹药?那是人能控制住的后坐力吗?怕不是开火第三发枪口就上天了!而且这得是什么样的“麻烦情况”才需要这种级别的火力倾泻?!
歌原看着铭兰那副“就这么点小事拜托你了”的表情,又看了看手里这支“小事”的本体,突然觉得刚才那个百亿级的电站项目好像都变得稍微“正常”了一点。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作为工程师的专业素养开始压过震惊。她掂量了一下弹匣,又看了看步枪的机匣结构,眉头紧锁。
“铭兰老师……xm109的原设计根本承受不住全自动射击的损耗,后坐力系统也完全不是为这个设计的。扩容弹匣更是会严重影响本就一般的携行性……”她开始本能地分析技术难点,“这需要重新设计内部缓冲机构、加固枪机、甚至可能更换更重的枪管和制退器……这几乎是重新造一支枪了……”
铭兰只是笑眯眯地看着她,补充了一句:“哦对了,最好还能方便快速更换枪管,过热了挺麻烦的。”
歌原:“……”
她终于彻底明白了,跟这位老师打交道,就不能用常理来衡量。她叹了口气,一种奇异的、被挑战极限的兴奋感竟然慢慢取代了无语。
“……好吧,铭兰老师。”歌原最终认命似的点了点头,眼神里却燃起了技术宅的火焰,“‘顺手’调试一下,对吧?全自动、扩容、还有快速换管……我记下了。工程部……应该能‘搞定’。”
她已经开始在脑子里勾勒修改图纸了。或许,可以用上一些本来为那个“发电站”项目准备的新型缓冲材料和轻量化合金?
铭兰满意地笑了:“那就拜托你了,歌原。我相信工程部的技术力。”她顿了顿,像是想起什么似的,“费用和材料,和那个‘大项目’走同一个账户就好。”
于是,一个足以让任何枪械工程师瞠目结舌的魔改项目,就这么被铭兰“顺手”塞给了刚刚还在规划战略级基建的千禧年工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