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十九年,春。冰雪消融,元让道上驿马如龙。
一支由精锐士兵组成的特殊队伍正在茂密的热带雨林中艰难前行。为首的徐晃将军,不时地举起望远镜,仔细地观察着四周遮天蔽日的雨林。树叶和藤蔓交织成一片,阳光难以穿透,使得整个森林显得阴暗而神秘。
“将军,这鬼地方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副将一边抹去脸上的水汽,一边抱怨道。他的战甲内衬早已被汗水浸透,湿漉漉的,让人感到极不舒服。
队伍中的其他士兵也都在艰难地跋涉,他们用刀砍开缠绕的藤蔓,踏过泥泞的地面,每个人都显得疲惫不堪。
徐晃没有立即回答副将的话,他的目光锐利而专注,落在了泥地上那些新鲜的足迹上。
他蹲下身来,仔细地察看这些痕迹,然后沉声说道:“传令,全军戒备。这不是野兽的足迹。”他的声音虽然平静,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权威。
士兵们迅速响应,他们知道徐将军的判断从未出错。队伍立刻进入了高度警戒状态,每个人都紧握武器,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徐晃站起身来,继续前行,他的心中充满了警惕和疑惑。这些足迹显然是人为的,而且非常新鲜,说明不久前有人或某种生物经过这里。在这样的密林中,任何未知的迹象都可能隐藏着危险。
队伍继续前进,徐晃不时地停下来,检查地面上的痕迹,试图解读这些足迹所传递的信息。他注意到足迹的分布和深浅,推断出这些人的行动速度和可能的意图。
他心中明白,这片神秘的雨林中可能潜伏着敌人的斥候兵,或者是某个未知部落的居民。无论是哪种情况,都需要他们保持最高的警觉。
随着队伍深入雨林,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徐晃知道他们必须在天黑之前找到一个适合扎营的地方。
他命令士兵们加快步伐,同时保持警戒。他们必须在夜幕降临之前确保安全,否则在这片充满未知的雨林中,任何微小的疏忽都可能带来致命的后果。
三天前,在镇夷关外巡逻的队伍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袭击。这并非印加战士们所熟悉的传统战术,而是来自一种神出鬼没、难以捉摸的新型攻击方式——毒箭与精心布置的陷阱。
法正迅速分析了局势,他判断这是一股来自南方雨林的新势力所为。曹仁,镇夷关的统帅,立刻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他迅速作出决策,派遣了徐晃将军带领三千精锐士兵,向南方进发,以探查这股神秘势力的底细。
徐晃和他的部队深入雨林,很快便发现这片热带雨林远比他们想象中更加难以对付。毒虫的叮咬、沼泽的泥泞,以及那无处不在的闷热,让这些来自北方的将士们饱受折磨。
他们不仅要面对自然环境的考验,还要时刻警惕那些防不胜防的陷阱。这些陷阱巧妙地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难以察觉:有的是隐藏在落叶下的尖锐竹签,有的是悬挂在藤蔓间的毒囊,还有的是突然从树顶射出的致命吹箭。
士兵们在徐晃的指挥下小心翼翼地前进,他们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觉,但雨林的危险无处不在,让人防不胜防。徐晃深知,他们必须更加谨慎,否则可能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在一次行军中,徐晃突然举手示意停止前进。他的直觉告诉他,前方可能隐藏着某种危险。士兵们立刻停下脚步,紧张地观察四周,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任何威胁。
徐晃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试图找出潜在的危险所在,他的经验告诉他,在这片神秘莫测的雨林中,任何一个小细节都可能是生死攸关的关键。
在前方那片茂密的树林深处,透过参差不齐的树冠,隐约可以辨认出一座被遗忘的古老祭坛。它被岁月侵蚀,石台上布满了青苔,但依然可以看见那些神秘的蛇形图腾,它们蜿蜒盘旋,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
祭坛周围散落着一些新鲜的祭品,有水果、鲜花,甚至还有一些动物的羽毛,这些祭品似乎刚刚被摆放不久,还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那是查查波亚部落的祭坛。”向导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脸色变得苍白,“他们崇拜蛇神,认为蛇是智慧和力量的象征。这个部落的人非常擅长丛林战,他们能够在最密集的丛林中无声无息地移动,就像蛇一样。”
就在那个夜晚,汉军的营地首次遭遇了袭击。袭击来得毫无预兆,没有震耳欲聋的呐喊声,没有熊熊燃烧的火光,只有黑暗中突然响起的惨叫声划破了夜的宁静。
当徐晃将军手持利刃冲出营帐时,袭击者已经如同幽灵一般消失在了密林之中,只留下了三具尸体——这些不幸的士兵都是被涂有剧毒的吹箭一击致命。
“将军,这样下去我们无法持久。”副将看着士气低落的士兵们,忧虑地说,“我们甚至都摸不到敌人的影子,更不用说反击了。”
徐晃将军站在那里,沉思了很长时间。他的目光在营地中扫视,士兵们脸上写满了恐惧和不安。最终,他转向向导,提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这些部落之间,可有什么深仇大恨?”
向导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地回答:“有,将军。查查波亚部落与南边的奇穆部落之间有着世代相传的仇恨。据说,两个部落的祖先曾因为水源和土地的争夺而发生过激烈的冲突,从那以后,两个部落之间的敌意就再也没有消散过。”
徐晃将军的眉头紧锁,他开始思考如何利用这两个部落之间的世仇来制定战略。或许,通过巧妙的策略,可以将查查波亚部落的注意力引向他们的宿敌奇穆部落,从而为自己争取到喘息和反击的机会。
第二天,徐晃在深思熟虑之后,决定改变原有的进攻策略。他精心策划了一场声东击西的行动。他挑选出五百名精兵,让他们伪装成主力部队,继续沿着原来的路线前进,制造出汉军主力仍旧在原路推进的假象。
而他自己,则亲自率领一支由最精锐士兵组成的队伍,悄无声息地绕道奇穆部落的领地,敌人的敌人就是盟友。
奇穆部落的首领起初对这支突然出现的汉军充满了戒备和怀疑。他召集了部落的勇士,准备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战斗。然而,徐晃却命人抬上十匹珍贵的丝绸和一套精铁打造的铠甲,作为礼物赠送给奇穆部落的首领。
通过通译的协助,徐晃向奇穆部落的首领表达了和平的意愿:“我们共同的敌人,应该成为我们友谊的基石。”他指向远方查查波亚的方向,说明了他们共同的敌人,以及联合起来对抗查查波亚的重要性。
三天后,在奇穆战士的引导下,汉军终于找到了一条隐秘的小径。这条小径蜿蜒曲折,穿过茂密的丛林,绕过查查波亚的主要据点,直指其祭祀中心。
这条小径几乎不为人知,只有少数土着居民和经验丰富的探险者才能发现。汉军在奇穆战士的带领下,小心翼翼地沿着这条小径前进,生怕惊动了查查波亚的守卫。他们轻手轻脚,尽量减少声响,连呼吸都尽量放轻,以免暴露行踪。
在这条小径上,汉军士兵们见识到了奇穆部落对这片土地的深刻了解。奇穆战士们似乎对每一片树叶、每一块石头都了如指掌,他们巧妙地利用地形掩护,避开了查查波亚的巡逻队。
最终,在经过数日的艰难跋涉后,汉军在奇穆战士的带领下,成功地绕过了查查波亚的重重防线,出现在了其祭祀中心的边缘。
这里,是查查波亚最为神圣和脆弱的地方,也是他们防御最为薄弱的环节。徐晃知道,他们已经占据了战略上的优势,接下来的战斗,将会是决定性的。
月圆之夜,徐晃决定发起突袭。他选择在这个时刻行动,是因为月光将为汉军提供足够的光线,同时也能迷惑敌人。在月光的照耀下,汉军如同从天而降的神兵,突然出现在查查波亚的祭坛前。
正在举行神秘仪式的查查波亚巫师们惊呆了,他们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汉军竟然能够找到这条隐秘的小径,并且在他们最不设防的时刻出现。
徐晃指挥着汉军,重甲步兵迅速结成龟甲阵,这是一种古老的防御阵型,能够有效地抵御敌人的攻击。他们稳稳推进,如同一座移动的堡垒,让查查波亚的战士们无从下手。
与此同时,弓弩手们占据了制高点,他们居高临下,精准点杀那些试图反抗的战士。弓弩手们的箭矢如同死神的镰刀,每一次射出都带走一个查查波亚战士的生命。
战斗在半个时辰内结束。徐晃的战略和指挥才能在这场战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特意放走了大部分俘虏,因为他知道,这些俘虏将会成为汉军的宣传工具,让查查波亚的人民知道汉军的强大和仁慈。
他只带走他们的祭祀权杖,这是查查波亚最神圣的物品,象征着他们的信仰和权力。徐晃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削弱查查波亚的士气,让他们知道汉军不仅能够战胜他们,还能够摧毁他们的信仰。
“把这个送回查查波亚部落。”徐晃对俘虏说,“告诉他们,汉军无意毁灭他们的信仰,但也不容许任何挑衅。”
消息传回建安城时,曹植正在与刘晔商议春耕事宜。
“公明此举甚妙。”刘晔赞道,“既展示武力,又留有余地。”
曹植点头,随即提笔写下诏令:“命徐晃在雨林边缘修筑‘靖南堡’,驻军两千。另赐奇穆部落盐铁各百斤,以示嘉奖。”
一个月后,查查波亚的使者来到靖南堡,献上黄金与羽毛,表示臣服。更让徐晃意外的是,他们还带来了南方的珍贵情报:
“穿过雨林,有一片更富饶的谷地,那里的部落擅长冶炼青铜,城邦比印加还要雄伟。”
徐晃立即将这个消息用快马送往建安城。信使穿越新绿的元让道,马蹄在春光中扬起阵阵花香。
而在靖南堡外,第一批商队已经整装待发。丝绸、瓷器与雨林的黄金、羽毛即将开始交换,一条新的商路正在形成。
曹植读完军报,对身旁的曹仁笑道:“看来今年的征途,要比预想的更远了。”